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第502重裝甲營的221號“虎”式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434139839
題圖:本文的主角,隸屬于第502重裝甲營的221號“虎”式,在列寧格勒附近被蘇軍繳獲,曾被蘇軍用于訓練,后被作為戰(zhàn)利品送往莫斯科軍事博物館展出。
想必部分專欄讀者對于由匈牙利PEKO社出版的《World war two photobook series》系列書籍并不陌生,其第7輯的主題是“虎”I坦克,使用諸多之前未曾公開發(fā)表過的新照片來展示不同時期不同生產(chǎn)批次的“虎”I坦克外觀特征。

筆者本想選取本書內(nèi)的“虎”I殘骸照片撰寫一篇圖集文章,并對原文圖注進行一定拓展,然而與本書的第一張殘骸圖 —— 第502重裝甲營的221號“虎”式有關的故事,就足矣用一個短篇來講述。
讓我們先從《World war two photobook series Vol.7》內(nèi)的兩張照片開始。
第一張是由Strategia KM提供的221號側面照片:

圖注十分簡潔明了:
這是一輛被蘇軍擊毀的“虎”式。極初期型與初期型“虎”式炮塔上那高聳著的車長指揮塔是早期“虎”式的弱點之一,中期型“虎”式引入了新的設計,用避彈性能更佳的半球狀鑄造式指揮塔取代了脆弱的筒狀指揮塔。從炮塔側面掛著的履帶板來看,這輛隸屬于第502重裝甲營的“虎”比前文提到的331號“虎”式的生產(chǎn)日期要晚。這輛“虎”式在列寧格勒附近被蘇軍繳獲,曾被蘇軍用于訓練,后被作為戰(zhàn)利品送往莫斯科軍事博物館展出。
第二張是由Thomas Anderson提供的221號“虎”式正面照片:

炮塔護盾上的火炮瞄準鏡觀測孔及附近的區(qū)域是“虎”I坦克公認的弱點之一,1942年11月,該區(qū)域增設了一條橫置的加固鋼材以增強防護。然而,直到1943年,那些原本為了“虎”式P型計劃而提前生產(chǎn)的舊式炮盾的庫存消耗完后,新出廠的“虎”式才終于能用上改進后的炮盾。通過炮盾上的損傷以及炮塔左側缺失煙霧發(fā)射器這2個特征可知,這輛坦克正是上文提到的隸屬于第502重裝甲營的221號“虎”式。
《World war two photobook series》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清圖片展示車輛的特征,所以不會在戰(zhàn)史相關的細節(jié)上著墨過多,我們可以循著圖注給出的原始信息來稍微發(fā)掘一下221號相關的信息。
首先,通過對比各重裝甲營的早期作戰(zhàn)記錄可知,只有第502重裝甲營曾在列寧格勒附近作戰(zhàn),通過221這一編號可知,這輛“虎”式隸屬于第502重裝甲營第2連。
根據(jù)《Tiger in combat I》的中譯本《虎之戰(zhàn)跡: 二戰(zhàn)德國“虎”式坦克部隊征戰(zhàn)全記錄:1942-1945 第一卷(第一冊)》:


時值第三次拉多加湖之戰(zhàn),縱覽第502重裝甲營在列寧格勒一帶的泥濘沼澤中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在1943年7月10日至9月5日的戰(zhàn)斗中,唯一一輛沒有成功回收的“虎”式出現(xiàn)在8月2日:

第502重裝甲營并沒有記錄這輛自毀“虎”式的后續(xù),不久之后,蘇方的前線報紙上刊登了這么一系列的照片:


蘇方提到這是一輛在“火花”作戰(zhàn)(операция Искра)中繳獲的“虎”式,然而這一注釋是純粹的口胡,因為“火花”作戰(zhàn)始于1943年1月12日,終于1月30日,當時的第502重裝甲營第2連還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為解救第6集團軍而戰(zhàn),在“火花”作戰(zhàn)中被蘇軍俘獲的其實是第1連的“虎”式,詳情可參考筆者的舊譯文:沉重的戰(zhàn)利品 —— 東線被俘“虎“式沉浮錄
言歸正傳,讓我們重新回到221號上面,來看蘇方留下的另外三張具體拍攝時間不詳?shù)恼掌?/p>
根據(jù)第502營的記錄,221號深陷泥潭后被迫棄車,不論是從正面還是側面的照片,都能觀察到221號車體及炮塔上殘留的戰(zhàn)斗痕跡,其炮塔上的筒狀車長觀察塔不翼而飛,大概率是被蘇軍火炮命中所致。
從后續(xù)幾張照片可以推測出,在被德軍遺棄之后,蘇軍依靠這輛“虎”式修建了簡陋的防御工事。然而,作為戰(zhàn)利品的221號不可能總是留在原地,在某日,蘇軍終于決定讓221號發(fā)揮一下余熱:


上面的這2張照片攝于1944年冬,當時221號被停放在列寧格勒的彼得保羅要塞附近進行展覽,唯一可以確認是第一張照片攝于1944年2月。

上面這張KV-1地盤改裝的牽引車拖曳“虎”式的照片相當著名,從側面彈痕的損傷特征可以推出被拖著的正是221號“虎”式,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不詳,但拍攝地點大概率是列寧格勒的街道。
1944年夏季,221號的身影出現(xiàn)在“英勇無畏的列寧格勒保衛(wèi)戰(zhàn)(Героическая оборона Ленинграда)”展覽上。

下面這張照片攝于1945年,默默無聞的221號“虎”式位于展廳右側,這是221號目前已知的最后一張照片:

1986年,位于莫斯科的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出版了一本名為《制勝的武器(Оружие победы)》的手冊,里面提到了蘇軍繳獲221號“虎”式的戰(zhàn)斗細節(jié):
1943年1月,在列寧格勒附近,軍屬炮兵第267團(267-го корпусного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го полка)的一個裝備著122mm 1931/37(A-19)火炮的炮兵連被部署在錫尼維亞(Синявинских/Sinyavino)高地附近的茂密灌木叢中。
突如其來的坦克引擎轟鳴聲由遠及近 —— 兩輛車身側面涂著鐵十字的德軍坦克正緩緩駛向偽裝良好的蘇軍炮兵。在德軍坦克距離最近的一個炮組不到50米時,一門122mm火炮的怒吼終于正式揭開了戰(zhàn)斗的序幕。
重達25KG的穿甲彈脫膛而出,宛如鋼鐵重錘般以800米/秒的速度狠狠砸向領頭那輛“虎”式坦克的炮塔 —— 在如此之近的交戰(zhàn)距離下,122mm穿甲彈無情地撕碎了“虎”式的車長指揮塔并蠻橫地將其從車身上扯下。從第一輛損毀的“虎”式車長指揮塔上四散迸飛的鋼鐵碎塊沉重地灑落在后方的第二輛“虎”式的裝甲上,這一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第二輛“虎”式一腳踩緊油門直接跑路。

即便《制勝的武器》中敘述有可能完全不靠譜,但這仍舊是與221號相關的最后記錄,畢竟自50年代以后,221號的身影便永遠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 大約221號的確已經(jīng)被當成廢鐵回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