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漫長的季節(jié)里”之愛對惡的驅(qū)逐
人世間總是愛與恨交織,人性中也是善與惡并存。關于人性總有諸多看法,性本善還是本惡,抑或本無善惡或善惡并存?沒有完全的定論,然而,無論哪一種看法和假設,最終的目的總是通往善的彰顯與惡的規(guī)避。
壹、惡之源
惡之源是什么?是什么讓沈墨做出如此惡的事情?單看沈墨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被黑化的看不到一絲光的靈魂。我們看完整個劇情可以理解到沈墨為何會如此喪心。
沈墨的內(nèi)心一直是缺失的,她自小沒有被善待和愛,她的靈魂被大爺緊緊禁錮,她的善心和上進心被放在地上重重碾壓,她已經(jīng)失去了她的心,所以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其實在這里,沈墨也可以叫做“沈沒”,這個“沒”字從字源上面來看上面的“幾”是漩渦,底下的“又”是手,意思是沉入水中。將她放在這個字上就感覺這個女孩子在人性惡的漩渦中逐漸沉入罪惡深淵,人已經(jīng)消失不見,只留下了滿滿的惡行。
每一個犯罪行為人的背后,形成犯罪一般(這里不包含反社會性人格)都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人的心理和身體一樣,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愈性,普通的事件不至于完全摧毀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長期的極大的痛苦會導致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結(jié)構(gòu),他的心理狀態(tài)和認知被不斷得扭曲,然后經(jīng)過心理的不斷掙扎,突破自己道德的底線,再有一些誘發(fā)因素激化形成犯罪。而去思考每一個犯罪行為人犯罪形成的原因,才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從而推動更多的改變來預防或規(guī)避此類事情的發(fā)生。
沈墨不到9歲就父母雙亡,被自己的親大爺和大娘撫養(yǎng)。然而這個撫養(yǎng)卻帶給了她黑暗的歲月,長期被大爺性侵、虐待和控制,大娘則軟弱地選擇了沉默。因為年齡小,不知如何反抗,也不敢反抗,沈墨一直默默忍受,努力學習要逃脫大爺?shù)目刂?。終于考上了大學,離開了大爺?shù)囊暰€,自己又努力勤工儉學,希望為自己掙得一條生路。她努力向上,雖在夜總會彈鋼琴卻一直潔身自愛,而且善良熱心,幫助同事女孩殷紅。

然而,這個一直努力的女孩卻遭受了自己視為朋友的背叛設計,被港商性侵。同時,大爺不甘心沈墨要逃出自己的手掌心,為了繼續(xù)控制,大爺將她的裸照寄到學校,毀損她的名譽,要將她打入谷底,繼續(xù)碾壓。唯一的親人弟弟又被社會青年重重報復。沈墨所有追求的光好像都被活生生掐滅,所有向上的通道仿佛都被堵死。
一個只有著微弱希望艱難前行的人,如果希望被堵死的絕望是極度毀滅性的。所以她恨一切摧毀她的人,將港商、殷紅、大爺、大娘全部親手毀滅。
貳、救贖
整個劇情讓我們更全面和深入的看見了沈墨惡行的原因,那又該如何做才能救贖和預防而不至于有更多“沈墨”的出現(xiàn)呢?
1、有愛的環(huán)境
沈墨的成長極度缺乏愛,她生活的空間是一片黑暗。而王陽因為有父母的疼愛,與沈墨是完全不同的狀態(tài),他陽光而孝順。陽光是陰霾最大的吸引和救贖,所以沈墨會被王陽深深吸引,王陽是她如墨一般黑暗天空中唯一的陽光。然而這片陽光卻被過于沉重的黑墨拖入了深淵,沉入了水底。
王陽的家庭和生長背景決定了王陽有家,有愛,所以有牽掛有盼望,他選擇了不和沈墨一起沉淪。答應了媽媽“你等著我,我一定回來”。所以他在見沈墨之前就下定決心要回家。在聽到沈墨說又殺了殷紅以后遲疑了,沈墨明白了“你和我還是不一樣,你有你的家,有你爸媽,我什么都沒有了,”在這里可以感覺到家、父母這種愛的羈絆才是可以牽制人滑向深淵的最大力量。
而沈墨一無所有,沒有什么不能失去的,所以做出報復性行為時顧念很少。沈墨一方面知道王陽有他的父母,卻又不愿舍棄這唯一的浮木。反復說著“王陽,我只有你了?!痹谕蹶栟D(zhuǎn)身離去時,她悲戚的說 “你真走了呀?!彼匀f念俱灰,希望了此一生。
王陽是陽光,是救贖,他救起了沈墨,卻沉沒了自己。

