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短板?試駕改款極氪001
作者 —— 咖加用戶:干掉這斤豬舌頭
特斯拉太素?蔚來太貴?小鵬太low?
想要長續(xù)航,要有豪華感,要智能化,要操控好,賣多少錢合適?
還記得去年極氪001上市,官方公布價格29.9w-36w,算上國補和限時權(quán)益,最終售價26.6w-34.5w,這個價格下給到的硬件和配置極高,勞斯萊斯和modelx才有的電動門,傳統(tǒng)汽車百萬級配備的空氣懸掛,100度大電池,3.8s的百公里加速,還有拉滿的舒適性配置,終身免費充電等,這些東西全部加起來的價格是34.5w,一時間極氪001的熱度爆炸,風頭無兩。至于后來嘛,關(guān)注001的朋友應(yīng)該也知道,車機卡的沒法用,各種bug、小問題讓極氪陷入輿論風波,還經(jīng)歷了漫長的產(chǎn)能地獄。從發(fā)布時眾星捧月到交付后被人唾棄,極氪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終于又在今年發(fā)布了改款,換裝8155芯片,把最大的短板補上,并且花3個億給老車主免費更換。這一波操作之后極氪又挽回了口碑,順利月銷過萬,這樣神奇的經(jīng)歷估計很難有車企能復制了。
靜態(tài)體驗
最近在商場碰到了001的展車,順手就約了上門試駕,試試改款后001的表現(xiàn)。001的外觀不過多贅述,屬于見仁見智,大輪轂、長軸距加上寬體低矮的造型,怎么著也不會太差,這臺車在我們浙江路上能見度非常高,有一次去商場停完車發(fā)現(xiàn)周圍就有三臺。


極氪對001的定義是豪華獵裝車,其實從車身高度來說它介于SUV和轎車之間,類似crossover,001尺寸很大,除了高度以外,長度和寬度完全是中大型SUV的身板,走街串巷的還是需要小心一些。

內(nèi)飾的用料上用了大量的皮質(zhì)或者仿皮質(zhì)的覆蓋,保證手摸到的地方是高級的,即便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國產(chǎn)車,001的用料也對得起它的價格,設(shè)計用了很多的直線條,營造出簡潔感和科技感。讓人抱怨的是為了科技感大幅減少實體按鍵,方向盤的調(diào)節(jié),后視鏡的調(diào)節(jié),空調(diào)風向和溫度都沒有實體按鍵,通過屏幕調(diào)節(jié)或者調(diào)出二級菜單之后,在方向盤上通過觸摸調(diào)整,造成極大不便。
車機更換了8155芯片之后,流暢性已經(jīng)不成問題,我試過上市初期的版本,打開導航都要等半天,說它是半成品一點不過分,所以不要嘲諷老車主對于免費升級8155感恩戴德。換芯片后車機反應(yīng)速度很快,語音助手識別率也比較高,試了幾次都能準確識別,對我來說最有用的導航用起來很順暢。

前排的座椅的支撐和包裹性沒發(fā)現(xiàn)什么大問題,之前被用戶吐槽的座椅偏硬也已經(jīng)改善了,后排座椅靠背角很舒緩,并且可以小范圍的電動調(diào)節(jié),我個人覺得直接把它放在最躺的角度最舒服。腿部承托是電動車的老大難了,除了CTB的海豹的后排有接近油車的表現(xiàn),其他我試過的電動車都存在地臺偏高導致腿部承托不足的問題,雖然001在空間夠大,腿往前伸可以獲得足夠支撐性,但是由于前排座椅腳塞不進去,所以前伸就會頂腳,正常坐姿腿部缺乏支撐。

電動門我也簡單試了一下,腳踩一下剎車或者拉一下門把手就能關(guān)門確實非常有b格,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比如開門擔心撞到邊上的車,如果擋在門邊上它不會打開,我讓開之后門有概率繼續(xù)打開,也有可能就不動了,只能再去拉一下門把手,我個人認為可以設(shè)置成手動開門,電動關(guān)門這樣既優(yōu)雅又不擔心出現(xiàn)人工智障的問題。
駕駛感受
我試駕的車型是22款的you版,增加了閃電切換的功能,可以自由切換后驅(qū)和四驅(qū),在ECO模式下強制后驅(qū),標準和舒適模式下會根據(jù)駕駛者的動力請求或者路面情況智能切換后驅(qū)和四驅(qū),運動模式下維全時四驅(qū)。

