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白鶴拳和縱鶴拳比較
一般在臺灣鶴拳有四大流派,有虎尾二高縱鶴、阿鳳師縱鶴、臺中二高白鶴、柳營食鶴,其他有詠春白鶴門派等等和其他鶴拳,以下單就取材方便,只就以下四者比較。其中「虎尾二高縱鶴」部分,感謝高雄鍾教練給予諸多指正,以下已經(jīng)修正缺誤之處。
縱鶴拳(虎尾二高- 鄭光興.郭東晉一系) - 以下簡稱"虎"
縱鶴拳(阿鳳師- 陳明崙- 姜宏一系) - 以下簡稱"崙"
縱鶴拳(阿鳳師- 邱玲紋系) - 以下簡稱"邱"
白鶴拳(臺中二高-王志薰一系) - 以下簡稱"薰"
白鶴拳(臺中二高-賴醒民一系) - 以下簡稱"中"
█ 技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脊椎-基本身型
? 虎: 稍微斜 - 上身前傾約10度(「縱鶴拳法」一書P71)
? 崙: 有點(diǎn)斜 - 上身前傾約15度
? 邱: 斜中正
? 薰: 斜中正
? 中: 非常斜
1. 水肢(中: 水手)和基本手型
? 虎:? 水肢有先繞半圈的進(jìn)階版本, 拇指、無名指、小指三指微扣,呈鷹爪手(「縱鶴拳法」一書P70)
? 崙:? 扣拇指, 似鶴翅展開
? 薰:? 拇指舒張, 似鶴翅展開
? 中:? 拇指舒張, 似鶴翅展開
2. 過門 (中: 三角馬)
? 虎: 繞臂前推, 手似捲曲的鷹爪, 無卡肢
? 崙: 繞臂縮雙臂後掛肢, 手為扣拇指鶴翅, 無卡肢
? 中: 雙臂下格檔上掛肢, 用法上受力手有後化力之形, 且可練"敲肢" (卡肢)
??????? -? 雙人三角馬或是套招, 互相敲小臂加強(qiáng)小臂硬度,這是我在縱鶴那邊沒看到的
??????? - 卡肢法套路跟『這個(gè)網(wǎng)址(太祖拳)影片』順序超像的
2.5 再論(阿鳳師- 陳明崙系縱鶴拳) 搏肢和(臺中二高系白鶴拳)三角馬
? 崙: 配合過門練時(shí)有浮沉,此應(yīng)無"敲肢" 練法,上打似金手,往前側(cè)方發(fā)力,下是斜前甩出
? 中: 三角馬無浮沉,上打似掛肢斜下掛,下是旁格擋
? 虎: 無陳明崙系類似搏肢
3.搖肢(中: 推手)
? 虎:? 肘後拉時(shí)可一直往後引化 ◎
? 薰:? 肘後拉時(shí)不離掖
? 中:? 肘後拉時(shí)不離掖
4. 鶴鳴或鳴聲,胸腹式呼吸
? 虎: 胸式呼吸,喉嚨處(ㄎㄡ)聲為鶴鳴 ◎
? 崙: 腹式呼吸,提肛收尾呂,以鼻根為吸氣之始,無鶴鳴
? 邱: 有鶴鳴
? 薰: 腹式呼吸,提肛收尾呂
? 中: 腹式呼吸,有鶴鳴(法門未知)
?
5. 四門
? 虎:朝四方向作三戰(zhàn),共作四次三戰(zhàn)
? 崙:朝四方向作三戰(zhàn),共作四次三戰(zhàn)
? 中:順時(shí)針向四正方作三角馬,逆時(shí)針亦然
█ 三戰(zh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出馬掛肢
? 虎:?出馬掛肢??
? 崙: 進(jìn)馬捧肢
? 薰: 退步捧肢?? ◎??
