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爆炸有沒有幾率把人放射成某個方面的超人?
日本/美國的科幻電影《哥斯拉》,也有類似的情節(jié)。法國在某一個小島上做了核爆炸實驗,蜥蜴被核輻射照射后,基因突變,體型最后越來越大,成為了一個高百米的怪物。這就是哥斯拉的來源。
還有一些怪物片,說的是昆蟲被核輻射變?yōu)榫扌偷南x怪,向人類瘋狂的進攻,把整個城市變?yōu)橄x巢云云。有的科幻電影中,昆蟲已經進化的大如摩天大樓了。
當然,這些都是科幻片作者和導演的藝術的想象,真實世界是不太可能發(fā)生這些變異的。
有一種育種方法叫做誘變育種,其原理就是通過輻射產生基因突變,繼而出現(xiàn)新的性狀。一些農博會上見到的太空蔬菜,就是依靠誘變育種經過多次篩選培育出的新品種。
那么人呢?再接受太空環(huán)境的洗禮之后會不會發(fā)生變異?
沒有,到目前為止去過太空的航天飛行員已經很多了,無一例外的都還是正常人。
突變是沒有方向性的,誘變育種的一個特點就是有利變異少,需要處理大量試驗材料才能得到性狀穩(wěn)定的后代。像太空育種這樣的育種方法,聽起來似乎很震撼,其實是非常落后而且耗資巨大的方法。
核武器爆炸時會產生強烈的早期核輻射,如果你因為障礙物或距離的原因而沒有被沖擊波和光輻射兩種殺傷效應消滅,在短時間內受到1戈瑞以上劑量的這種中子和γ射線照射后,也會發(fā)生急性放射病,基本沒有活路。
而且,這種輻射與沖擊波和光輻射發(fā)生的時間只有極細微的差異,而且強度隨距離增加衰減很快,你想以完好之身享受一下還未必有機會,很可能不是被沖擊波撕成碎片,就是被光輻射燒焦了。
核科學研究中,的確有用放射性同位素對農作物種子施加微量輻照,使其產量等特性有所變化的研究。
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現(xiàn)場周圍也出現(xiàn)了一些動植物因受到不同劑量的輻射,不光沒有死亡,反而長得奇大的現(xiàn)象。
但這些都不意味著證明了輻射能夠誘發(fā)生物體有益反應,而且只有有益后果。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合成的巨型有機物分子,根據(jù)不同氨基酸配對組合蛋白質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例如我們的肌肉蛋白和指甲的角質蛋白,再如我們的眼屎鼻屎其實也是蛋白質,更甚的蓖麻毒素、蛇毒、蜘蛛絲、龜甲也是蛋白質……
如果人類體內的蛋白質被電離重組之后可以形成新的、有序的、自洽的活性生物體,那么超人還就真的被核爆炸炸出來了。有可能這個“超人”體內的所有肌肉纖維在保持原來的功能性的基礎上轉變成了類似于蜘蛛絲的絲蛋白組織,這時用一般的槍炮是難以傷害“超人”分毫的。
但這種概率能有多大呢?人類的體內有30億個dna堿基對,同時體內還有大約60億個細胞,這樣人類細胞內的DNA堿基對大約有1800億億個,如果配合蛋白質的數(shù)量這個數(shù)還得再翻1000億倍。那么成功的概率我們可以看作是1/1800000億億億。
如果想從基因上改造人,醫(yī)學上肯定不會用核輻射。目前早已投入臨床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就可以在移植前對基因進行部分篩查,合適的留下,不合適的淘汰掉。
也許不久的將來,給胚胎轉入某個有利的基因或者敲除某些不利的基因也會走向臨床。那樣的話,人類就相當于在醫(yī)院里制造某個方面或多方面的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