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牛田故事:紅軍烈士墓的傳聞(三十九)
編者:胡家密
牛田地處武夷山北岳,閩贛交界地,屬福建光澤縣。四面環(huán)山,中間是一個小盆地。山好、水好、空氣好。是鄱陽湖和長江水源地之一。牛田是一個千年古村落,文化底蘊深厚。牛田是龔姓的祖源地,全國300萬龔姓人中近200萬出自牛田。其龔氏忠孝文化影響深遠。是國家級“傳統(tǒng)古村落”,福建省“森林村莊”。周恩來、朱德曾率領紅一方面軍在此開展四、五次反圍剿,并設后方指揮部。也是紅色閩贛省委發(fā)起地。

圖/福建省光澤縣華僑鄉(xiāng)牛田村 中華龔氏網/胡家密 攝
牛田紅軍烈士墓碑建在半山腰,坐東北朝西南,東方紅太陽升,太陽一出來就照在墓碑上,一直照到太陽落山。夕陽如胭夕陽如血,此時此刻的紅軍烈士碑,分外紅,那是血染的風采呀。
牛田海拔四百多米,建紀念碑的這座山,海拔九百多米,半山腰海拔五百余米,放眼望去,牛田盡收眼底,房屋稻田河流馬路,錯落有致。
開挖山體的時候,挖掘機司機挖到一壇花邊,清一色的“袁大頭”。那是個灰蒙蒙的日子,晌午時分,司機準備回去吃午飯,最后一鏟子挖下去,“當啷”一聲脆響,鏟斗抬起時,白花花明晃晃的花邊,司機拿了一個放在嘴里咬了咬,然后對著花邊的邊吹了吹,放在耳邊聽,沒聽到什么響聲,咬卻咬出半個牙印。是真貨!他欣喜若狂,撲通跪在地上,血流心跳加速,雙手合十兩眼緊閉,祈禱了半支煙的功夫。然后他跑回教室拿了一個編織袋,將花邊盡數裝到編織袋里,最后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司機是撫州人,次日他便向工頭請假,謊稱家中出了大事不能來了,讓工頭另外請人干活。工頭說你這樣讓我很為難,我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司機呀。司機就講,大不了我這個月工資不要了,算是彌補你的損失。后來,司機將電話掛斷,砸爛了手機卡,換了新卡。
次日,牛田大雨,工地泥土中有花邊沖出來。第三日天晴被人撿到,其中一塊花邊,有彈痕,不偏不倚,打在袁世凱“臉上”。消息很快傳遍了牛田,傳到工頭耳朵里,他立即給司機打電話,卻再也打不通了。工頭氣得直跺腳,但是也于事無補。
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司機挖到的花邊是紅軍埋藏的,但花邊是在紅軍烈士墓邊挖出來的,人們理所應當地認為花邊是紅軍撤退的時候,悄悄埋下的。牛田紅軍紀念碑,因此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圖/福建省光澤縣華僑鄉(xiāng)牛田村烈士墓 中華龔氏網/胡家密 攝
之后,事情越傳越邪乎:藏花邊的缸是酒缸,有懷孕的母豬肚子那么大,里面的花邊少說有一千塊。酒缸被挖碎的時候,里面的花邊是又紅又燙的,紅似血燙如火,過了一會兒,才變白變涼。
那位司機回到家里后,并沒有著急把花邊出手,而是藏起來了,連老婆孩子都沒有告訴。不久,司機出了車禍,花邊藏在什么地方也就永遠成了謎。
*注:文章節(jié)選自《紅道》作者:邱貴平
四川龔氏網傳媒有限公司原創(chuàng)作品系統(tǒng)同步今日頭條、騰訊新聞、搜狐新聞、新浪新聞,轉載請咨詢。
監(jiān)制丨龔國林
龔網牛田故事欄目組總監(jiān)丨龔新高
欄目組編委丨龔歡云、肖明揚、胡家密、龔春光
編輯丨龔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