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石頭記》(癸酉本)的邏輯黑洞

首先先給b站的朋友提前拜個早年,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工作學業(yè)順利,心想事成,開心順遂!
本文是最新一期講解《薛寶釵不會嫁雨村》(二)的附錄文章,視頻稍后上傳,等待審核完成后即可觀看,希望大家在觀看完本期視頻后,務必轉到專欄里看看本文,也可以先看本文,等視頻審核通過后再去觀看,二者結合起來,理解會比較深入全面一點。
? ? ?之所以有些人認為薛寶釵未來會嫁賈雨村,就是因為賈雨村所做的那首對聯(lián),但是連同脂批看這副對聯(lián),卻能發(fā)現(xiàn),這樣的結論并不能得到脂批的支持,甚至與脂批相違,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不能確證的證據(jù)。先來看對聯(lián)旁的脂批
玉在匵中求善價,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甲戌側批: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甲夾批: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蒙側批:偏有些脂氣?!?/span>
既然脂批明確提到這副對聯(lián)是二寶(寶玉、寶釵)合傳,那么為什么會存在第三人——即一些人認為時飛代表的賈雨村?脂批為何不說是二寶和雨村三人合傳?既然是二寶合傳,為何對二寶之間的金玉姻緣只字不提,卻偏偏要提起寶釵和賈雨村之間的所謂“結合”?事實上,金玉姻緣的暗示在書中比比皆是,且寶釵未來將會是寶玉的妻子是脂批明說的,而寶釵與賈雨村之間的聯(lián)系僅僅只有這一個孤證,而且還不是確證,比較之下,更能看出作者極為重視金玉姻緣,既然要暗示寶釵的姻緣,卻在二寶合傳的對聯(lián)里完全忽視如此重要的金玉姻緣,反而只暗示寶釵嫁雨村?何況這還是個幾乎沒有任何明確證據(jù)的所謂猜測?
事實上,《紅樓夢》中的男女姻緣結合,大多至少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一、 判詞或者曲詞及其他詩詞回目的暗示
二、 有否交換定情信物或者對等信物
三、 脂批明說
例如,寶玉、寶釵二人有判詞曲詞的暗示,有對等信物:金、玉,還有從旁和尚說的讖語:有金的要等有玉的來配等等,而脂批曾經(jīng)明確說過:
寶玉有此世人莫忍為之毒,故后文方有“懸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此寶玉一生偏僻處。
茜香羅、紅麝串寫于一回,蓋琪官雖系優(yōu)人,后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庚辰雙行夾批:妙極!凡寶玉、寶釵正閑相遇時,非黛玉來,即湘云來,是恐洩漏文章之精華也。若不如此,則寶玉久坐忘情,必被寶卿見棄,杜絕后文成其夫婦時無可談舊之情,有何趣味哉?
這些脂批明確告訴我們最后寶玉與寶釵結合了。同樣的蔣玉菡與襲人有汗巾子的交換,有襲人判詞:堪嘆優(yōu)伶有福,有脂批明說琪官(即蔣玉菡)與襲人供奉寶玉寶釵,還有蔣玉菡說的酒令“花氣襲人知晝暖”,也有襲人的花簽詞:“桃紅又見一年春”暗示襲人另嫁他人。
