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那個星星的童話故事。

???天氣悶熱。被不大不小的疾病困擾。嗓子里像塞下兩片鋼針,任何一次簡單的吞咽動作都會導致令人沮喪又煩躁的鈍痛。
?? 穿著橘黃色馬甲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在行道樹的一旁側(cè)身清掃掉落的梧桐果實時,男孩的綠色校服從碩大的掃帚面前晃過,連帶著他母親粉色的摩托頭盔一起,與我的雙目平行起來。很快他們又輕巧地在車流間穿梭而去。我與男孩打了個照面,他沒看到我正痛苦地掩飾身體的困頓。
???疾病。
???把視線收回,車內(nèi)是冷靜的黑白色的沉默?;钕褚粋€隔絕了所有顏色的墳地,只有人類對它的敬畏和哀悼。它是沒有生氣的說辭,是眾人都預料之中卻總是無法接受的結(jié)果。原諒病中的人難以忽略的悲觀。無法停止的,我想到更遙遠的死亡。在一間磚瓦房里,我曾經(jīng)在里面來回奔跑蹦跳,拿著剛剛裝好的麥芽糖一點點挑進唇舌之間,又迅速被門外的呼喊聲搶走了注意。就在這間屋子里,我捂住年幼妹妹的耳朵,咬緊自己的后槽牙,就像是五分鐘前我被叮囑好的那樣:
???“呆在屋子里,不要出來?!?/span>
???母親的哀嚎在門外兀地響起。她在送走她的父親。為他縫制好繡花被套、擦拭身體、穿上干凈整潔的衣服后,我以為不會傷心的母親,我以為足夠堅強的母親,我以為與天一樣頂立的四十來歲的母親,在距離我十米不到的地方放聲大哭。她嚎啕著,送別她這一生唯一的父親。
???“爸、爸、爸?!彼@樣喚著、喊著、哭著,高聲叫著、嚷著,以一種我從未見過的方式歇斯底里地發(fā)出好像不屬于她的聲音。
???八月,十二歲的盛夏。我透涼的指尖緊緊地捂著妹妹的耳朵,躲在悶熱的屋子里。汗珠順著黏膩的頭發(fā)流進眼睛里,我只覺得一陣酸痛和不具名的恐懼,卻不知那是我母親的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之一。
???那是死亡的離別。

