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圈(vtuber)是沒有前途的
實際上自我上次寫了一篇現(xiàn)在看上去基本沒什么營養(yǎng)的文章CV4090647之后,我已經很少再特地關注V圈,并把自己的個性簽名改成了"vtb是沒有前途的".之后發(fā)生了許多事情,一次又一次驗證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直到今天“戰(zhàn)斗吧歌姬”企劃暫停,六位中之人畢業(yè),我總覺得必須寫點什么,于是就有了這一篇文章。
戰(zhàn)斗吧歌姬企劃推出于18年10月,當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技術力”。畢竟如此精良的MV和模型在當時的國V中是極其罕見的。問題在于看了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人氣實在低迷,直到今天暫停了企劃。我對于人氣低迷的原因不想做深入探究,只想借此來談談V圈以后可能的發(fā)展。
為什么我下論斷稱“Vtb是沒有前途的”呢?
首先,vtb的表現(xiàn)形式決定了一點,中之人和觀眾之間的交流存在嚴重的障礙,這個障礙就是皮。對于企業(yè)勢vtb來說,皮是被公司掌控的,而中之人只是個純打工的,這就導致當中之人遭到壓迫時觀眾無法很快發(fā)現(xiàn),最終問題集中爆發(fā)。類似的例子有游戲部,絆愛,CODEECHO等,并不罕見。
第二點,對于皮被自己掌握的個人勢vtb而言,她們缺乏流量入口,并且市場已經飽和,形成了嚴重的馬太效應。這就使得個人勢vtb除非家里有錢或者只是玩玩,一般難以生存。目前常見的個人勢vtb大部分都是由原先的企業(yè)勢分裂而來,自帶粉絲;而一些特例不在討論范圍中。
第三點,傳統(tǒng)的vtb視頻勢式微。以前較早的vtb均是視頻勢起家,如絆愛,貓宮,小白等;但現(xiàn)在除絆愛,himehina等少數(shù)幾個外,其余均遭受不同程度限流(這里僅討論B站),或者觀眾流失。目前新晉的許多vtb均為直播勢,而眾所周知,直播勢的內容輸出一定比不上視頻勢(宏觀上來說),因為后者可以花費大量精力進行后期完善。換言之,現(xiàn)在的V圈已經不再健康,硬內容不再是王道,轉而是整活,聊天等互動性較強的活動,這點直播勢有著明顯優(yōu)勢。那么視頻的技術力也當然不再是吸睛的地方,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戰(zhàn)斗吧歌姬企劃人氣低迷。
第四點,V圈正在著力打造飯圈。這一點緊密承接第三點的分析,即V圈的主要內容轉為互動,而互動正是最容易打造飯圈的手段。但是,V圈所鑄造的飯圈并不如明星飯圈一樣堅固,一是由于皮的障礙(即第一點),二是由于V圈很大一部分流量來自于小鬼,三是受眾消費能力較低,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在石油佬。打造飯圈的主要目的還是在于增強認同感與不理性消費,但是由于上面的問題,以Vtb為中心的飯圈很容易被擊碎,無論是輿論上還是經濟上。
第五點,Vtuber從業(yè)者良莠不齊。這點就不多說了,許多Vtb的素質真的堪憂。
那么Vtuber作為一個糟透了(主觀)的行業(yè),日后該如何發(fā)展?
其實大家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目前有許多UP也有自己的虛擬形象,可以進行簡單的互動,但是他們并不以Vtuber,vup自居,而只是借助皮來彌補無法露臉的遺憾。最近B站在力推的必剪也是主打虛擬形象創(chuàng)作??梢灶A見,日后將會出現(xiàn)一批公司主打便捷制作虛擬形象,極力降低制作成本,從而進行大幅度推廣。到最后,B站的UP基本將分為兩類,一類是露臉的UP,一類是不露臉,使用虛擬形象的UP。而成本將會降到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例如1k以下。屆時,將會呈現(xiàn)“泛虛擬化”的態(tài)勢,即vtb或其他某個詞語被特殊限定為專職使用虛擬形象進行某種特定商業(yè)活動,例如直播,游戲等,而其他使用虛擬形象的UP將不被認定為vtb,僅僅是使用虛擬形象便于進行互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