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薛寶釵低調(diào)寬厚有涵養(yǎng)?她連賈母都敢嘲諷,踩遍眾姊妹,利人先利己

大家好,眾所周知《紅樓夢》的作者喜歡給角色加官評,但是他也喜歡說反話。
他說薛寶釵“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又借王熙鳳之口說她“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可是只要讀過《紅樓夢》原著,哪怕只通讀過一遍就會發(fā)現(xiàn),薛寶釵她可不是一個低調(diào)安分的人,她只不過是太知道什么時候該閉嘴,什么時候該登場表演。藏愚守拙,低調(diào)內(nèi)斂都是她表面宣傳的人設(shè),只要是能令她張口管的人或事,則都是她認為有利用價值的。
一旦讓她抓住可以表現(xiàn)的機會,她賣弄才干出風(fēng)頭的勁頭兒簡直比她大表姐王熙鳳還要高昂,又因為她自恃甚高,雖然寄居賈府卻總是想反客為主。她眼高于頂,有時候狂妄的不得了,賈府上下根本沒人能入她薛大姑娘的眼。
必要的時候她為了抬高表現(xiàn)自己,不管是誰都可以拉過來踩兩腳的。寶黛、探春、王熙鳳等姊妹幾乎無一幸免,她甚至連賈母她也敢嘲諷,連她們薛家攀附的親姨媽王夫人她也曾當面懟過。
一、那些年寶釵幫助過的人:熱心的“薛大姐”每次出手,總有人不自覺的被利用。
“不干己事不張口”的薛寶釵幫助過很多人,每一個都帶著功利的目的。每當有人感激她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掉進了她溫柔的陷阱里。
薛寶釵熱心幫助的頭一個人就是史湘云,她利用史湘云的結(jié)果是“雙輸”。
上一篇詳細講過史湘云這個嬌憨的小迷妹被薛寶釵善解人意的外表迷惑,不僅自己整天追著寶釵跑,四處宣傳寶釵好,甚至幾次三番不惜得罪林黛玉和賈寶玉、甚至賈母,也要公然宣告:寶姐姐是沒有錯處的,我要是有這么個親姐姐,就是沒有父母也值了。
一場螃蟹宴,薛寶釵就狠狠地壓榨了史湘云的人脈價值。把幾兩銀子就能搞定的詩社,扮成了大吃大嚼,腥膻無比,亂哄哄一場螃蟹宴。
其實她就是想成全她自己,既在賈母王夫人面前露臉,螃蟹宴的時候,薛寶釵母女可是和賈母一起坐了首席的,史湘云這個名義上的東道主卻只能坐下面。
薛寶釵又抱著籠絡(luò)一個是一個的心態(tài),盡可能地請賈府有頭有臉的下人們吃了薛家提供的螃蟹。她的算盤打得是很響,其一讓湘云感激自己,其二讓賈母王夫人喜歡薛家,其三賈府吃到螃蟹的人們就算不贊美薛姑娘,也不會說薛家人的閑話了,畢竟吃人嘴短。
可惜,賈府可不是尋常的鄉(xiāng)紳地主家,賈母和王夫人等根本不會被這一頓螃蟹宴所打動,反而因為寶釵利用史湘云惹惱了賈母。
如果薛寶釵這次只是低調(diào)的私底下贊助,拿錢拿螃蟹幫史湘云做東,自己隱身幕后,讓史湘云賺體面也就罷了,她偏偏又和她娘薛姨媽一起高調(diào)的坐了首席,還讓史湘云跟賈母宣傳是她幫忙安排了螃蟹宴的一切,鬧得大家是人人都知道這是薛家出的螃蟹、茶水和點心。實在是越俎代庖,表現(xiàn)的太過招搖了。
這樣一來給賈府眾人留下“史湘云沒錢”這種印象,就等于打史家的臉?史家是賈母的娘家,一門雙侯,世襲罔替的顯赫,豈能連二三十兩銀子的宴席也請不起呢?