再比如:小紅與賈蕓,除了二人之間明寫的曖昧情節(jié)還交換了手帕,史湘云與衛(wèi)若蘭則是用金麒麟的陰陽暗示男女陰陽結合,回目上明說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史湘云曲詞上有:廝配得才貌仙郎的句子,脂批提到了大金麒麟是衛(wèi)若蘭所佩戴:
后數(shù)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于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
所以我們不難得出這些人最后有著情感糾葛或者最終結合。可是如寶釵和賈雨村如此重要的人物,脂批沒有半個字明確提到他們二人最終結合是不太正常的,也不符合脂批一慣提前劇透的筆法。二人之間也沒有任何信物交換,或者像金玉那樣對等的佩戴之物。除了這幅對聯(lián),二人再找不出任何判詞曲詞或者其他詩詞的任何證據(jù),這僅僅是一個孤證,并且這個孤證也是不能確證的。
如我上期節(jié)目里說過的,時飛既是賈雨村的字,同時也代表著等待時機飛上青云之意,而薛寶釵也有這種青云志,這是從寶釵的柳絮詞里可以看出來的,這個“時飛”憑什么不會僅僅是指寶釵與賈雨村都具有的那種熱心營求塵世欲望的人格共性,時飛也未必就是特指賈雨村這個人。
就算退一萬步說時飛是特指賈雨村,也沒有任何明確指出二人是最終結合了,因為對聯(lián)僅僅說的是釵等待時飛,等待也不能確證是婚姻關系,又由于本期節(jié)目我用了大量分析證明薛寶釵實際上最恨的人就是賈雨村,憑什么寶釵待時飛,不是等待時飛來報仇雪恨呢?也就是說在沒有確證的前提下,不同的思路,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結論。
為了讓這條不能確證的孤證看上去更有力一些,有人找出了上期節(jié)目說的那幾條證據(jù):
一、 賈雨村葫蘆案解救了薛蟠
二、 賈雨村大熱天要求見寶玉,寶釵正好在一旁看見了
三、 賈雨村為石呆子案子導致賈璉被父親揍了一頓,平兒來問寶釵要棒瘡藥
四、 認為周汝昌支持薛寶釵嫁賈雨村,所以周汝昌參與顧問的87版電視劇里有賈雨村送升官拜帖給寶釵是編導故意安排的情節(jié)(原著中沒有明確說是薛寶釵親自接了賈雨村的拜貼,電視劇增加了這個情節(jié)),用來暗示賈雨村與薛寶釵的特殊關系(此條上期節(jié)目已證明為假)
這些證據(jù)鏈條中,第四條因為造假被排除,就只剩下前三條,而這三條當中沒有一條有合理的邏輯能夠直接推導出薛寶釵嫁給賈雨村了,因為在這些情節(jié)中,僅僅是薛寶釵與賈雨村二人出現(xiàn)在同一段故事情節(jié)中,并沒有任何使人信服的邏輯指向二人最終結合,這都不是確證。相反,我上期節(jié)目說賈雨村判斷葫蘆案可能導致薛寶釵待選失??;同時,賈雨村叫寶玉出去,薛寶釵很看不上賈雨村大熱天還來攀附賈家,說他沒意思;并且,薛寶釵從平兒口中口中得知賈雨村干了非常惡劣的壞事都是可以直接邏輯推導出薛寶釵對賈雨村不會留下好印象的,這是符合邏輯思路的,因為存在著因果關系。而薛寶釵后來說“男人讀了書更壞了”恰好表明了她對賈雨村這類祿蠹的看法,同樣是合乎邏輯的判斷。
? ? ? ?我把兩個人物出現(xiàn)在同一個情節(jié)里稱為“情節(jié)同框”,僅僅是情節(jié)同框是不能得出合乎邏輯的證明的,因為賈雨村回回來賈府都要見寶玉的“因”不能得出他未來要娶寶釵的“果”,沒有任何邏輯關系。而在這些情節(jié)里,并不止是薛寶釵與賈雨村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段情節(jié)中,別的人物如寶玉也同樣跟賈雨村同框了,例如,賈雨村叫寶玉出去會面,寶玉很不高興,說每次來了都要見他,這里明顯暗示了賈雨村對寶玉無比感興趣,每次來都要見他,聯(lián)想到賈雨村曾經(jīng)是甄寶玉的老師,賈寶玉又跟甄寶玉性情外貌一樣,而且賈雨村在小說一開始還發(fā)表了一大篇文字,專門說明賈寶玉這類人是秉天地正邪之賦而生不同凡俗的風流人物,這是否就能說明,賈雨村就是對寶玉暗懷深情,未來這二人之間一定有著難以啟齒的情感糾葛呢?起碼,賈雨村與寶玉的情節(jié)同框里,賈雨村起碼當面見到了寶玉本人,而且邏輯上要比跟寶釵的同框邏輯關系要明顯的多。因為賈雨村明顯對寶玉的興趣要比對寶釵的興趣大多了。