??
6/27/Tues.
“
死亡是怪誕的符號,
是孤獨的隱喻。
”
@TuTouSuo???
#基礎(chǔ)、考點、考法
毫無疑問的,人類厭惡死亡?;蛘哒f得更直白和準確一點,個體恐懼俄狄浦斯弒父娶母般宿命的結(jié)局,也同樣焦慮著未知的痛苦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主觀感知。它像是社會文化上無法逃離又避之唯恐不及的撒旦,黑暗、邪惡、孤獨和困難直接地與鮮活靈動的生命彼此割席,卻又從數(shù)字四、太平間、墳地、殯葬和入殮的話語里透露出危機四伏的擔憂。
雷蒙德·威廉斯將文化的定義分為三個彼此聯(lián)系的部分:柏拉圖、狄俄尼索斯的狂歡節(jié)、蒙娜麗莎。他們代表著對智力與美學的崇拜、人類生活方式的習慣,以及由超凡的個體所創(chuàng)造出的一系列附著著靈韻和生命價值的藝術(shù)品。
這其中,死亡便是百年間完成的社會文化合意,是戰(zhàn)爭、疾病、意外和無數(shù)的風險事故所制造出的痛苦的生活經(jīng)驗的集合體,是墮落的大天使,是用冥河阻隔生與死的哈迪斯,是蒙克《馬拉之死》,也是蘇格拉底接過的一瓶毒藥。
眾人從未接受死亡,他們哀悼、扼腕、悲痛、恐懼、震驚、祈福,卻不愿面對死亡的真正來臨:蜷曲的身體、破碎的靈魂、枯槁的面容、駭人的肢體,無一令人惶恐不安。抽象或具象的符號中,被鋪滿了不詳?shù)乃敢饬x,指向的是但丁去往的九層地獄。
如果蘇珊·桑塔格說疾病具有不同的隱喻,肺癆是浪漫主義的相思病,而惡劣的癌癥則是必須趕去無人之境的麻風病人。那么個中原因便不難想象和歸結(jié)于死亡的陰影是否已完全籠罩于符號的表征之上——慢性的、緩慢發(fā)展的病癥,總好過被慣常思維認為是劇烈的、急劇顛簸的對象。死亡,悲戚的生命的消逝是衡量其定義的唯一標準。
可以說,今天我們所談論的死亡已然成為讓-弗朗索瓦·利奧塔所說的宏大敘事,即元敘事的一部分——這里暫且拋之于他所定義的哲學的思辨或政治層面的解放問題——大量的話語活動都被籠罩在象征著黑暗和孤獨的死亡的陰霾之下。殯葬業(yè),沒有人會為它的繁盛而歡呼。
所有由死亡而延伸出來的話語,都只會被更多的回避所搪塞。以至于在狹窄破舊的巷子內(nèi)無意瞥見標注著「圓滿人生」字樣的壽衣店,只會迅速抽離,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似地迅速逃跑。不吉利的是「死」。于是它被換上了更多委婉、圓滑的符號,以此試圖消解其背后使人勇氣匱乏的部分:離世、去世、走了、不在了、上了天堂。
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復活。他是上帝之子,允許眾人洗清罪孽后在來世進入天堂獲得極樂體驗。于是此世,便不再需要追求即時當下的幸福,自然也會懷著更美好的愿景走向死亡、去往更加美妙的世界。
UP SKY。
朱一龍飾演的莫三妹的殯葬服務店接了個活,處理一位老太的后事。她的遺體被裝進棺材里,背后跟著個六七歲的女娃。
她問:“我的外婆去哪了?你幫我找到她。”
痞氣市井慣了的男人懶得解釋,只應付著承諾。終于脾氣再也壓不住反復的詢問,就指著火葬場的煙囪說,你外婆都變成煙了,飄走了。于是小小的孩子也同十幾年前撲倒在白色擔架上的我母親似的,再也忍不住地痛哭起來。直到男人不忍,告訴她,外婆成了星星,天上的一顆星星。
幸好小孩年少,天真爛漫。她只覺星星動人又明亮,完全相信溫柔又善良的童話和謊言。
一如曾經(jīng)我站在外公,那個會給我兩塊錢喊我買糖吃,會邊看電視邊 搖晃雙腳的老人床前,看著母親和嫂嫂默默地穿針引線時得到的那句回答:
“爺爺走了。他等下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span>
“那他還會回來嗎?”
“…去吧,和妹妹呆在屋子里,不要出來。”

