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膠從而測試新底板的極限性能
?????? 注意,本文是快速了解新底板性能的一個配膠方案,而不是探討最佳配膠的方案。新底板到手,我怎樣配膠才能知道它的速度,旋轉(zhuǎn)和控制的極限性能,本文的目的是探討這個,而不是探討最佳性能如何配膠。
??????? 先聊雙面澀套的配置,為了快速了解底板的極限性能,可以在反手位配最軟的,然后在正手位配最硬的。底板的極限性能,其實最需要的了解的就是速度和底勁,速度快慢主要是看彈性,底勁好壞主要是看韌性。
???????? 反手配德系40度或者42.5度,這個基本上就是最軟的澀套了。如果配這種最軟的澀套,反手的速度還不錯,那么就證明這板子的彈性是不錯的。舉個例子,vis等外置alc反手就可以配最軟的澀套,然后彈性也不錯,不會掉球,而且發(fā)力之后加速效果非常明顯。像橙標(biāo)的反手配軟澀套,它就不太走球,出球就肉,這就代表橙標(biāo)的彈性相對差。假設(shè)你反手配中等甚至高硬度的澀套,你去試打底板,你就很難說清楚,是你的底板彈性好,還是你配的套膠彈性好。
??????? 用最軟的澀套不只是可以試出底板的彈性和速度,還能測試底板的底勁,因為軟澀套是更容易打透,所以你可以拿軟澀套當(dāng)作正手和反手都試試看,試驗打透底板之后的底勁如何。比如vis,它的底勁明顯就比波爾alc和林a要強一些,因為底勁強不強還是得看打透之后的效果。
???????? 用軟澀套可以探索底勁,但用硬澀套才能探索底板最終的底勁表現(xiàn)。軟澀套表現(xiàn)的是底勁的下限,如果用軟澀套底板就表現(xiàn)出不錯的底勁,那么這板子的底勁就是不錯的。但是上限還是得看硬澀套的表現(xiàn),這個時候可以使用德系47.5度或者50度的澀套。比如vis正手使用皇朝agr,它是德系50度,底勁非常強勁,絕對的一流水平。
???????? 反手軟彈澀套,正手高硬澀套,擺短劈長,正反手拉球,正反手擊打,正反手貼擋,正反手反拉,一套組合拳打完之后,底板的極限性能基本上就有譜了。如果你反手配膠比較硬,正手配膠又偏軟,那么一個板子的極限性能,你肯定是打不出來的。尤其是反手配膠硬的時候,你說不清是底板彈性好,還是套膠彈性好。如果你正手配膠軟了,你肯定是試不出最大底勁的,而且甚至?xí)X得板子不扎實,虛彈。
???????? 如果你正手不打澀套,那么正手最好直接貼無機(jī)藍(lán)省,因為如果你貼橙海綿,因為橙海綿底勁比藍(lán)海綿要弱,所以你很難測出板子的最大底勁。而且因為橙海綿裹球相對差一些,你用藍(lán)海綿才能知道板子的極限拉球效果到底好不好。舉個例子,無論是林a還是968,你用無機(jī)藍(lán)省出來的底勁都比橙海綿要明顯更強。為啥推薦無機(jī)藍(lán)海綿,因為有機(jī)藍(lán)海綿其實刷油的效果不如無機(jī)。有機(jī)藍(lán)海綿是刷有機(jī)膠水最好打,刷油只能說可以打,不是很夠用。另外,建議不要用特制狂飆去測評底板,因為特制狂飆比市場版狂飆裹球好得太多,而天下之大,不是每個人球友都打特制狂飆。所以你用特制狂飆打出來的效果與市場版狂飆差距其實是比較大的,不具有參考意義。
?????? 另外,測評新底板的時候,澀套盡量不要刷油,因為澀套刷油和不刷油的效果差距還是蠻大的。你刷油的澀套,代表性有限。無機(jī)藍(lán)省,薄油刷兩遍就行了,刷太多的話,可能就有失偏頗了,到時候就是測評的膨脹油效果,而不是底板的支撐力效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