? ? ?再比如,薛寶釵聽平兒說賈雨村干的壞事,這個情節(jié)中,寶釵并不止是與平兒口中的賈雨村情節(jié)同框了,她還與平兒口中的賈璉也情節(jié)同框了啊,賈璉也出現(xiàn)這段情節(jié)中,而薛寶釵聽了平兒的話只可能嫌惡賈雨村干的壞事,沒有任何因果關系證明賈雨村未來會娶寶釵,寶釵因此會反感賈雨村才符合正常人物心理的邏輯推論,卻有可能覺得賈璉這人還挺正直的甚至同情他因為說了幾句公道話挨了頓打,并且薛寶釵的棒瘡藥有可能對賈璉的傷大有益處,賈璉是會因此而感激寶釵的,并且賈璉這人挺風流的,最愛在外勾搭別的女人,再聯(lián)系到之前,林黛玉諷刺薛寶釵說她就是哭出兩缸眼淚也治不好棒瘡,會不會是一語雙關,暗示薛寶釵暗中也為賈璉的棒瘡流了很多淚,從此寶釵與賈璉的情節(jié)同框就暗示他倆未來有一段情緣呢?很顯然這樣的推論是不正確的,我們不能因為僅僅情節(jié)同框就得出兩人之間有姻緣的結論,沒有任何邏輯性。這些都不是確證。而分別與賈雨村和寶釵情節(jié)同框的其他人,甚至邏輯關系要強的多。如果可以這樣不負責任的推論,那我們推導出賈雨村與寶玉,薛寶釵與賈璉之間有關系恐怕還要更有力一些,起碼能攀扯上一些邏輯。但事實上我們不能這樣胡亂推論,賈雨村與寶玉,薛寶釵與賈璉當然不會有這類亂拉來的關系。
? ? ? 這個時候一定有人會說,怎么沒有證據(jù),有明顯的旁證啊,“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這句對聯(lián)就是最明顯的旁證??!這等于提前預設了寶釵確定嫁雨村這個結論是確證才可能反過來證明這幾條后續(xù)的證據(jù)是有道理的?,F(xiàn)在問題來了:
? ? ? 當初就是因為 “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是一個不能確證的孤證所以才提出了后面那幾條證據(jù)試圖證明這個對聯(lián)的,結果,這幾條新證據(jù)薄弱到了沒有任何因果關系無法自己證明自己,也不是確證。這些原本打算用來證明對聯(lián)的證據(jù),反而要對聯(lián)來反過來證明這些搜羅來的偽證據(jù)的正確??墒菍β?lián)本身就不是確證,還是孤證,為了證明它不是孤證才提出來后面的幾條證據(jù)的啊!這就陷入了邏輯死循環(huán),等于說,為了證明證據(jù)A是正確的,才去找了證據(jù)B、C、D來試圖證明A的正確,結果B、C、D自己都不能證明自己,也無法證明A得出的結論是正確的,反而需要沒有任何根據(jù)的預設證據(jù)A的結論是正確的才能證明B、C、D的合理性,這等于說用不確證的證據(jù)證明另一個不確證。結果誰也無法證明對方,誰也無法證明自己。
? ? ?我管這種邏輯死循環(huán)稱之為邏輯黑洞,事實上吳氏石頭記和為了證明吳氏石頭記(癸酉本)的一套說辭,存在著許多這樣經(jīng)不起推敲的邏輯黑洞。
?例如,賈寶玉說的酒令:
? ? ? 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
? ? ? 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
