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800V!大功率充電樁終有一天會壓垮國家電網?
曾經,某手機“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在手機行業(yè)內掀起了快充熱潮,如今,“充電5分鐘,續(xù)航300公里”的情景也將在純電動汽車上變?yōu)楝F實。
目前國內已有超過10家車企宣布研發(fā)800V高壓平臺,包括小鵬、極狐、比亞迪、吉利、長城、零跑等一眾車企,高功率快充成為了各家車企搶占的新高地,但是高功率快充也讓很多人焦慮,咱們的電網能夠承受得住這么高的功率嗎?
有人做過統(tǒng)計,按照2024年3000萬輛電動車保有量計算,假設每輛車每天耗電10度,也就是一天將耗電3億度,基本相當于三峽大壩的發(fā)電量。再疊加上高功率快充的影響,我們的電網會不會不堪重負?
實際上,擔心電動汽車會造成用電荒,完全是杞人憂天,截止2022年6月 ,全國電車耗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千分之二。即使電動汽車完全取代燃油車,用電量也是能夠承受的,其實電動汽車帶來的最大的問題是,對于配電網的沖擊,尤其是800V超級快充場景,充電功率高達480kW,是目前主流直流快充樁的4-6倍。而很多地區(qū)的配電網,都沒有配備這么大功率的變壓器。
其次由于新能源汽車用戶充電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這將加大電網優(yōu)化控制的難度和頻次。
但是,硬幣的的另一面,作為新能源車的“加油站”,加快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先決條件和迫切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功率快充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重要性堪比4G、5G網絡于互聯網產業(yè)。我國在2020年3月將充電樁納入新基建范疇。根據測算,到2025年,中國充電樁市場空間達到455億元。縱觀全球市場,預計充電樁市場規(guī)模達到千億級。
那么,一旦800V快充普及,國內電網真的能夠承受得住嗎?我們要不要限制新能源汽車快充技術的發(fā)展?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業(yè)內已經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種方案就是建立儲能站,儲能站的意義就像充電寶,它的容量大,可以在用電的低谷期充滿,在用電低谷期,不借助電網,直接用儲能站的電能給電動汽車充電,而儲能站的存在也可以減輕配電網絡的負擔,超高功率的快充也可以實現,當然了,儲能站的建設成本不低,但是相較于它的收益和回報來說,儲能站的建設是值得的。
第二種方案就是建立虛擬電站,現在的充電樁都是無序充電,什么叫做無序充電呢?就是車主插上充電樁,就開始充電,但是虛擬電站的意義就在于,可以實現有序充電,也就是說當電網負荷低時為電動車充電,當電網負荷高時由電動車向電網放電,對電網進行削峰填谷。這個調節(jié)的頻率甚至可以快到以秒為單位,而市面上幾千萬的新能源汽車,每一輛都將成為電網的微型儲能站。這個方案在無錫已經落地成為現實了。
總結就是,電動汽車的快充功率提高,必須伴隨著基礎設施配套的完善,這是一個漫長但是必須要走的過程,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害怕因為對于電網的負擔過重而不發(fā)展高功率快充,時代在發(fā)展,技術在進步,我們擔心的問題,遲早有一天會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