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一個“方格”里要填好道德
在網(wǎng)絡(luò)上,曾經(jīng)有一個“A4紙上看人生”的熱門帖子:以75歲的平均年齡計算,人生不過短短900個月,用一個30?30的表格來呈現(xiàn),一張A4紙就足夠了。人生在世,須用知識讓自己變得聰明,更要用道德修養(yǎng)讓自己變得高尚,把自己修養(yǎng)成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古時候有一種“功過格”,就是在一張紙上劃許多格子,每天12時辰,一時辰一格,共有12格,每天使用一張。要求人在睡覺之前,靜坐思過,做錯了事,就用筆墨在格中點一個黑點;如果做了善事,則用朱筆在格中點一個紅點,這樣天天反省,督促自己填好小格,不出大格。這是古人檢身自律、修煉道德的寶貴經(jīng)驗,充滿了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值得我們認真體味和借鑒。新時代革命軍人更應(yīng)深諳加強道德建設(shè)對于強國強軍的極端重要性,只有在道德修養(yǎng)上追求更高要求更嚴,用道德支撐起軍人的脊梁,在人生的每一個“方格”里填好道德,方能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責任。
人生“方格”里填好道德,就要堅持“學”以養(yǎng)德。讀書學習不僅可以開啟心智、增長本領(lǐng),而且可以培育道德情操,使靈魂高尚而潔凈。書中深刻的哲理、感人的故事,能夠把人帶入一個充滿美感、智慧、高尚的精神世界,引發(fā)人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真善美的追求,自覺排除那些低級趣味的東西,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人格。雷鋒把毛主席著作當作“糧食”“武器”“方向盤”,孜孜不倦地刻苦學習,進而深刻懂得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的人生哲理,樹立起一座巍峨的人生豐碑。要想成為一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就應(yīng)該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學習中塑形鑄魂,永葆信仰堅定和道德純潔。
人生“方格”里填好道德,就要堅持“齊”以養(yǎng)德?!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修身養(yǎng)德的有效方法。南宋詩人陸游詩云:“名山如高人,豈可久不見?”生活中的“高人”,不僅需要經(jīng)常見,而且需要將其作為一面明鏡,經(jīng)常對照才行。雷鋒、李向群、張富清、杜富國等英模典型,都是道德修養(yǎng)的表率。他們崇高的道德品行猶如一座座挺拔的山峰,我們應(yīng)時時仰視他們、學習他們,見賢思齊,自覺與高尚為伍,與文明同行,向著有理想、有道德、有益于人民的方向邁進?!耙娰t思齊”與“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是相輔相成的。前者在于激勵,后者在于警示。對于那些不賢之人、不賢之事,應(yīng)引以為戒,提升自己的鑒別力和抵制力,從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堤壩。
人生“方格”里填好道德,就要堅持“改”以養(yǎng)德。大凡成功者,往往能常懷“檢身若不及”的自律之心,時時檢點自己,督促糾錯改過。那些腐敗分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一條重要教訓(xùn),就是在春風得意時被成功迷住了雙眼,在人生有錯時不思過改錯,結(jié)果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再看看榜樣的力量,會給我們以心靈的震撼。1937年,賀龍在延安開會時旱煙葉用光了,警衛(wèi)員叫后勤人員買了一些送來。當賀龍得知自己生活費已用光,煙葉是用公款購買的時,沉痛地說:“我賀龍犯了挪用公款之罪嘍!”事后兩個月,他每餐減油減菜甚至不吃菜,從生活費中省出錢把一斤半煙葉款如數(shù)還清。如此這般把過錯放大看,并痛下決心彌補過錯,讓人頓生敬佩之情,不由得在心里贊嘆:這才是共產(chǎn)黨人的人格魅力!
人生“方格”里填好道德,就要堅持“恒”以養(yǎng)德。當年,受到徐向前元帥等題詞贊譽的海軍“學雷鋒標兵”劉德全,生前在軍內(nèi)外作報告3000余場。一次報告會后,一名大學生致信給他:“假如10年、20年之后,以至終生仍有學雷鋒的事跡出現(xiàn)在您身上,標兵的稱號您才當之無愧!”此話擲地有聲,不僅是一個善意者對先進模范人物的期許,也道出了一個在人生旅途中需要經(jīng)常回答的課題。偉人有言,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在紛繁復(fù)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面對形形色色的挑戰(zhàn)和考驗,能否始終保持信仰的堅定和道德的純潔,能否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是每個人都繞不過的人生必答題。只有像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那樣,堅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才能不因誘惑而失德,不因名利而失節(jié),對黨和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永葆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軍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