? ? ? 女兒喜,對鏡晨妝顏色美。
? ? ? 女兒樂,秋千架上春衫薄。
一般認為,前兩句暗示薛寶釵強求寶玉讀書上進,后來寶玉拋棄寶釵出家,留她一人獨守空閨悔恨不已,而吳氏石頭記雖然情節(jié)雷人,但是基本上也是符合這兩句讖語的暗示,而后面一句女兒樂,則被吳氏石頭記暗示未來寶釵蕩著秋千露著香肩來勾引賈雨村的那個雷人情節(jié)。
? ? ? 首先,吳氏石頭記里薛寶釵活到了老年,但是結局也依然悲慘,因為賈雨村鎖枷扛了,薛寶釵跟著被流放,最后孤單的死在了冰天雪地里,那么,女兒悲這句酒令就很奇怪了,如果薛寶釵最終的悲劇命運結局并不是守空閨,而是后來嫁給賈雨村,女兒悲這句暗示薛寶釵最終悲劇命運的讖語就不應該是“青春已大守空閨”,而應該是“可憐金簪雪里埋”之類的暗示薛寶釵真正結局的讖語才符合她的最終命運。而又因為薛寶釵在癸酉本中并沒有守幾年空閨,那叫什么女兒悲呢?憑什么用守空閨來暗示她的悲劇命運呢?她實際上并沒有守空閨呀,她最后嫁給賈雨村享受了多年的榮華富貴,既然沒有守那就不算女兒悲?。咳绻f女兒悲這句不算是薛寶釵的最終結局的讖語,只是她階段性的悲劇,那么酒令里還有其他暗示薛寶釵最終悲劇的句子嗎?好像沒有吧?只有一句“悔教夫婿覓封侯”,這明顯是針對寶玉拋棄寶釵的情節(jié)的,假如賈雨村飛黃騰達才是薛寶釵想要嫁給他的原因,而她最后也如愿嫁給了覓封侯的雨村,而且對方并沒有拋下她而去,覓封侯何以有悔?所以這一句是指寶玉拋棄寶釵的,可是這樣一來,關于薛寶釵的所有悲劇結局的讖語都不是金簪雪里埋??!而是被拋棄孤獨終老,吳氏石頭記說它最符合前八十回線索是否可信呢?
同樣的,紅樓夢中的女兒都是薄命司里的人,所以女兒悲來暗示她們最終命運是悲劇是符合前八十回的總設定的,也就是說,女兒悲一句應該是指女兒的最終命運,可是吳氏石頭記不單不符合守空閨為最終悲劇命運,后面還添加了不少情節(jié),用女兒喜, “秋千架上春衫薄”來暗示薛寶釵勾引賈雨村,等于說,女兒悲的最終命運之后,還增加了好的后續(xù)命運,并且還是喜劇?那如何稱得上是薄命司女兒的悲劇結局呢?如果這不是最終悲劇結局,如何僅用階段性悲劇,臨時性的守空閨來代表一生的悲劇結局呢?
熟讀前八十回的讀者都知道,賈寶玉厭憎仕途經(jīng)濟,喜歡的正是女兒的純真與干凈,而這酒令的形制正是賈寶玉規(guī)定要分別說出女兒悲愁喜樂的,這正是在暗示賈寶玉對女兒悲劇命運的同情和他對女兒純真的向往,可是吳氏石頭記中,薛寶釵并不是女兒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樂,而是充滿心機的勾引賈雨村,才露香肩,蕩秋千勾引賈雨村,這哪里是女兒喜,僅僅能稱作女兒婊而已。
? ? ?誠然,如果每一個推論都是需要類似脂批說寶玉寶釵最后成其夫婦這樣明確的證據(jù)才能成立的話,我們將無法做任何探佚工作,因為八十回后文本的丟失,我們手頭除了少數(shù)脂批的劇透,并沒有太多的明確證據(jù),也因為如此才需要探佚,可是我們同意可以做適當?shù)耐蒲菖c猜測可能的劇情走向,但不等于拋開人物性格發(fā)展的正常脈絡,事理人情的正常邏輯和前八十回的一貫風格亂來,也就是說符合邏輯及人物性格正常發(fā)展脈絡的合理推測才是我們愿意接受的,例如紅樓夢的前八十回其實是一曲女性的悲歌,作者對于女兒始終是且憐且珍惜,也會歌頌她們的美好純真并肯定她們的才華和人品,但是在吳氏石頭記里,那些女兒們各個變得丑惡不堪,或者惡毒或者心機甚至變身與賊寇同流合污的淫賤之徒,與作者心中女兒形象有著天壤之別,一個很明顯的證據(jù)就是《葬花吟》,葬花吟不是單指林黛玉的悲劇結局,而是通過林黛玉之口來為未來大觀園眾女兒的悲劇命運做讖,脂批明確寫道:
