蜀漢四將降孫權、獻荊州,導致關羽被殺,他們的結局如何?
219年,關羽率軍北上,發(fā)起襄樊之戰(zhàn),水淹七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删驮谶@個時候,孫權麾下大將呂蒙偷襲荊州,然而荊州的幾位守將卻不戰(zhàn)而降,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被殺。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劉備在攻打東吳,將這幾位叛將凌遲處死,然而這畢竟是小說之言,那么真實歷史又是怎樣的呢?

一、四位叛將是誰?
四位叛將中,有兩位人們比較熟悉,他們就是糜芳和士仁(《三國演義》中寫作傅士仁)。糜芳是糜竺的弟弟,兩人是東??と?,家里非常富裕,“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最初糜氏兄弟是陶謙的屬下,后來才跟隨劉備。兩人對劉備忠心耿耿,即使劉備兵敗時,兩人也毫不動搖,甚至獻出家財,還把妹妹嫁給劉備。
劉備進入益州時,糜芳留在了荊州,被任命為南郡太守。另一位將領士仁是幽州廣陽人,他當時奉命鎮(zhèn)守公安。另外兩位將領分別是義陽人郝普以及武陵人潘濬。郝普與魏延是同鄉(xiāng),當時擔任零陵太守。潘濬是蜀漢重臣蔣琬的表弟,劉備在荊州時,任命其為治中從事,“備入蜀,留典州事”。

二、四將為何叛變?
糜芳、士仁、潘濬這些為何會叛變呢?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些人都和關羽的關系很差,甚至受到過關羽的欺凌。“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關羽這個人性格非常自負,馬超投降后,他還曾公開表示不服;得知黃忠被封為后將軍,關羽大怒,“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連馬超、黃忠這樣的人,關羽都不放在眼里,對于其他將領那就更談不到尊重了。在襄樊之戰(zhàn)期間,“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關羽很生氣,放出話來,“還當治之”。 糜芳、士仁因此非常害怕,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接受了孫權的誘降。潘濬的情況和糜芳、士仁差不多,“亦與關羽不穆”。至于郝普,史書沒有詳細的記載。

三、叛將們的結局?
這些叛將投靠東吳后,并沒有被劉備殺死。比如說糜芳,他在223年還跟隨吳將賀齊突襲蘄春,結果還取得了勝利。不過糜芳這些人受到了吳國人士的輕視,虞翻就多次公開羞辱糜芳,“失忠與信,何以事君?傾人二城,而稱將軍,可乎?”不過,郝普、潘濬的仕途卻很順利,“普至廷尉,濬至太常,封侯”。
231年,郝普卷入了隱蕃謀叛事件,結果遭到了殺害。潘濬則受到了孫權的重用,幫助孫權擊敗劉備的軍隊,平定五溪蠻夷的叛亂,殺死了馬良。孫權稱帝后,遷都建業(yè),留下陸遜、潘濬鎮(zhèn)守武昌,“共掌留事”。 潘濬對孫權忠心耿耿,贏得了孫權的重用,孫權還將潘濬的女兒嫁給了自己的兒子孫慮。239年,潘濬病死。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