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優(yōu)化計劃】星跡伏妖(雙形態(tài))
技能優(yōu)化非官方消息
請以游戲內(nèi)技能為準(zhǔn)
切勿上綱上線
與@圣裁修諾 共同合作完成
此次篇幅較長,攻守形態(tài)的技能和思路各一個部分
閱讀順序為:攻形態(tài)技能——思路——守形態(tài)技能——思路

【攻形態(tài)技能】
[星跡]焱生虛無·伏妖(攻)
【屬性】:神火
【職業(yè)】:通靈師[神平衡]
【極限戰(zhàn)力】:22600
【普攻】:天絕神隕
【特效】:提升超物攻,命中率各30%;
被動效果:
1.免疫初級負面效果,受到的非直接傷害降為0
2.受到攻擊時,令對方進入混沌虛無(高級負面,進入戰(zhàn)斗時可觸發(fā)1次,通靈后增加1次):1回合內(nèi)無法行動,下次出手前受到100000燒傷(無視減傷和保命)
【超殺技】:蠻荒寂滅
【特效】:提升超物攻和命中率各50%,令對手陷入混沌虛無
【通靈技】
集齊10通靈之魂后,通靈終虛神,僅觸發(fā)1次,通靈之魂收集方式:
①己方精靈首次陣亡均可獲得1通靈之魂
②敵方每次被添加無法行動效果,己方均可獲得2通靈之魂
【通靈后普攻】:天絕神隕
【特效】:提升超物攻,命中率各50%,攻擊2個目標(biāo),給其添加混沌虛無(總共可添加4次)
并對敵方全體造成160000燒傷傷害(可燒傷4次,對可行動的精靈升級為200000點)
被動效果:擁有通靈師270%血量上限;
【通靈后超殺技】:蠻荒寂滅
【特效】:提升超物攻,命中率各50%,攻擊2個目標(biāo),給其添加混沌虛無(總共可添加4次)
并對敵方全體造成160000燒傷傷害(可燒傷4次,對可行動的精靈升級為200000點)

【攻形態(tài)設(shè)計思路】
①原有攻形態(tài)伏妖的技能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思路很清晰,屬于通靈一次解千愁的類型
通靈慢,但是通靈后收益極高,是這個形態(tài)的顯著特點,這里也不對這個特點做出改動
過快的通靈速度,會導(dǎo)致伏妖的強度失衡
②被動效果中,受到攻擊觸發(fā)虛無,在進入戰(zhàn)斗時和通靈后各可獲得1次,略微提高了通靈后的對策能力
③對于伏妖的燒傷傷害,已有的燒傷,需進行血量判定
對于一些血量較高的精靈,燒傷的上限較難達到
所以轉(zhuǎn)化成固定值傷害,應(yīng)該是比較權(quán)益的折中之策
對于固定值略有下調(diào),調(diào)整至16萬,但是對于可以行動的精靈(也就是觸發(fā)燒傷之時,敵方?jīng)]有被添加無法行動,可以出手的精靈),這個燒傷的傷害是20萬
結(jié)合來看,其實算是提升而非削弱
④對于出手觸發(fā)的虛無次數(shù)燒傷次數(shù)均不做改變,常規(guī)情況下,次數(shù)是夠用的,伏妖的攻擊頻率并不高,四次次數(shù)耗盡一般需要2-3個大回合