【庚辰:《葬花吟》是大觀園諸艷之歸源小引,故用在踐花日諸艷畢集之期。踐花日不論其典與不典,只取其韻耳?!?/span>
【甲戌:埋香冢葬花乃諸艷歸源,《葬花吟》又系諸艷一偈也。】
這說明,在作者眼中,大觀園中的眾女兒都如花般的美好純真,又如落花一般命運飄零,結局悲慘,令人嘆殤,則如此作者眼中的眾女兒,與吳氏石頭記后二十八回描寫的眾女兒有著完全相反的形象,后二十八回中的眾女兒性情大變之外,已經(jīng)無法用美麗的花朵來形容她們了,這就與上面的脂批是相違的,這就是一個不符合邏輯,也完全不按原著人物性格發(fā)展塑造人物的典型現(xiàn)象。吳氏石頭記的真正惡毒之處正在于此,它完全否定了女性的價值,而肯定女性價值正是前八十回原著在封建男權時代創(chuàng)作出的這部經(jīng)典作品的真正劃時代之意義所在,吳氏石頭記中不斷暗示悼亡明朝之意,等于說朝代更替才是作者寫書的主旨,而不是歌頌那些個性鮮明,美麗純真的女子,等于說女子的價值并不重要,作者只在乎政治上的爭權奪利,這也與作者“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的主題思想相違背。同時吳氏石頭記將女孩們的形象大肆進行扭曲污蔑,更是將其死死釘在了恥辱柱上,展示了其作者內(nèi)心的猥瑣低級與厚顏無恥。而今天還在大力宣揚和擁護吳氏石頭記這部荒唐偽書的女性讀者,可以說是最最可悲的一個群體了。
? ? 而不負責任的推論者,假定吳氏石頭記的情節(jié)是既定事實,然后根據(jù)結論去推導,等于用結果來證明其論據(jù),而不是正好相反。例如,花了極大的功夫證明薛寶釵在被拋棄后是可以改嫁的這件事就是提前設定好結局,因為就算證明了薛寶釵在被賈寶玉拋棄后是可以改嫁的,是符合當時風俗的,也拿不出任何證據(jù)證明薛寶釵當真改嫁了,更何況,蕩著秋千露香肩勾引男人,還婚前開房這種行為,無論如何也是不符合當時風俗的,這種推論是難以服人的。說寶釵因為身逢亂世,又遭寶玉拋棄無奈只能想辦法生存所以才勾引賈雨村更是如此,因為身逢亂世,這種推論也是原著中找不到任何實質的證據(jù)證明。前八十回原著找不到結局會改朝換代的任何直接證據(jù)。牽強附會的則難以使人信服。
? ? ?吳氏石頭記的擁躉總是說這個版本的后二十八回是現(xiàn)今最符合前八十回原稿和脂批線索的版本,可是,這話很容易被打臉,因為吳氏石頭記明明存在著大量與前八十回不符合的地方,例如本期視頻里講到的那些,以及其他多到不計其數(shù)的不符合原著本意的內(nèi)容,有些是非常明顯的:例如,原著中說,《乞巧》一出戲暗示元春之死,乞巧是七月七日七夕那天,而王熙鳳在請劉姥姥給生于七夕的巧姐取名字的時候說:正是生的日子不好呢!暗示七夕這天是與元春之死有著重大關系,在賈寶玉的燈謎詩中說:“瑯玕節(jié)過謹隄防”,瑯玕節(jié)是道教節(jié)日,時間正是七月七日,等這日子一過,就要謹慎提防,因為大禍就要臨頭了,正是暗示元春死后,賈府跟著倒臺的事情。而吳氏石頭記明確說林黛玉婚禮這段時間是春天,而就在婚禮當天,元春被押送法場凌遲了,元春死于春天,不是七夕,元春獲罪也與七夕毫無干系。這僅僅又是其中一個線索而已,關于吳氏石頭記存在的大量矛盾和不合邏輯之處在網(wǎng)上也有很多人在分析探討,大家可以一一找來看看,這里就不多說了。