所以,后面賈母才會有借宴請劉姥姥專門給史湘云還席,對寶釵“雪洞”房間當眾說了很多的重話;賈府的下人們都是“一顆富貴心,兩只體面眼”,最會見風(fēng)使舵,看人下菜碟。
那些有資格吃螃蟹的大丫鬟和管家娘子們,根本也不稀罕,吃不上的那些下人可能還要埋怨。
比如張才家的就跟平兒抱怨:“我倒想著要吃呢,又沒人讓我?!逼絻阂脖硎荆骸澳睦飰?,不過都是有名兒的吃兩個子。那些散眾的,也有摸得著的,也有摸不著的?!?/p>
總體來說,薛寶釵的螃蟹宴算是一場嚴重的翻車公關(guān),上下都沒討好。這也不算什么稀奇,她在賈府里,一向是對上搞不定掌權(quán)者,對下只能和小丫頭們互相利用。
只有史湘云領(lǐng)情,后面還接著幫她懟林黛玉呢。可是寶釵稀罕史湘云領(lǐng)情嗎?也不是太稀罕了,因為她結(jié)交史湘云就是為了討好賈母,可賈母卻因為史湘云過分和寶釵親厚,對史湘云也冷淡許多了。
寶釵漸漸的開始嫌棄史湘云和香菱,尤其是湘云和香菱談詩的時候,她就公然表示她們太聒噪,不守本分的。抄檢大觀園,她為了自保直接拋棄史湘云,湘云才算看清了寶姐姐的真面目,轉(zhuǎn)頭和黛玉重拾友情。
寶釵一看靠史湘云討好賈母沒戲,就轉(zhuǎn)向林黛玉,這一次的結(jié)果倒是雙贏的。
她想要幫助黛玉,結(jié)交黛玉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她查了黛玉的藥方,翻看了醫(yī)書,一出手就是送了價值二三十兩銀子的燕窩,這可是全書里薛寶釵最大方的一次送禮了。
只可惜所謂的“金蘭契”是又假又脆,除了一包燕窩是真的,可能也就屬那一句:“咱們也算同病相憐”是真心話而已,就連說好的“冰糖”送成了“雪花洋糖”都絲毫不在意,說薛寶釵真心對林黛玉,不覺得很可笑嗎?
寶釵為了成功送出燕窩,還特意提點林黛玉是客居身份,寄人籬下:“每年間鬧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個常法?!币簿褪橇主煊袢睈?,愿意回饋她的善意,給她個臺階下,哭哭窮,順便收下了她的燕窩。
可是別忘了,林黛玉的身份可是賈府的養(yǎng)女,人家是帶著遺產(chǎn)和母親嫁妝在賈府的,要吃燕窩不過是小事一樁,林黛玉自己也說過,“燕窩事小”、“燕窩易得”,多年來林黛玉請醫(yī)問藥都是賈母主張,誰敢說半句閑話?哪有她說的那么嚴重呢,哪有她說的那么復(fù)雜?后來寶玉說了一一句話,賈母就每天讓人送燕窩來,也沒一個人敢挑理。
因為林黛玉是個小富姐,賈府的人誰都不會認為鹽政老爺?shù)那Ы饹]錢。只說林黛玉那滿滿一架子的書,每一本在古代都是奢侈品。
說到底寶釵送燕窩看上去是幫助黛玉,其實還是在幫助自己。她的目標是通過和黛玉交好,討賈母的喜歡。
因為薛家在賈府久住求庇護,還有“金玉良緣”的傳播,薛寶釵整天靠近寶玉,又四處籠絡(luò)人心,還搞了一出“螃蟹宴”給搞砸了。從賈母對她臥室的那一通批判來看,是真的不喜歡她。
寶釵好不容易抓住林黛玉的小辮子,因為林黛玉說了《西廂記》《牡丹亭》的有關(guān)酒令,充當了一回“知心姐姐”,讓黛玉對她的教導(dǎo)“心下暗伏”,她當然要趁熱打鐵,趕緊來和黛玉結(jié)交,冰釋前嫌。
只要林黛玉不再針對她,少因為什么金什么玉和寶玉吵吵,少掉幾顆金豆子,那么賈母也就少操心,她可能就不那么討厭薛寶釵了。
林黛玉也很聰明,她知道寶釵心里的打算,她也長大了了。賈母不喜歡寶釵,王夫人也不喜歡她,于是她趁機和寶釵交好,這不就等于也賣了王夫人一個面子。簡直是雙贏的局面,聰明人之間打交道就是這么簡單。
除了結(jié)交史湘云和林黛玉之外,薛寶釵真正讓人驚嘆的就是她在幾次開詩社的時候,她那個熱情的勁頭,簡直比所有人都高漲。
首先是海棠詩社,大家起雅號,李紈給自己取,探春給自己取完又給黛玉取,偏偏寶釵給寶玉取了兩個還不過癮,還擅自做主給迎春和惜春取了。
商議結(jié)社的時間時,探春認為一個月中有兩三次就好,寶釵直接敲定:“一月只要兩次就夠了。擬定日期,風(fēng)雨無阻。除這兩日外,倘有高興的,他情愿加一社的,或情愿到他那里去,或附就了來,亦可使得,豈不活潑有趣?!?/p>
當大家說今天就開一社,詠白海棠,可是卻沒看到白海棠,寶釵表示:“不過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見了才作。古人的詩賦,也不過都是寄興寫情耳。若都是等見了作,如今也沒這些詩了?!?/p>
這一副反客為主,熱情管事,迫不及待要展露才華的樣子,哪里還是那個整天說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只有針績女紅才是我們的本分”、“作詩只是游戲,應(yīng)該以貞靜為主”的薛寶釵姑娘呢?