? 中: 進(jìn)馬捧肢
1.起式完第一個(gè)出擊
? 虎:? 金肢, 手形如虎爪,拇指內(nèi)扣,餘手指內(nèi)縮,中節(jié)在前攻敵 (「縱鶴拳法」一書P76)?
? 崙:? 金肢(曲第一指節(jié)-即拳頭打擊部位)
? 薰:? 木手完, 只有第一戰(zhàn)時(shí)馬上接一個(gè)水手 ◎
? 中:? 木手(圓弧手打出)
? 比較 - 發(fā)力方式和手型相差不遠(yuǎn), 只是木手金手名稱差太多了, 臺中二高系
2. 陰手陽手打完接的類似火手動作
? 虎:?? 火肢, 且上下齒相近發(fā)出"嘻"的音
? 崙:?? 火肢 (下弧形前外推), 且發(fā)出"齁"的音 ◎
? 薰:?? 非火手, 往前往外推開方式, 有別于火手(直線前推) , 且自然大口吐氣?
? 中:?? 非火手, 往前往外推開方式, 有別于火手(直線前推) , 且自然大口吐氣?
3. 每一戰(zhàn)的陰手陽手
? 虎:?? 先陰手後陽手
? 崙:?? 先陽手後陰手 ◎
? 薰:?? 先陰手後陽手??
? 中:?? 先陰手後陽手??
4.三戰(zhàn)打完接的動作
? 虎: 水肢三進(jìn)三退->收式 (「縱鶴拳法」一書P111) ◎
? 崙: 水肢進(jìn)退->過門->水肢進(jìn)退->過門->水肢進(jìn)退->收式
? 薰: 多打一個(gè)火手->木手->收式
? 中: 直接收式
5. 動作特色
? -縱鶴(虎系,崙系)動作較白鶴(薰,中)繁複
? -縱鶴較多左右身體等搖晃, 白鶴無
? -縱鶴較多身體稍微前後重心移動, 白鶴無, 且虎系縱鶴全頭會稍微鬆緊已去除僵意 ◎
6. 參考
賴醒民三戰(zhàn) /watch?v=vj94yT1scI4
蔡秀春三戰(zhàn) /watch?v=NPdTYNMBtSY
林英明三戰(zhàn) /watch?v=BZ70VaIs9ik
柔拳道三戰(zhàn) /watch?v=GLJbWYGUM1g
陳明崙三戰(zhàn) /watch?v=GKCWlMaOJks
邱玲紋系 三戰(zhàn) /watch?v=-xbflRbu9yQ
█ 鶴拳傳承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縱鶴)方世培→方紹峰,方永蒼→林國仲(縱鶴拳虎尾二高)→林英明 (中華縱鶴拳協(xié)會)
(縱鶴)方世培→阿鳳師(方紹翥)→童金龍 (柔拳道)
(縱鶴)方世培→阿鳳師(方紹翥)→邱太鐘→邱玲紋 (臺灣阿鳳師駿身鶴拳協(xié)會)
(縱鶴)方世培→阿鳳師→林細(xì)悌→虎尾林準(zhǔn)渠→陳明崙 (陳明崙臺灣猴鶴雙形拳全球總會)→姜宏
(白鶴)方世培→張常球(臺中二高)→張依蝶→蔡詠騰→王志薰 (揚(yáng)武道舘)
(白鶴)方世培→張常球(臺中二高)→陳春成→蔡琇春→賴仲奎→王志薰 (揚(yáng)武道舘)
(白鶴)方世培→張常球(臺中二高)→陳春成→談清雲(yún) (軒轅教武道院)
(白鶴)方世培→張常球(臺中二高)→陳春成→蔡秀春→蔡澤民(永順武德堂)
(白鶴)方世培→張常球(臺中二高)→賴標(biāo)、賴芳帽、林元龍→ 賴醒民 (中部地區(qū)白鶴拳聯(lián)誼會)
(食鶴)方七娘→曾四叔→鄭禮叔→蔡忠叔→蔡公頸→林德順(蕊師)→劉故→劉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