? ? ?而每當有人提出吳氏石頭記線索并不符合前八十回的時候,就有人說這是因為吳氏石頭記僅僅是一個原始的底本,而曹雪芹最初是得到了這個底本,對其增刪修改過,增刪修改過后的曹氏前八十回已經(jīng)不是原稿的風貌,所以才存在著吳氏后二十八回與曹氏前八十回不符的情況。但是吳氏石頭記之所以宣稱自己才是石頭記最古早的真本恰恰是因為它聲稱其后二十八回是最契合前八十回線索的版本。這個邏輯是很令人費解的,因為吳氏石頭記后二十八回是一個情節(jié)極度鬼畜雷人,人物性格品行大變,文筆粗陋,詩詞唬爛,思想格調(diào)低下的作品,除了它宣稱自己是所謂“最契合曹氏前八十回線索”這唯一一條自封的證明以外,沒有任何一項文學成就足以使人信服它就是石頭記最原始的底本的或者跟曹氏前八十回有什么關系。根據(jù)前八十回脂批,我們得知,其實曹雪芹是寫完了的,并且脂批還透露了一些八十回后的情節(jié)和回目,吳氏石頭記正是宣稱自己最契合(實際上并沒有)這些脂批和原文里透露的線索的,但問題是,這是曹氏前八十回的脂批,符合的是曹氏的版本的情節(jié),后二十八回既然是增刪前的底本,又存在著巨大的文學水平落差,只能證明吳氏后二十八回理應跟前八十回原著包括脂批在內(nèi)差別巨大,為什么吳氏要宣稱自己的后二十八回線索要跟曹氏前八十回的脂批透露的回目一模一樣呢?那不是增刪修改過的嗎?唯有增刪修改的說法成立,吳氏才有底氣堅持自己就是古本真本,但是一但接受了增刪修改的前提假設,則吳氏后二十八回底本的細節(jié)就不應該跟前八十回脂批透露的回目一樣,因為吳氏自己堅持說曹雪芹增刪修改導致了跟前八十回比文筆文風的巨大差異,甚至線索的不夠契合,但如果吳氏說自己文筆各方面水平差是因為曹雪芹后期增刪修改后導致曹氏版本精致了許多,那吳氏石頭記就應該宣稱自己跟曹氏前八十回線索不契合才能使這種所謂增刪的說法不矛盾,但是吳氏偏偏拼了命的說自己最契合現(xiàn)存曹氏前八十回線索。又一個邏輯黑洞。
? ? ? 現(xiàn)在,有大量證據(jù)也證明了其實吳氏石頭記也并不符合前八十回的線索,就連它唯一立足于世的所謂最契合原著線索這一條依據(jù)都不能保證,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證實了,吳氏石頭記的確是曹雪芹增刪過的,所以才不符合前八十回??墒沁@樣一來,不單吳氏石頭記自封的最契合原著的說辭一秒破功,而且,吳氏石頭記就徹底淪為了情節(jié)極度鬼畜雷人,人物性格品行大變,文筆粗陋,詩詞唬爛,思想格調(diào)低下還完全不符合前八十回線索和主旨的作品,這樣的東西,有正常判斷力的人會相信這是一個完全造假的版本,還是相信它是所謂真本古本呢?我看恐怕前者才更加接近事實也更加符合正常的邏輯一點。
? ? 吳氏石頭記倘若堅持認為自己是真正原始的石頭記底本,按照這個邏輯,現(xiàn)存前八十回就是曹雪芹根據(jù)吳氏石頭記前八十回增刪修改過的,可是吳氏石頭記既拿不出吳氏的前八十回版本原稿也拿不出任何吳氏后二十八回的任何底本或影印照片,但這個前提下至少有一條結論可以推導出來,那就是吳氏石頭記后二十八回,必然是完全契合吳氏石頭記自己的前八十回原稿線索的,不單如此二者文學水平也應該是一致的,因為都是同一個人的同一部作品的前后兩部分。而吳氏石頭記后二十八回存在著跟曹氏前八十回的巨大文學水平落差,那至少可以得出結論,吳氏石頭記的前八十回也跟曹氏前八十回(即現(xiàn)存紅樓夢)存在著同樣巨大的文學水平落差。而且必然曹氏情節(jié)線索對吳氏前八十回有了巨大的改動才可能變成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那種經(jīng)典名著,奇怪就奇怪在,吳氏石頭記后二十八回宣稱跟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線索最契合,而不是宣稱跟吳氏石頭記自己那丟失了的前八十回(理應跟現(xiàn)存前八十回差別巨大)線索最契合。一個早期底本為什么要追著后來有著巨大改動的曹雪芹增刪修改版說跟增刪修改版的線索一致呢?
