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文遺劇,《一代匠師》撲街,新劇《北上》能否承載起家國記憶
非物質文化遺產題材劇《一代匠師》,越到最后,觀眾越不滿意,大結局更是草草收場,徹底撲街!
對這部劇,觀眾們的批評毫不留情:
最差的一部劇,看了片頭就沒有心情看下去了,可惜8套了,整出這個爛劇。
這部劇的劇情差,主題更差,革命黨人居然比守舊保皇人物更壞。有些演員為了票子可以舍棄演藝形象。
特別是演廖曦女兒的那個,簡直是帶資進組!網(wǎng)友紛紛表示看不下去,這樣的劇情和演員,真的不適合當下的觀眾了。
秀菊臨死前還做了把媒,親手把自己的老公寥曦交給了梅洛丹。 這劇本,這速度!
這么粗制濫造的電視劇怎么上央八的呢?奶油少帥從頭到尾都一身軍裝,難道不覺得別扭嗎,軍裝只有固定場合穿,他這好像是租來的戲服,舍不得脫了。

編劇和導演水平太差了。
劇情拖沓,角色轉變過于刻意,結局敷衍了事!
的確,《一代匠師》的劇組該反思一下了,不僅僅《一代匠師》劇組,其他劇的劇組也要反思一下了,先不說偉大的傳世作品了,優(yōu)先考慮的是,如何才能拍出讓觀眾真正滿意的作品來。
作為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題材的電視劇,《一代匠師》的撲街,并不意味著文化遺產題材的電視劇就不行了。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都屬于文化遺產的范疇,這不,以物質文化遺產大運河為主題的新劇《北上》,很快就要同觀眾見面了。

大運河,通達神州大地南北,全長近3200公里,溝通了中國五大河流水系,世界九大運河的總長還不到它的一半;大運河在華夏史書中流淌千年,歷經2500多個春秋,沉淀著興衰更迭的家國記憶;大運河在民族精神里頂天立地,哺育了世代運河兒女,匯聚著勞動人民的汗水與智慧。
從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到隋煬帝下?lián)P州,到康熙、乾隆下江南,從馬可波羅到利瑪竇,大運河見證著歷史中的風起云涌。
從四大名著到昆曲京劇,從文化到科技,大運河滋養(yǎng)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大運河,不單單是一條河,更是流動的家國記憶!
偉大的歷史孕育偉大的作品,大運河孕育了小說《北上》。
《北上》是作家徐則臣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2018年。小說闊大開展,氣韻沉雄,以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講述了發(fā)生在大運河之上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
“北”是地理之北,也是文脈、精神之北。
小說跨越運河的歷史時空,探究普通國人與中國的關系、知識分子與中國的關系、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探討大運河對于中國政治、經濟、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變遷的重要影響,書寫出一百年來大運河的精神圖譜和一個民族的舊邦新命。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在內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2019年8月16日,小說《北上》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8月19日,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電視劇《北上》,根據(jù)徐則臣的同名小說改編。


該劇由姚曉峰執(zhí)導,趙冬苓編劇,演員陣容強大,白鹿、涂凌、褚栓忠、歐豪、胡軍、齊歡、岳旸、劉敏、翟子路、王學圻、李乃文、童蕾、高至霆、薩日娜、李宛妲、劉威葳、朱鐵、劉恒甫等老中青三代演員主演該劇。
該劇以六個運河邊長大的年輕人為主線,這六個年輕主角,分別由白鹿(飾演夏鳳華)、歐豪(飾演謝望和)、翟子路(飾演邵星池)、高至霆(飾演周海闊)、李宛妲(飾演馬思藝)、劉恒甫(飾演陳睿)這六位青年演員出演。

白鹿和涂凌、褚栓忠組成夏家人陣容;歐豪和胡軍、齊歡組成謝家人陣容;翟子路和岳旸、劉敏組成邵家人陣容;高至霆和王學圻、李乃文、童蕾,組成周家人陣容;李宛妲和薩日娜組成馬家人陣容;劉恒甫和朱鐵、劉威葳組成陳家人陣容。



5月31日,《北上》開機,并發(fā)布概念視頻。目前在緊張拍攝中。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播出。
最后簡介一下《北上》的劇情:
蘇州船工邵常來,一直夢想有一條自己的跑運河的船,這也是邵家五代人的夙愿。為了掙一條船,1900年,邵常來用租來的船載著意大利旅行家馬克前往北京尋親,此時北京正在鬧義和團。邵常來的船在北京被燒毀,夢想破滅。
1941年,邵常來的兒子邵平安子承父業(yè),在運河上跑船。此時正值汪偽與日寇清鄉(xiāng),為了保護地下黨,救亡圖存,邵平安獻出了自己的船和生命。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邵常來的玄孫邵星池人生受挫后回老家療傷,結識了為創(chuàng)作《千里運河圖》來采風的女畫家孫宴臨、小博物館連鎖民宿老板謝海闊、意大利游艇俱樂老板馬修斯等人。


最終他們決定聯(lián)手打造大型實景演出《千里運河圖》,再現(xiàn)大運河的光榮,向這條偉大的運河致敬,向歷史、當下和未來致敬。
江南北國脈相牽,隋代千年水瀠漣。寄語飛南歸北雁,大河頭尾是家川。
期望電視劇《北上》能成為一部讓觀眾滿意的成功之作,能夠承載起家國記憶,把祖國的文化遺產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