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紅外線“溫熱療法”,可調理脊柱問題引起的108種疾病
了解你的脊柱
古希臘有一個經(jīng)典謎語:“什么動物小時候四條腿,長大后兩條腿,老了以后三條腿?”
謎底是眾所周知的——人。那么人這種動物,為什么小時候四肢爬行,長大后兩條腿行走,而老了后又需要拐杖幫助行走呢?這就需要了解人類的進化過程和脊柱的退化,了解脊柱發(fā)病的原因。

一般人說起脊椎問題,總是容易想到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一般脊椎問題,實際上脊柱作為人體的支柱,神經(jīng)的中樞,與全身很多疾病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有統(tǒng)計顯示,過敏、貧血、糖尿病、更年期不適、靜脈曲張在內的50多種疾病都可以通過整脊得到明顯改善。
人體的脊椎由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組成。其中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成年以后融合成一塊骶骨,尾椎幼年時是3~5塊,成長的過程中尾椎也漸漸融合成一塊尾骨,所以小孩子一出生應該是32~34塊,成年人是26塊。這26塊脊椎中比較重要的是三部分:頸椎,胸椎,腰椎。

每一塊脊椎兩邊都分布著神經(jīng),一共31對,其中頸神經(jīng)8對、胸神經(jīng)12對、腰神經(jīng)5對、骶神經(jīng)5對、尾神經(jīng)1對,每一對神經(jīng)都從脊椎間的空隙穿出。這31對脊神經(jīng)猶如脊椎上放出的62根“風箏線”,線的末端牽著五臟六腑。倘若脊椎不能好好地控制這些“風箏線”,比如壓迫、刺激、太松、太緊,那么這些“風箏線”就會出問題,對應的那一部分組織器官也會相應地發(fā)生病變。
如果把腦和脊髓比作人體的總指揮部,那么器官就是人體的前沿陣地,連接總指揮部和前沿陣地的電話線就是31對脊神經(jīng),如果這個電話線出了問題,雙方的對話就只能聽個斷斷續(xù)續(xù),或者干脆溝通中斷了,身體就會發(fā)生各種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講,脊椎是人體當之無愧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遺憾的是,由于長期以來國內各大醫(yī)院沒有形成脊骨神經(jīng)之類的專科,脊椎矯正師也是鳳毛麟角,所以很多人都忽視了脊柱的問題。
實際上,正是由于對于脊椎的忽視,導致人們在保健方面走了很多彎路。很多人患上了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陽痿、不育癥、月經(jīng)不調、膽囊炎等疾患,雖四處求醫(yī),卻收效甚微。
其實,這些病與脊椎不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果矯正好了脊椎,這些病治起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臨床上有很多疾病在治療頸椎、腰椎疾病的時候戲劇性地消失了。
患者王女士,55歲,經(jīng)常腰痛,經(jīng)診斷為第4、5節(jié)腰椎間盤突出,接受腰椎治療后,腰不痛了,以前尿急、下腹隱隱作痛、下肢發(fā)冷無力的癥狀也消失了,連困擾多時的尿頻也不見了。
實際上,這是因為脊椎與腦、脊髓、脊神經(jīng)、自主神經(jīng)(內臟神經(jīng))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lián)。如果某些內科疾病久治不愈,或許應該換一個思路,從脊椎方面著手。
比如,高血壓患者長期血壓高、心慌、胸悶、記憶力下降、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視力下降,通常按高血壓來治療,療效不理想,很難痊愈。

這種情況的背后,很可能就是頸椎第1節(jié)、第2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在高血壓治療行不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按照頸椎病來治,有時候效果確實很好。
同樣,低血壓長期不愈,也可能是頸椎第3~7節(jié)發(fā)生故障。再如,胃病患者長期胃痛、胃脹、四肢無力、全身酸痛,有可能是胸椎第6~11節(jié)的問題;而頑固性氣喘、咳嗽可能是胸椎第1~5節(jié)出現(xiàn)故障。長期腹瀉、女性月經(jīng)不調則建議檢查腰椎有沒有問題。

脊柱異常引發(fā)的疾病和癥狀:
一、先天性發(fā)育不良造成的脊椎疾患兒童脊柱側彎、雙肩不等高、成人脊柱畸形等。
二、各種急慢性損傷引起的脊椎疾患:
頸椎病癥:頭痛、頭暈、頸部疼痛、活動受限、手臂麻木等。
胸椎病癥:肩背酸痛、呼吸不暢、功能性心臟病、胃腸功能紊亂等。
腰椎病癥:腰腿疼痛、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
骨盆病癥:骶髂關節(jié)半脫位、骶髂關節(jié)炎等。
三、脊椎病變——脊神經(jīng)受壓引發(fā)內臟相關疾患:
脊神經(jīng)不僅對軀體有節(jié)段性支配功能,而且也有自主神經(jīng)分布到內臟、心血管和腺體。所以脊神經(jīng)受壓除四肢有感覺障礙及運動障礙外,常會波及內臟器官,現(xiàn)將脊椎節(jié)段與相關癥狀列舉如下。
頸1:頭痛,偏頭痛,失眠,哮喘,頸性高血壓,腦供血不足。
頸2:眩暈,頭痛,失眠,哮喘,眼干澀,耳鳴,心動過速。
頸3:眩暈,頭昏沉,偏頭痛,頸肩綜合征。
頸4:頭昏,惡心,呃逆,雙手麻木,肩周炎,落枕。
頸5:胸痛,心動過緩,惡心,呃逆,頸、肩、手掌脹痛。
頸6:血壓波動、肩部疼痛、肩、拇指、食指麻木。
頸7:胸悶氣短,第4、5指麻痛,頸根、肩胛痛。
胸1:氣短,氣急,肘、手痛、涼,心臟早搏。
胸2:氣短,胸痛。
胸3:肺、支氣管癥狀,易感冒。
胸4:胸背痛,胸悶,長嘆氣。
胸5:口苦,低血壓,胃痙攣。
胸6:胃痛,胃痙攣,消化不良。
胸7:消化不良,胃潰瘍。
胸8:免疫功能低下。
胸9:腎功能障礙,小便白濁,排尿不暢。
胸10:腎功能障礙,性功能下降。
胸11:腎功能障礙,尿道炎。
胸12:下腹冷痛、慢性疲勞綜合征。
腰1:結腸功能失調,便秘,腹瀉,小腹痛,腰痛。
腰2:小腹痛,腰酸痛,性功能下降。
腰3:膀胱炎,月經(jīng)不調,腰、膝無力。
腰4:腰痛,坐骨神經(jīng)痛,尿頻或尿少,排尿困難。
腰5:下肢循環(huán)障礙,下肢無力、怕冷,腰腿痛,麻。
骶:腰骶關節(jié)病變,膀胱疼痛,足跟麻痛。
尾:尾骨痛。
遠紅外線對脊柱和自律神經(jīng)的理療效果
遠紅外線有較強的滲透力和輻射力,具有顯著的溫熱效應和共振效應,它易被物體吸收并轉化為物體的內能,令人體溫度升高,對人體產(chǎn)生良好的理療效果。
遠紅外線被人體吸收后,可使體內水分子產(chǎn)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強其分子間的結合力,從而活化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體細胞處于最高振動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