? ? 吳氏石頭記倒貼曹雪芹版本還不止這一點,吳氏石頭記完整版應該是一百零八回,因為他的情節(jié)剛好是接續(xù)現(xiàn)存紅樓夢第八十回的情節(jié)寫的,后二十八回回目也是從第八十一回開始算的??墒羌热皇且粋€獨立的非曹雪芹原創(chuàng)的早期底本,它存世以及部分原稿丟失的情況,為什么不是獨立的?它可能丟失了前四十回,保留了后六十八回,它還可能丟失了前九十回,保留下來了后十八回,可是吳氏石頭記既然不是曹雪芹的版本,只是曹雪芹所根據(jù)的底本,它為什么偏偏要從曹雪芹丟失的八十回后開始寫起呢?曹雪芹丟失了自己寫的八十回后的這件事,跟吳氏石頭記這個原始版本不應該存在著任何因果關系??!曹雪芹八十回后丟失了,并不代表吳氏石頭記也剛好是從八十回后開始丟失的,吳氏石頭記為什么要恰好從人家曹氏版本丟失的地方續(xù)起呢?你是早期版本,為什么你的存世流傳跟曹氏后期版本的存世流傳恰好嚴絲合縫的對上了,這巧合也太刻意了。看上去就好像吳氏石頭記恰恰好的緊緊扒著曹雪芹的版本不敢有絲毫脫離一樣。
? ? ? ? 由于吳氏石頭記始終宣稱現(xiàn)存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增刪修改過的,我們前面也推測出吳氏石頭記的前八十回應該跟后二十八回文筆水平一致,但是現(xiàn)存紅樓夢前八十回卻是集文筆生動,結構嚴謹,詩詞優(yōu)美、思想主旨深邃,人、物、景、情節(jié)描寫俱佳,等等一系列優(yōu)點的千古奇書,不愧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頂級巔峰作品。那么是否可以得出結論,是曹雪芹的增刪修改使得吳氏石頭記前八十回那種跟后二十八回水平一致的作品變成了一個非同凡響的絕世經(jīng)典,換句話說,是曹雪芹天才般的工作,將一坨垃圾變成了神奇的珠玉,也就是曹的增刪修改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部分,是曹雪芹的所謂再創(chuàng)作導致了經(jīng)典文學的誕生。又由于,脂批透露曹雪芹后面寫完了的,可惜原稿丟失,那么曹雪芹版本的《紅樓夢》結局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那個版本,假設吳氏石頭記后二十八只是曹雪芹增刪修改的底稿,那總還是存在過曹雪芹增刪修改后的曹氏紅樓夢結局吧?鑒于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才是真正導致經(jīng)典誕生的原因,那么無論吳氏石頭記后二十八回是不是真本,是不是曹雪芹依據(jù)的底本,是否在當今流傳于世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沒有價值,我們需要追尋的不仍舊是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具有高度文學價值的那個曹氏版本的紅樓夢結局嗎?對于讀者來說,高價值的作品不是才是對我們真正有意義的不是嗎?并且曹氏版本的結局看起來應該跟吳氏后二十八回差別巨大的樣子。換句話說曹雪芹有本事化腐朽為神奇,而吳氏石頭記寫的低俗不堪,前八十回哪怕就算是增刪修改的曹雪芹也才是唯一真正的天才,而吳氏石頭記的水平告訴了我們原作者的不堪與低級,還有死命倒貼曹雪芹前八十回的嫌疑。
? ? ?事實上,在紅樓夢一開篇,作者就借石頭同空空道人的一大段對話,批判了與之同時代的庸俗小說的格調(diào)低下,并表示不屑與之為伍,在后面又借賈母破陳腐舊套,將那些鄙俗的小說戲文都駁斥了一遍,假設真的是曹雪芹增刪修改過吳氏石頭記底本,那么上面提及的這些內(nèi)容,有可能是曹雪芹自己添加的,也有可能是所謂增刪修改前的吳氏底稿里的,又由于吳氏石頭記的水平太低級,連那些石頭和賈母批判的那些庸俗小說戲文都不如,所以吳氏石頭記的前八十回底稿里應該沒有那個底氣來駁斥別家小說的低級,所以這些不屑于與庸俗小說為伍的話應該是曹雪芹增添進去的,這個舉動證實了一件事,那就是天才作家曹雪芹非??床簧夏切┯顾椎图壍淖髌贰?/p>
? ? ? 那么ok,前面證明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才是為作品增添高價值的行為,所以曹雪芹才是天才,而吳氏石頭記以其庸鄙的作品證實其作者創(chuàng)作力的低下,思想境界的低層次,而且多處涉嫌抄襲電視劇和高鶚,而天才曹雪芹又明確表達了不屑庸俗低級的作品,那么天才的他為什么要依據(jù)水平那么差的他根本看不上的作品來增刪修改而不是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歷來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作呢?對外宣稱說紅樓夢是曹雪芹依據(jù)吳氏石頭記底稿增刪修改而成,實在是過度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行為,實際上,真正的天才往往不屑于與那些作品為伍,更不會去以這樣的底稿去增刪修改,就像曹雪芹在石頭和賈母的言論中表達的那樣,他都看不上的作品又為什么會去理會它呢?
