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士貸款買車,簽合同前發(fā)現(xiàn)貓膩:利息怎么多了近一倍?

近期,林先生在福州倉山一家4S店買車,但沒想到因為車貸利息的問題,雙方鬧得很不愉快。


從事金融行業(yè)的林先生,在福州巨馳車業(yè)有限公司通過貸款方式買了輛新車。

我首付差不多付到了將近一半,貸了3萬元,銷售給我的方案是月利率3. 56厘,年化利率4. 27%左右,貸款3年等額本息還款,大概月供是890元左右。
林先生出于職業(yè)敏感,林先生對利率等內(nèi)容比較關(guān)注。就在他準備按照說好的貸款內(nèi)容簽線上合同時,卻發(fā)現(xiàn)合同上的利率和銷售當時向他介紹的不一樣。

上面寫的利息是年化利率8%,約等于月利率6.6厘,比我原先的貸款利息高出了快一倍,月供多了五十幾塊錢。
林先生
隨后,林先生查看了銷售發(fā)給他的紙質(zhì)合同電子版圖片,這才發(fā)現(xiàn)合同上明確提及“貸款年化利率百分之8,等額本息方式還款”,并且他也簽了字。然而林先生反映,自己當時簽字時對該內(nèi)容沒有印象。
針對“林先生懷疑自己簽署了空白合同”的情況,福州巨馳車業(yè)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提供了當時給林先生簽合同時拍攝的照片,記者發(fā)現(xiàn)上方確實沒有填寫年化利率百分之8。

對此,公司負責人表示,可能是銷售人員為了盡快完成流程造成的失誤;林先生也對自己簽字時沒有確認內(nèi)容表示要負有一定的責任。針對最終的協(xié)商方案,雙方表示可以再進一步溝通。此事至此也告一段落。

采訪中林先生表示,當初他和銷售約定的是等額本息,按照月利率3.56厘來計算車貸,總利息是2000多元。于是他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曾找到銷售了解情況,而銷售則解釋確實是按照當初月利率3.56厘做的方案,但算下來總利息要3800多元,原因是銷售用的是等本等息的方式計算。
林先生了解到,等本等息雖然月利率和等額本息相同,但由于每期利息都是最初的本金乘以每月月利率來計算利息。相比較等額本息來說,等本等息忽略了消費者每一期還款都還掉了一部分的本金,下一期拿來計算利息的本金會變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相同月利率的情況下,等本等息要比等額本息付出的總利息要多。?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消費者普遍認識是用利率來算利息,因此在聽銷售介紹時,都默認他們給出的是年利率。但實際上,銷售是按照年化費率來計算的。

以林先生購買的車輛為例,月利率同是3.56厘的情況下,年化利率和年化費率雖然都是百分之4.27,但是總利息,年化費率的算法要高出許多。

而很多消費者由于搞不懂這塊,只關(guān)注了數(shù)字多少,最終導致接受了不合適自己的貸款方案。針對這個現(xiàn)象,記者也對市面上多家4S店進行走訪。
我們是平攤的,分到每個月利息和本金是一模一樣的。買房是等額本息,車貸跟房貸不一樣。
4S店銷售人員房貸利息會根據(jù)你的本金減少而減少,車貸它是固定的。車貸都是這種方式,沒有其它方式。
奔馳從當天走訪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銷售人員都是按照等本等息的方式來計算消費者所要支付的總利息,當消費者詢問年化利率是多少時,銷售人員所回答的都是年化費率的數(shù)值。換言之,真實的年化利率或是月利率,都需要在銷售人員告知的基礎上翻一倍。同時,對于不同的金融概念,銷售人員也不多做解釋,表現(xiàn)得不大了解。



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車貸的年限大多在2到5年,平攤到每個月后,所還的利息并不多,很多消費者只看到了月供金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就忽視了其中利息多少的差別。記者認為,作為銷售人員,有必要加強專業(yè)認識,向消費者說清真實的年化利率及按照何種方式計算利率,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當然,防止被坑,最重要的是消費者自己,在簽合同時要確認好貸款信息,選擇適合自己的產(chǎn)品再簽字。
律師 林俊靖
首先是對于協(xié)議雙方的主體身份是要明確的,賣方是車行還是業(yè)務人員。第二,貸款合同的主體要明確一下,放貸方是否由有發(fā)放貸款資質(zhì)的金融機構(gòu)或是銀行,并且在貸款合同中要注意,實際償還的是年化利率還是年化費率,實際的月利率具體是怎么約定的,除了要了解每個月自己要還多少錢以外,還要提前計算一下總的要還多少錢,是否超出了自己的預算范圍,也是否超出了當初商家宣傳范圍。第三就是要注意一下相關(guān)的違約條款,相應的違約金計算標準,相關(guān)違約情形的約定是否合法,是否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