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448)大名府古城遺跡
文游天下(448)
大名府古城遺跡
文/石巖磊
? ? ? 《水滸傳》中有許多故事情節(jié)跟大名府有關(guān),比如,大名府知府為給宰相蔡京祝壽,命楊志帶人押送生辰綱去汴京,結(jié)果路上讓晁蓋等人劫走,導(dǎo)致楊志、晁蓋一批好漢先后投奔梁山;再比如,大名府首富盧俊義身陷囹圄,在被問斬的千鈞一發(fā)之際,石秀獨自一人劫了法場,又引出宋江攻打大名府等事件。那大名府到底在何處呢?
? ? ?宋朝的大名府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的東北部,春秋時期名為“五鹿城”,唐朝始稱大名府。北宋時,因其扼守京城開封北部要塞,大名府被打造為了陪都,名為“北京”,成為一座商賈云集的大都市,《水滸傳》對它的描述是:“千員猛將統(tǒng)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p>
寇準(zhǔn)、呂夷簡、韓琦、蔡京、歐陽修、包拯等人都曾在此為官。
? ? ? 然而,北宋滅亡后,大名府便一蹶不振,明朝初期,一場洪水徹底將其淹沒,整個城垣一夜間便埋葬于4、5米深的淤泥之中,可謂是中國版的“龐貝古城”。洪災(zāi)過后,明朝又在原址附近興建了新的大名府,但規(guī)模大不如從前?,F(xiàn)在仍留存有明清時期的城墻、城門、箭樓,以及一些聞名遐邇的古物。
? ? ? 其中最有名的當(dāng)屬“五禮碑”。其由碑座、碑身、碑帽組成,通高12米,總重達(dá)170多噸,為我國最大、最重的古碑。它最初建于唐代,名為“何進(jìn)滔德政碑”,碑文由著名書法家柳公權(quán)所書。北宋末年,大臣梁子美為討好宋徽宗,將原碑文磨掉,刻上了徽宗書寫的《五禮新儀》,從此改稱“五禮碑”,所以它既是唐碑,又是宋碑,極為珍貴。
? ? ? 大名府還有一塊石碑也比較特殊。唐代名相狄仁杰曾奉武則天之命鎮(zhèn)守大名府一帶,他靠過人的膽識嚇退北方來犯的契丹人,確保了一方百姓平安,當(dāng)?shù)厝烁心钇涠鞯聻樗松?,并立功德碑。替活人立碑建祠實屬罕見,也可以看出人們非常崇敬狄仁杰。現(xiàn)在,祠堂已蹤跡全無,只留下一塊石碑孤零零地站在馬路旁邊,顯得十分突兀和落寞。
? ? ?明大名府古城中的一棵大槐樹同樣倍受人們恩寵。它植于宋代,年逾千歲,至今仍枝繁葉茂。其主干傾斜,幾乎橫臥在地,而枝干蓬勃向上,形似一條蓄勢待“飛”的巨龍,因此被尊為“臥龍槐”。它身上披滿了祈福納祥的紅絲帶,微風(fēng)徐來千絳競飄,恰似一位披紅掛彩的老大娘在跳廣場舞。
? ? ? 然而這里并不繁華。大名縣曾是遠(yuǎn)近聞名的貧困縣,大名府古城更是一派破敗之相,到處是殘垣斷壁,但置身其中又有種別樣的古樸美。遠(yuǎn)處是深埋地下的宋朝古城,眼前是明清城墻,還有民國以及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留下的灰瓦房。大名府古城就像一個歷史切面一般,展現(xiàn)出不同時代的風(fēng)貌。榮辱得失悲歡離合都濃縮為一層層的古跡,沒有了跌宕起伏,沒有了波瀾壯闊,只是靜靜地任人揣摩,任憑人們?nèi){吊,從中咂摸出苦澀,品讀出淡然。
? ? ?202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