【守形態(tài)技能】
[星跡]焱墮虛無·伏妖(守)
【屬性】:神火
【職業(yè)】:通靈師[神平衡]
【極限戰(zhàn)力】:22600
【普攻】:天絕誅滅
【特效】:提升超物攻,命中率各30%;
被動效果:
1.免疫初級負面效果,受到的非直接傷害降為0
2.進入戰(zhàn)斗時和每次通靈后,在被攻擊時獲得1次混沌虛無(通靈后,升級為獲得蠻荒虛無)
【超殺技】:蠻荒馭神
【特效】:提升超物攻,命中率各50%,令對手陷入混沌虛無(高級負面):1回合無法攻擊與被攻擊,下次出手前受到100000燒傷(無視減傷和保命)
【通靈技】
每集齊8通靈之魂,通靈終虛神,可無限次觸發(fā),通靈之魂收集方式:
①己方每只精靈首次陣亡,均可獲得1通靈之魂
②敵方每次被添加無法行動效果時,均可令我方獲得3通靈之魂
③敵方精靈出手時,滿足下列任意一個條件,就可令我方獲得1通靈之魂
·該精靈釋放普攻
·對任一目標(biāo)傷害不大于50000點(閃避和免疫時不計入)
·攻擊同陣型精靈
【通靈后普攻】天絕誅滅
【特效】:提升超物攻,命中率各50%,給對手添加蠻荒虛無(可觸發(fā)6次)
蠻荒虛無:1回合內(nèi),無法攻擊與被攻擊
若控制效果不生效,則吸收敵方2通靈之魂,并替換為下列隨機效果
·下次攻擊造成傷害為0
·下次出手只可釋放普攻
·下次出手的攻擊目標(biāo)轉(zhuǎn)為該精靈自身
被動效果:
1.擁有通靈師270%血量上限;
2.敵方有無法行動的精靈時,伏妖受傷減少30%
【通靈后超殺技】:蠻荒馭神
【特效】:提升超物攻,命中率各50%,給對手添加蠻荒虛無(可觸發(fā)6次)

【守形態(tài)設(shè)計思路】
①之前也預(yù)告過守形態(tài)的改動幅度會很大,但是這里要提到一點點個人的設(shè)計思路
我曾經(jīng)針對降氣,內(nèi)鬼這兩個體系各單獨設(shè)計過一個通靈師,效果還算客觀,但是與伏妖的技能有較大的重合
于是后面在寫這部分的時候,我就想著
是否能把降氣,內(nèi)鬼這些負面類型的效果,跟伏妖的控制做一個合并,讓伏妖可以兼容各種負面效果,自成一種新體系
②于是首先的改動就在于通靈技
我添加了一種新的獲得通靈之魂的方法——敵方出手滿足一定條件,就可獲得1通靈之魂
這個條件,自然跟上文提到的兼容不同效果相適應(yīng)
分別為:造成傷害不大于50000點,釋放普攻,攻擊同陣型精靈(也就是俗稱的,內(nèi)鬼)
注意一點,如果這個精靈無法行動,那么此時,他不視為觸發(fā)任意一種條件
③通靈技改動后,自然也要有方法能夠更好觸發(fā)上述條件
這里選擇改動伏妖的虛無效果,從混沌虛無升級為蠻荒虛無
蠻荒虛無的控制效果與原先守伏妖沒有差別
但是,在控制效果不生效時,會吸收敵方2通靈之魂,并且替換觸發(fā)的效果
替換后的效果,為傷害為0,釋放普攻,攻擊自身三種隨機
再結(jié)合通靈技的三種條件,可以看出,無論是控制效果是否生效,都可以獲得3點通靈之魂的收益
(無法行動時為3點,不生效時,為吸收2點+任意一種條件生效的1點)
但是對于效果的隨機性,這一點無法進行避免,也可以看做是留下一個反制空間
④并且每次通靈后,都可以刷新一次被攻擊時的虛無效果
此外,通靈后的被動效果中,新增一條敵方有無法行動精靈時減傷
⑤
不難發(fā)現(xiàn),調(diào)整后,守伏妖的長線作戰(zhàn)能力是極強的
兩次通靈間的銜接非常迅速,控場能力極佳
但是相對的,守伏妖不適合迅速清理戰(zhàn)場來取得勝利
從他自身來看,缺乏強力輸出手段
從隊友來看,除火次,無燼,也較少有強力的輸出
而火次無燼二者更適配于加速攻伏妖的清場,而不是和守伏妖一同進行殘局處理
這一點,也與攻形態(tài)伏妖,迅速通靈燒傷敵方來贏得勝利,拉開明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