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火鍋
雖說題目叫懶人火鍋,但叫火鍋懶人亦可也。 為何有此一說?譬如有的人出去聚會,到了選餐館的時候,就犯了難,吃什么好?幾個人一拍腦門,吃火鍋吧,火鍋簡單實惠,吃的也多。能不多嗎?下的料任點,這樣來一碟,那里上半分暄暄騰騰擺個一桌,好不熱鬧,而且一碟料不夠,還可另上一盤,不至于別的餐館,再上一份,能很好地解決僧多粥少的問題。更懶的,直接去海底撈,侍候周到。實在是在選餐館的時候不動腦筋的懶,又怕點菜踩雷。但是這種火鍋店,就不能巴望上限夠高。更有之,連帶吃飯的身子也懶了,鼎鍋熱氣膨起,人也困乏。 還有火鍋店的老板,也懶得請炒菜顛勺的大師傅了,火鍋泛濫,哪天炒菜的一些功夫失傳,這注定難辭其咎。 倒還不光是這些,我見過的,生料甫一上桌,手機先吃,吃罷,就陪手機大人去了,自己餓與不餓也不上心。 我才不管那么多,該下的蝦滑,什么辣肉,照吃不誤,以免回過神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老得嚼不動,爛得撈不起。吃火鍋,最怕的就是口味一融合,原來的味道已失去。不知是為了迎合口味還是節(jié)約成本,端上來的酥肉,淡而無味,我在川渝吃過的酥肉,里面皆有大量的花椒籽粒,一口咬下去,口腔突然一麻,很過癮,也才正宗。非此的,早已有高下之分了。 更有甚者,有的火鍋懶人,已然吃得多次了,結(jié)果且不論手機抱得如何,更要命的,土豆片早早端上來,他竟然問我要不要現(xiàn)在放。雖說煮久了入味也有理,但湯底一糊就難辦了。表面上應(yīng)付過去,心底里暗罵,吃了這么多年火鍋,還沒吃明白。不過后來仔細一想,鍋底可能也不咋的,不必介懷。 其他的,略有特色,但最后半份娃娃菜,沒人動,一把扒拉下去,最后煮出來的,才是仙人的食物,鮮甜之極,亦難以以文字形容,前面的,似乎都像胡扯了。 又有人要問了,這么久了,你總在抨擊。不,家里年節(jié)時的打邊爐,配上自制蘸料,更勝萬千,但也不能頻食之。起先吃的是極大歡喜,后來對付肉魚漸漸乏力,只樂得下點青菜蘿卜,清清爽爽。到了最后,萬劫不復(fù),看見那火鍋爐,聞到那味道就直倒胃,遠之遠之,餓一頓亦可也。不然,夜里做夢,倒不是夢到閻羅王拔舌,而是火鍋張開一片,像盾山一樣屹立身前,突然一背,其余的火鍋食材群起集火向君,實在是噩夢也。 做火鍋前的懶人和嗜食火鍋的懶人,皆不可也,懶人的火鍋,更不敢想象。罷了,火鍋殺手,更是雙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