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有精神病她不能起訴,那我是不是可以不養(yǎng)她

給身處苦難之人冠以出生之名,我認為我需要一個比出生更具有攻擊性的名詞。
很多評論的觀點是,哪怕他照顧了之后再談放棄也不遲。我的觀點是,很多苦難根本不需要發(fā)生,只是身處會被苦難影響的環(huán)境下,就足以令人崩潰。
簡單來說,可能如果他的父親能分擔一下他還能承受,但他父親明顯一點也不想承擔,于是他陷入了糾結,要么像他父親一樣無情,要么走上一條絕路。
在壓力如此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下,他很可能足以養(yǎng)活自己就不錯了。但他的家庭環(huán)境要求他能養(yǎng)活兩個人的同時再完全的照顧一個人,那他很可能能勉強掙夠足以兩人生存的錢就不錯了。那家里面的事物誰來處理,什么時間處理。他這種情況能娶到老婆幫他分擔這些嗎?即便隱瞞一定情況娶到了老婆,這對他老婆又是否公平?
至此,敢問評論區(qū)以及彈幕的諸位,是秉持著一個什么樣的立場去譴責,冷嘲熱諷甚至辱罵他?
那我就給諸位出一道題,你的回答要是不令我滿意,那我無法認可你的圣母身份。(至于為啥要令我滿意,因為你不就是因為當事人的選擇不領你滿意你才譴責別人的嗎)
問:你剛結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回到家里水還沒喝就接到鄰居電話,說發(fā)現你媽已經好幾天沒喝水了,勸她喝水她就把水杯打翻,讓你去看看。(或者說你是大孝子,你全家就和媽媽住在一起方便照顧,你在和一個重要客戶接洽如果這個客戶談不下很可能接下來一個月都沒有收入,但此時你接到家里電話,說你媽又開始不喝水,還打碎了幾個水杯家里亂套了)。你該怎么辦
請給出你的答案。
此處疊甲:“不滿意我的觀點可以對線,別來臆測攻擊我,我和父母關系還好,畢業(yè)后也沒花過家里錢,也給家里補貼了,還給我媽換了手機?!?/p>
而且我發(fā)現網絡上真是有很多人做事純靠想象,在網絡上“照顧人”這三個字一兩秒就打出來,現實中你們真正的照顧過人嗎,
我來告訴你們吧,我以前沒有照顧過人,疫情開放那幾天我媽生病了,但她也只是難受一兩天,且有正常人的思維的。即便如此,我那幾天照顧我媽,收拾家里僅僅兩天,按我媽的話說:她眼里我巴不得上個廁所都用跑的。 真就在家里連拿東西啥的都是快腳步。雞毛蒜皮一件接著一件。那兩天過后我就跟我爸媽感嘆:以前老說搞不懂家里哪有那么多活啊我媽每天就不歇一下(還是我也分擔家務的情況下),現在終于明白了,真是從睜眼到上床時時刻刻有小事情要去做要去安排。
而這些僅僅是兩天,照顧一個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人的強度。且是假期可以全身心的照顧
一方是切身代入當事人考慮實際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一方是站在制高點兩嘴唇一碰就輕言“照顧”二字 。誰是所謂“菩薩”,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