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豆花和咸豆花

我們來說一個邏輯問題。
A城市的人傳統(tǒng)上愛吃甜豆?jié){,B城市的人傳統(tǒng)上都是咸豆?jié){。
而甜咸兩種豆?jié){,除了味道其實還有許多別的區(qū)別,比如咸豆?jié){里一般會有油條,紫菜,蝦皮等。
現(xiàn)在有個A城市的人,他可能是很喜歡吃油條,也可能是愛紫菜或蝦皮。所以他平時常點咸豆?jié){。
他甚至可能還向A城市的人們介紹推薦咸豆?jié){,推薦大家試試看咸豆?jié){。
于是,A城市的另一些人坐不住了“你推薦什么不好?為什么非要推薦B城市的東西?”
要說這話不對么?當然也不算不對,因為咸豆?jié){的確被人認為是B城市的東西。
但這人的邏輯似乎是在于“所有喜歡咸豆?jié){的人,都是喜歡B城市,或者稱為‘帶節(jié)奏’?!?/p>
這里要說的一個邏輯謬誤就在于,甜咸豆?jié){有許多區(qū)別,出生地,口味,所含原料都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我們以為世界上都是和自己一樣的人,可能就會以為別人也像自己一樣,看只能看到世界的局部。
科學有沒有國界呢?
不好說。
但“AB兩個城市有矛盾”和“甜咸兩種豆?jié){誰更受個人偏愛”顯然是無關的。
就如同根本不存在“中國人就應該喝粥,西方人就應該喝牛奶”的邏輯?;蛘哒f這種邏輯只存在于文化上。
而科學上,只會說“粥和牛奶,哪一個更有營養(yǎng),營養(yǎng)更全面,或者說對于某一群體的人而言,他們是否有可能粥(碳水吃多了),而多吃些牛奶卻是更有好處的”?這是一個科學問題。
總之,科學成就是屬于全人類的。
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的成就,我覺得都是“屬于我們的”。
就如同《醫(yī)學有故事》第10集中說的,現(xiàn)代醫(yī)學是屬于全人類的智慧結晶,它不應該被叫成“西醫(yī)”。
同樣的道理,現(xiàn)代物理,現(xiàn)代化學,都是我們的成就。我們沒必要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