? ? ? 從來只見有為了利益盜仿名牌的盜版商品,何曾見過,有精品名牌反過來拿著一件低級的作品去大修大改一番,把它增刪修改成為一個絕世經(jīng)典名牌的,與其這樣麻煩,精品名牌商早就用自己的天才設計師去設計出自己原創(chuàng)的經(jīng)典作品了。如果事情反過來,就不像是正常邏輯了,也不怎么符合人性的特點了。因為精品設計師看到低級的作品先就惡心死了,如何會忍受低級作品散發(fā)的惡臭著手去改造它,而不是扔到垃圾桶里,另外著手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經(jīng)典作品?何況曹雪芹明確表達了對庸俗小說的反對和不屑,何況他是有著那樣的家世做底韻的。而被強拉進來的吳梅村或其他明末遺老卻沒有這樣的家世背景。比較起來,描寫一個大家族的興衰,是有家世背景的人會寫的好,還是沒有家世背景的人寫的好呢?
? ? 吳氏石頭記不僅僅是用腥臭不堪的作品侮辱了天才曹雪芹的原著,還帶累壞了一代才子吳梅村的名聲,這樣的大家豈能寫出如此低劣的作品??
? ? ? 最后我們要說的是,《紅樓夢》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經(jīng)典,當我們的文明面對世界文明時,別的國家說,我們有莎士比亞,我們有雨果,而中國人卻可以拍著胸脯自豪的說,我們有曹雪芹,我們有紅樓夢,可是,如果我們引以為傲的經(jīng)典文學被這樣低檔次低格調(diào)的跗骨之蛆來拉低到臭水溝里,何以自夸于世界文學史?又何以不為世所恥笑?如果推崇這么一個版本,就是為那些真正蹭原著熱度和知名度來為自己牟取私利的人來當馬前卒了,何況對方還可能一邊數(shù)錢一邊嘲笑你的傻。而作為一個理智紅迷,難道不應該站出來,為維護真理而出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發(fā)出一點微弱的聲音嗎,也是盡了自己一份心?。∵@也是某些人眼中的所謂蹭熱度嗎?
? ? ? 作為一個hp迷同時又是紅迷,當我第一次看到伏黛cp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但是我永遠不會去專門反對人家,因為人家擺明了是娛樂,沒有涉及原著,沒有聲稱自己才是最符合原著的線索的版本,如果吳氏石頭記自稱只是一部續(xù)書,自然不會引起爭議,而吳氏石頭記從一開始就是強拉著原著來惡心原著,說自己才是原作者依據(jù)的底本,說自己才是最契合原著線索的這種自相矛盾又褻瀆原著的話,脂硯齋說:“一日賣了三千假,三日賣不出一個真”,我知道我的話永遠無法叫醒故意裝睡的人,但是我同時更知道,不會裝睡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多數(shù),我的視頻是希望大多數(shù)那些不會裝睡的人,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做出獨立的判斷,相信一切自有公論。
最后附上知乎關于這個版本的一些討論,更多人的理性分析辨?zhèn)?,站在真理一方的人是大多?shù),有助于全面理解這個版本的荒謬絕倫之處:
如何評價網(wǎng)上流傳的癸酉本紅樓夢?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29445/answer/74105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