*生死之外,無大事
*TuTouSuo/4.0
??
|害怕死亡
|也害怕孤獨?
@TuTouSuo
死亡是全部停滯和結(jié)束的象征物。親密關(guān)系、跳動的思想、尚未完成的愿望都被心臟跳動的最后一分鐘所奪走。機體的死亡代表個人意志的同樣消除。身體的具身化體驗與個人的社會存在緊密聯(lián)系,它代表著某種傳播的終端,賦予人類的交往以可能。我在想,即使從未被證實的靈魂真正能夠脫離死去的肉體,它也因無法與活人交流而面臨絕望的孤獨的恐懼。
現(xiàn)代人更應討厭死亡。尤其是在被剝奪了與世界緊密聯(lián)系的有機社會。眾人不再像是基于宗教、氏族或世代家族的承襲所形成的機械社會一樣,即使是封建貴族的仆人也能通過親密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獲得照料生老病死的義務和陪伴感。前現(xiàn)代社會被涂爾干形容為彼此勾連又相互維系的共同體。儀式、風俗、禮教、傳統(tǒng),在精神和物理意義的層面中均構(gòu)成了個體之間的穩(wěn)定性。
但二十一世紀,已經(jīng)進入到流動的風險社會中的我們不是。這是個被滕尼斯稱之為“失落的共同體”的時代,是被烏爾里?!へ惪酥毖詾楣铝⒌?、原子的、相互容易失守既有關(guān)系的時代。
稍不留意,我們便成了孤魂野點,面對的只能是流離失所。因此,死亡于現(xiàn)代人本就脆弱不堪的、鮮少擁有的親密關(guān)系來說,變得更加令人無法接受。
在曾經(jīng)的私人聚會里,坐在我對面的朋友就坦白:“如果我的爸媽死了,我肯定也不想活了?!?/span>
沒有宗教、沒有信仰、沒有被劃定好的可能的人生未來。自由的現(xiàn)代人能夠通過移動網(wǎng)絡匯聚在一起,但最終長久地接受、包容、陪伴他的,卻只有少部分的身邊人。
當死亡來臨,孤獨的痛苦席卷,所有既往的記憶和體驗都將一同解體、崩塌。它意味著本就稀缺的關(guān)系衰亡:
再沒有了為你遮風擋雨的人。
沒有了直到你也已生出皺紋,
還將你看作不懂事小孩的人。
反過來,這也足以解釋為何當下的年輕人們愿意反復進入某一段可能的親密關(guān)系里,或許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讓開了邊的毛線衣面臨著和多米諾骨牌一樣的徹底松垮、坍塌的命運。
“媽媽也沒有了媽媽。”
“但媽媽還有女兒。”
所以媽媽必須相信,天上有星星。
|一個胚胎的死亡
|成為了生命政治?
@TuTouSuo
話題很熱。也見人談了很多。
權(quán)利、權(quán)力、女性。
這是件好事。就像是站在美國最高法院門口拿著牌子、喊著口號的人一樣,就像捧著手機看著視頻,聽著一位母親說上一句“我想告訴我十二歲的女兒,我盡力了(I do my best),我為她的未來盡力了”就哽咽了的我一樣。
我們是被連接在一起的共同體。
我們都是為自己爭取權(quán)利的女性。
這很好。
一個胚胎的死亡究竟算不算謀殺。今天口口聲聲強調(diào)著墮胎是可怕的屠殺和生命自由的衰亡的人,他們廣泛地使用著生與死的對比;要求給予任何一個受精的胚胎以平等人權(quán)的保守主義人士,正借著這樣的話語策略,來掩蓋其背后對女性群體的否定,對擁有子宮的人類的絕對物化,甚至它的潛臺詞,是直接地同商品的價值相互連接。
引用美國脫口秀演員卡林的一句話:“出生、教育、保險,沒門;但到了合法入/伍的年紀,能夠進工廠勞動的時候,嘿,我們歡迎你?!?/span>
胚胎的死亡與否對這一情況而言不再是重點討論對象。它所指向的,是生育、人口數(shù)量和未來的作為勞工或別的什么功能角色的使用。在這里,一枚受精卵就進入到了??碌纳蔚倪壿嬚撌鲋?,社會管理者們通過控制生命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來制造更多的有價值的身體。說到底,這是一場精準刻算著投資與回報效益的理性選擇。它不是豪賭,而是精明到令人乍舌的管理、分配和控制。
當生命有利可圖之時,作為生產(chǎn)者的容器最好直接地失去自主意識,消滅她們的思想,抑制她們對身體的把握的能力,渙散她們的積極和進步。如果沒有辦法,那么只能依靠合規(guī)的、合理的、應當遵守的社會秩序。
來吧,來目睹一個新的,死亡也不受控的,“權(quán)力占領(lǐng)了生命”的嶄新的二十一世紀。
*
死亡。這個話題很沉重。它的切口也很多。最近上映的那部電影或許只是個楔子,因為我足夠現(xiàn)實,已然不再關(guān)心那些看似深刻的、動人的情節(jié)。但我仍然被打動了一下,因為小女孩說:
“我爸爸媽媽是種星星的人?!?/span>
那一瞬間我當然沒有和鄰座的先生一樣痛哭失聲——我猜他想到了一些現(xiàn)在掛在天上的星星們——但我也一下酸了鼻頭。很難形容那種感覺。像是過往很多回憶的碎片,一種恐慌和想念,還有對未來的擔憂,一下子全部涌了上來。
我懷念一些星星,也害怕再見到種星星的人。
前幾天看到一條消息,是一位po主的奶奶去世了,而她的朋友從很遠的地方趕來,繞著她的遺體走,和她說話,然后坐在木凳上突然間痛哭起來。連帶著坐在馬桶上看到這些文字的我一起。
我想,人是無法適應死亡的。
它對我們而言,是永遠的悲劇。
因為愛,必須是鮮活而生動的體驗。
我們都圍繞著愛。

??
- 晚 安 -
「常駐廣子-No.01」
??
小破所的夏日每晚直播
考題、考法的完整對接

「常駐廣子-No.02」
??
2023屆新傳考研專題筆記
70萬字與95個熱門考點

「常駐廣子-No.03」
??
23屆春日基礎(chǔ)班
讓理論落回生活的實處

「常駐廣子-No.04」
???????????? ??°
2023屆禿頭所全程班
尋找浪漫,落回應試

「常駐廣子-No.05」
?ˋ???ˊ?
《卷門的世界》
拒絕成為思想的鳳梨罐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