【轉(zhuǎn)向和剎車】
我在001上市之初就簡單試駕過,轉(zhuǎn)向和剎車標定是我試完21款之后最不滿意的兩個點,改款后的轉(zhuǎn)向手感還是沒有什么變化,以一臺舒適豪華為主兼顧動感的車來說即便舒適模式偏重了一點,隨角度增益的手感回饋不夠絲滑,大概就是有網(wǎng)友形容的黃油放多的那種油膩感,運動模式下進一步加重,尤其在加速的時候想變道感覺方向盤過重。
剎車標定有進步,21款上前段制動力很弱,而且腳感也是軟綿綿,踩到前段動能回收拉滿,到機械剎車制動的部分才變得正常。22款上提升明顯,前段的腳感回饋改善,動能回收和機械剎車的銜接更完善。
【動力感受】
001的動力標定挺特別的,所以單獨拿出來說。001的動力釋放和阿維塔一樣分成兩段式,不同的是001是起步的初段或者每次加速的時候,前一小段會弱一些,然后再加速,官方的說法是這種標定可以避免暈車,就我開下來的體驗來說,日常在普通模式下動力感受銜接比較好,起步順暢不會有阿維塔的憋屈感,反應(yīng)速度比較快,絕對動力性官方標的是5.9s,遠遠超過夠用的標準了。在運動感模式下,整個加速感受是“加速—撞頭式加速”,能明顯感受到踩過一個點后再給到排山倒海的動力,有人覺得這種動力滯后、反應(yīng)慢很不爽,對我來說開電車多多少少會頭暈,001這種加速的標定是我最不容易頭暈的,我給好評。
【濾震和操控】
開了試駕車上路壓過一些坑洼路面的時候,我覺得不太對勁,詢問銷售怎么22款這么顛,銷售告知試駕車是選裝22寸輪轂。我之前試駕過001,正是熱度最高的時候,全是等急眼的盲定車主和意向用戶,所以當時的試駕路線是固定而且時間比較短,在路況極好的鋪裝路面上繞了幾圈,當時21寸輪轂的you版底盤在鋪裝路面上的懸浮感和小接縫的過濾上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兩個字形容就是高級,但是限于路況其實并沒有試到底盤的綜合水平。
試駕車22寸輪轂幾乎是把21款留給我的好印象全給整沒了,路面的信息傳遞進來過多,原本21寸版本會有很明顯的懸浮感,幾乎感覺不到細碎震動,直接濾平了,這些優(yōu)勢在22寸輪轂上都沒了,前懸處理上坎沖擊感和噪音很明顯,路況差一些的路段,處理接縫、起伏,底盤都缺乏韌性,震動過濾不干凈。
操控感受22款和21款的you版差異不大,都屬于極限很高,車身姿態(tài)和動態(tài)的反饋不清晰,比如快速彎的情況下,姿態(tài)比較掙扎,彎中車身的反饋也是比較模糊,能很快的開過去,但是讓駕駛者心里沒底。日常開起來,在市區(qū)中穿梭不會覺得臃腫,拖泥帶水,也達不到操控凌厲的程度,總體是好開的。我之前也開過沒有空氣懸掛we版,僅從操控感受上來說,機械懸掛版本要好得多了,雖然側(cè)傾也不小,但是無論變道還是轉(zhuǎn)彎,車子在動態(tài)過程中的循跡性是很清晰的,駕駛者會有更多的信心和樂趣,但是快速通過一些大彎,可能還是帶CDC的空懸版會更好。
【乘坐感受】
即便是22寸輪轂的版本,001的后排乘坐感受也是很不錯的,后排給人的感覺就是四平八穩(wěn),即便遇到顛簸的路面,懸掛也盡可能將左右起伏的程度減小,過濾后的沖擊感也小于前排。噪音方面后排就不太好了,后排可能是因為掀背的原因,整體噪音控制水平要明顯差于前排,看過鄭博士NVH的測試,001的前排隔音是很優(yōu)秀的水平,后排就只有普通中級車的水平了。
總結(jié)
很可惜試到的是22寸輪轂的版本,我對底盤極高的期待幻滅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輪轂的原因,多數(shù)人會選擇的21寸輪轂的濾震水平無法從我試的22寸帶入,我的結(jié)論也僅能建議對001感興趣的朋友千萬別花錢選22寸的輪轂。此外自由切換后驅(qū)和四驅(qū)在有限的試駕過程里沒能明顯感覺到,銷售說電耗是可以降低很多的,尤其是單電機工作的情況下可以多跑幾十公里,這一點在緊急情況下作用很大。單從選裝了22寸輪轂的you版001來說,落地已經(jīng)超過40w,補齊了車機的短板,底盤卻又變成了短板。電池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明年取消30w以下電動車的國補,800v平臺的電動車入場,特斯拉開始降價搶訂單,電動車的內(nèi)卷已經(jīng)開始,期待明年看到更多更好的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