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這些精神類藥物會傷腎,謹慎使用!
大部分精神類藥物需要長期使用,病友們都很關心「這些藥物對于腎臟是否安全」和「怎么避免腎損害」的問題。
精神類藥物是否會引起腎損傷?
肝臟和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在前期科普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長期服用抗抑郁藥對肝臟的影響。而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泄器官,經過腎臟排泄的藥物,多少都會對腎臟產生一定影響。但在這里,好心情心理健康平臺先給大家吃顆定心丸,
那就是——
雖然不能斷定說精神類藥物不傷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遵從醫(yī)囑、正常服用精神藥物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造成腎臟損害的,如果出現(xiàn)個別案例,也是可控的。我們應該過多關注癥狀的改善,不能因為極低概率的腎損傷風險而抗拒服藥。
所以,在這里要提醒各位病友,切勿自行濫用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購買和服用,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很難明確說你吃某種藥就一定會造成腎損傷,最好的方法是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后,跟醫(yī)生充分溝通,尋求傷害最小的治療方式。
另外,用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是適應證、不良反應、禁忌證等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
長期用藥,需警惕哪幾種精神藥物?
很長時間以來,學者們對于精神類藥物的腎臟副作用,意見并未統(tǒng)一。但通過臨床觀察,有部分藥物會引發(fā)急性腎損傷、慢性腎病等,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尤其是腎功能不全者、老年人,要慎用或禁用主要經腎排泄的藥物。
01
情感穩(wěn)定劑
鋰鹽
在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中,鋰鹽(如碳酸鋰)是可以作為長期維持治療的一線首選藥物。
一般健康個體具有維持鋰代謝平衡的能力,服用鋰鹽后24小時內可隨尿清除80%以上。此前很多研究者認為鋰鹽的腎毒性不容忽視,也有研究顯示治療時間越長,腎損害的風險越高。雖然目前鋰鹽的使用和過去相比更科學,也有一些臨床使用結果顯示,如果已經發(fā)生慢性腎臟病,相比于停藥或換藥,繼續(xù)使用鋰鹽,病情并不會進一步惡化。
但在臨床應用時,我們依然要提高警惕,定期監(jiān)測血鋰和腎功能,盡量減少長期應用鋰鹽產生的腎損害。
如果化驗單上出現(xiàn)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標升高,或尿常規(guī)尿蛋白有+號,一定要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
嚴重腎功能不全和終末期腎病的病友,不建議使用鋰鹽,可改用相對安全的丙戊酸鹽、卡馬西平和拉莫三嗪。
02
抗抑郁藥
氟西汀、阿米替林、多塞平、
度洛西汀
目前研究表明,抗抑郁藥相比于其他藥物而言,腎損害的風險較低。但某些抗抑郁藥,如氟西汀、阿米替林和多塞平可引起橫紋肌溶解(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酸痛,少尿、尿呈可樂樣的顏色),導致急性腎損傷。
有研究證實,舍曲林對腎臟基本沒有危害。對于已經存在腎功能異常的患者來說,舍曲林和西酞普蘭可作為首選。
另外,在使用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時,與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終末期腎病患者的度洛西汀水平顯著升高,所以,建議嚴重腎病患者避免使用度洛西汀。
03
抗精神病藥
舒必利、氨磺必利、硫利達嗪等哌啶類
通常應避免使用舒必利和氨磺必利;推薦使用低劑量的阿立哌唑、奧氮平、喹硫平等。
有研究證實,氯氮平治療下的慢性腎臟病發(fā)生風險高于阿立哌唑。
還有個案報道,哌啶類抗精神病藥(硫利達嗪、美索達嗪等)可能增加慢性腎病患者低血壓的風險。
04
阿片類藥物
海洛因、可卡因
需要注意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美沙酮和氯胺酮,可以引起藥物性橫紋肌溶解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能避免嗎?怎么降低腎損傷?
●?初次用藥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已經存在腎臟疾?。ㄈ缏阅I病),或者有引起腎損害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長期大量飲酒)等,就診時要將情況如實告訴醫(yī)生,以便醫(yī)生根據(jù)情況選擇適當?shù)乃幬铩┝亢童煶?,降低腎功能損害的風險。
●?普通人群長期服藥的情況下,需要定期檢查腎功能,防患于未然,避免腎損傷,尤其是老年人、新生兒、孕婦等特殊人群更應該注意監(jiān)測腎功能。因為多數(shù)藥物最終都經過腎臟排泄,腎臟功能隨著年齡而下降,65歲時功能下降35%,80歲時下降50%,因此,老年人更容易發(fā)生腎損害。
●?遵醫(yī)囑服藥,不可私自加量,以免增加腎損害的幾率,但也不需要害怕腎損害而自行停藥或減量,從而影響病情穩(wěn)定。
●?服藥時可關注自身癥狀,如果出現(xiàn)尿量突然明顯減少,或夜尿增多,尿里有泡沫,或眼瞼腫,或穿鞋突然覺得鞋子緊(提示可能存在水腫)等,則提示腎功能可能受損,應及時就診。
●?藥物相互作用可能增加腎損害的風險,如退燒藥布洛芬;抗生素,如慶大霉素、萬古霉素等,某些中藥,如關木通、雷公藤、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及制劑等,可加重腎功能損害。所以,如果出現(xiàn)其他的不適癥狀,建議盡快到醫(yī)院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而不要自行購藥。
●?不亂服用非處方藥、中藥和保健品。
參考文獻:
[1]陸林.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
[2]Damba JJ, Bodenstein K, Lavin P, Drury J, Sekhon H, Renoux C, Trinh E, Rej S, Greenway KT. Psychotropic Drugs and Adverse Kidney Eff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ast Decade of Research. CNS Drugs. 2022 Oct;36(10):1049-1077.
[3]Dev, V., Dixon, S.N., Fleet, J.L. et al. Higher anti-depressant dose and major adverse outcomes in moderat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BMC Nephrol 15, 79 (2014).
[4]Fanton J H, McIntyre R S, Cohen L M. Psychiatric issues for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 understanding pharmacokinetics to make informed treatment decisions[J]. Psychiatric Times, 2011, 28(11): 39-39.
(文章圖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