2、更完善的救助機制
帶著孩子在韓國讀書,同校的媽媽就說起了在韓國教育孩子遇到的情況。孩子小,叛逆,不聽話,爸爸沒有按捺住脾氣,就打了孩子兩巴掌,打得當然也不重,主要是為了教育孩子。爸爸當時覺得這樣很正確,因為老一輩的父親都是這樣管教孩子。第二天到學校后,孩子就告訴老師頭一天晚上爸爸打了自己。老師就直接報警,警察很快就把爸爸帶到了警察局訓話。后來,因為不良方式被制止,警示效果非常好,爸爸知道了這種方法不對,然后看了很多書,去學習各種和孩子溝通和教育的方法,變得更有智慧,和孩子有了更好的親子關系,孩子也教育得更好。
如果沈墨在遇到大爺性侵時可以有一個信任的人或地方可以去求助,是否結(jié)果可以完全改變?每一個小的惡行不被懲罰和終止,最終總會以更大惡行的方式出現(xiàn)。
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建設起這樣更完善的機制?讓孩子有完全可以依靠的地方,知道可以向誰求助,這個求助也能夠從根本上幫到孩子,而不是制造更多的問題和輿論。什么時候可以形成這樣的社會風尚,去譴責施害的人,而不是去歧視和傷害被害的人?

3、沒有傷害的稻草
我們經(jīng)常說“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钡鋵崳瑝涸隈橊勆砩系拿恳桓静荻疾皇菬o辜的。就像壓塌房子的每一片雪花一樣。
如果沈墨的父母沒有早亡,沈墨的生活也會是一片陽光,她或許也可以叫作“沈陽”。如果沈墨的大爺不是禽獸,能夠給她基本的生活,她或許能夠正常的走完一生,可以名為“沈活”。如果大娘不是那么軟弱,而是挺身而出,保護了沈墨,沈墨或許可以成為“沈存”。如果沒有殷紅的背叛,沒有港商的侵害,她或許還能掙扎著活下去,或者可以名為“沈難”。如果在遇到所有后,不需要面對周圍人群異樣的目光和惡毒的揣測,如果身邊的人比如老師和同學能夠多一點關心和幫助,是不是能夠降低她走入極端的可能?可是沒有這些如果,所有的這些堆積到她身上,越積越深,她移不開,掙脫不了,一層又一層最后積為“沈墨”。

在這里又想起臺灣的一個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帶來被傷害者的家屬很深的痛苦,在所有人都聲討兇手和他的家人時,只有一個律師在努力尋找這個兇手犯罪的動機,因為只有知道了動機才能夠更好的終止和預防罪惡。也能夠不讓輿論的思想暴力摧毀了其他人。
我們與惡之間究竟有多少距離?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是否有標準的答案?有的時候一些惡意的或者仿佛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評論、詆毀,都如一片一片雪花一樣,最后覆蓋被攻擊之人的全身,直至死亡?;蛟S每一個這樣的人都是無意識的幫兇。
沈墨的黑化仿佛是一個黑洞,吞噬掉了周圍傷害她的一切人。每一個犯罪的人都像黑洞一樣,將周圍相關的人吸了進去,有的是為自己的因而承擔的果,而有的則成為了祭品。
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一個普遍聯(lián)系的大型組織,我們?nèi)绻霈F(xiàn)在黑洞附近,那么就有被吞噬掉的可能。所以我們怎么能說這些惡和我們沒有關系呢?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用人性來約束自己的動物性,如果不做傷害的稻草而是作一道光,那么光亮的多的地方,陰霾自會消散,社會將重建祥和,我們和我們的親人生活的這個世界將會更加的安全。?
叁、自我救贖
其實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總是艱難而漫長的,每一個人能夠最有效的就是有意識的進行積極的自我救贖,而非通過罪惡的方式去終止罪惡,這樣只能付出更多的代價。
每一個成年人都要學著為自己負責,這個負責不止是行為與結(jié)果,還包括我們的情緒和心態(tài)。摧毀一個人的看起來是事情本身,但從根本上說其實還是自己,是自己面對問題的態(tài)度與看法以及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案。
傷害是災難性的和可怕的,但是更可怕的是對傷害的認同、縱容、包庇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持久性心理侵害。受害者要能夠自我覺知,不要被傷害控制,也要盡可能避免受害者思維。應該努力掙脫出傷害的束縛,尋求相應機構(gòu)的保護,用積極有效的方式來終止罪惡。
同時要積極尋求外部資源,或者心理救助,尋找專業(yè)的機構(gòu)來幫助自己從心理的陰霾里走出來,重新獲得陽光生活的權利,而不是和罪惡一起沉沒入黑暗。
如果沈墨能夠?qū)W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努力掙脫過去的束縛。如果沈墨通過學校的心理輔導(現(xiàn)在的大學普遍都有心理健康中心)來解救自己的心靈,走出陰霾,重新燃起生活和愛的熱情,相信沈墨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和人生。

?
愛,遠去了,沈墨的心變成不透光的墨。
希望生活中能夠有更多的愛,照亮陰霾,照亮人生。
若沒有別人的愛,那就請愛自己,記得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值得我們失喪生命和生活的熱愛。挺過一個一個難關,生活還會有無限可能。
若生活中有惡,那么請用愛和光明驅(qū)逐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