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小學語文《塞下曲》
一、說教材《來源yigong》
《塞下曲》唐代樂府名,是古時邊塞地區(qū)的一種軍歌。唐朝很多詩人尤其是邊塞詩人用過此題寫詩,比較著名的有王昌齡、高適、李白、盧綸、李益、許渾等人的詩歌?!度虑肥翘瞥娙吮R綸的代表作品,全名為《和張仆射塞下曲》,共六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該詩取材于《史記·李將軍列傳》,借西漢飛將軍李廣以石為虎而射之的故事,贊美唐朝戍邊名將的勇武。
二、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了解詩句的意思即每首詩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
3、把握《塞下曲》中“將軍”的形象,“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
教學難點:了解詩人那時候生活的社會背景,理解詩人的處境和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借助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和故事取材,理解詩句的意思。
(1)在學習《塞下曲》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先對“塞下曲”進行簡單介紹,讓學生知道“塞下曲”是唐代樂府曲名,多描寫邊境風光和戰(zhàn)爭生活,李白、王昌齡筆很多詩人都以此為題寫過古
詩。
教師在學生開始閱讀這首古詩之前,可以給學生講述漢將軍李廣的相關故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閱讀課后“我的資料夾”中提供的資料,將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顯的文言文的能力和古詩教學結合起來。有了前面的鋪墊,以文帶文來說這首詩學起來就很容易了??梢栽趯W生熟讀的基礎上,以“這首古詩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為話題,讓學生來講述通過閱讀而了解到的古詩的內容。
四、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①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也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主人公是西漢名將李廣。李廣駐守邊疆的時候,讓敵人聞風喪膽,號稱飛將軍。
②品讀古詩
1.板書課題、作者,指名讀,齊讀,
2.小組內先處理生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把古詩讀幾遍。
3小組展示(達到目標:通順無錯誤)
4.劃節(jié)奏讀----小組再試讀----再次展示(達到目標:有清晰的節(jié)奏與適當的停頓)
5.關鍵詞語重讀----加著重號-----再次重讀展示(能說明重讀它的理由,讀出意境)
6.師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演繹(配樂朗讀)
7.就讓我們想象著詩歌描繪的情景,帶著對飛將軍李廣的贊嘆與敬佩,試背《塞下曲》
③全詩整合
1、詩中的將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印象?
2、老師也想講一講這個故事,可以嗎?請大家跟我合作,我講到哪句詩,請大家讀出相應的詩句。好不好?
李廣作為我國歷史上的一代名將,贊頌他的可不止盧綸一個,其中唐代的王昌齡也寫了一首詩--《出塞》。
五、作業(yè)
辦一期邊塞題材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