她在結(jié)詩社的過程中積極踴躍地參與,熱情洋溢的操持,甚至毫不客氣地當家做主拿主意,簡直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后來在蘆雪庵結(jié)社,薛寶釵也非常積極,大家聯(lián)句她也沒落下風(fēng)。又拍板做主只安排讓邢岫煙和李紋李綺做詩,還特意不讓寶琴、黛玉和湘云做。如果不是李紈也謙讓了一把,把李綺的機會讓給薛寶琴,可就這回又成了寶釵的“一言堂”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寶釵不是“不關(guān)己事不張口”嗎?她為什么對平時自己極力否定貶低的吟詩作賦這么積極?
只能解釋為她是想賣弄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嗎?平時總是裝作一副女道學(xué)先生的樣子,端正低調(diào)的扮淑女,不露兩手誰能知道寶姑娘才華橫溢呢?
既然寶玉和姐妹們都熱衷吟詩作賦,寶釵當然要投其所好,在詩詞文學(xué)方面把大家都鎮(zhèn)住,這樣才能確定自己在大觀園的地位!讓寶玉也對她刮目相看。
李紈就很懂她的心思,所以她極力推薦寶釵的海棠詩當了頭社狀元,大家大部分也都心知肚明,只有寶玉這個呆瓜完全不明所以,還在那里一直爭論,明明是黛玉的海棠詩更勝一籌等等。
當然了,李紈也是有目的的,她賣給寶釵面子,就是賣給王夫人人情。要不然她這個寡婦媳婦在大觀園帶著姊妹們玩樂,吟詩作賦,不務(wù)正業(yè)。王夫人這個一貫嫉賢妒能的蠢婦就該有意見,就該派她不是了。
李紈讓寶釵當頭社的狀元,王夫人一聽也就閉嘴無話可說,這是給薛家長臉,給王夫人爭光的好事兒啊,以后大家才能繼續(xù)開詩社,李紈的日子也能更好過些。
寶釵還主動幫助過好幾個人,但是細細分析起來,真相一個比一個令人難堪。
薛寶釵幫助過花襲人給寶玉做鞋,其實就是為試探花襲人這個小人得志的丫鬟,到底能飄到什么程度。順便她有理由和寶玉更加親密。畢竟古代女子給男人做鞋,除了自家親人之外,也只有夫妻才是名正言順的。
薛寶釵幫助過邢岫煙,“凡閨閣中家常一應(yīng)需用之物,或有虧乏,無人照管,她又不與人張口,寶釵倒暗中每相體貼接濟”,說是寶釵看重邢岫煙為人雅重,身世可憐,其實也不過都是做了表面人情,沒幾個落到了實處去。
更有意思的事,薛寶釵和邢岫煙結(jié)交后不久,薛姨媽就求了鳳姐幫薛蝌求親了。
想象一下邢岫煙一個姑娘家,“閨閣中家常一應(yīng)需用之物”不過是脂粉頭油,針頭線腦之類的,她能用多少呢?迎春那種毫不計較的性格還能不讓她用不成。
邢岫煙是每月在賈府領(lǐng)二兩銀子月錢的,王熙鳳也不可能不給她其他的飲食日用品的份例,賈府的千金每個月獲得的日常生活用品,邢岫煙自然也有一份。就算胭脂頭油都是采辦買進來的劣質(zhì)品,但是也不至于到了“所需虧乏,無人照管”的地步,說到底缺東西用也缺不了多少。
別忘了邢岫煙很快就已經(jīng)成了薛家未過門的媳婦,薛寶釵要真想照顧她,邢岫煙也不至于當了棉襖換錢花。
這里絕對沒有半點說薛寶釵她有義務(wù)救濟邢岫煙,必須給她送錢送東西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說薛寶釵對邢岫煙的那點小恩小惠事兒,就不要宣揚了,真的怪沒意思的。
薛寶釵還幫助過香菱,主要兩件事:帶香菱進大觀園,其實是為了拿香菱當丫鬟使喚,薛寶釵的丫鬟不夠用,書里是明寫的。她想讓香菱幫自己做針線活,主要也是她白天四處應(yīng)侯人情關(guān)系,需要熬夜做針線,很辛苦,所以她反對香菱學(xué)詩,因為會瞎耽誤功夫;薛姨媽要發(fā)賣香菱的時候她攔下了,其實是為了保全薛家的顏面,薛家已經(jīng)讓夏金桂這個攪家精兒媳婦鬧得丟盡了臉,再把香菱賣了只能更加丟人現(xiàn)眼,名聲更壞了,寶釵還得嫁人呢!她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
當然了,也不能說薛寶釵對香菱完全無情的,就算是個小貓小狗養(yǎng)了七八年還有感情呢,何況是個大活人,一個屋檐下過了這么多年。只不過,她對香菱的用心不純粹而已。
可怕的是寶釵連死人都要利用,她聽說金釧跳井,絲毫不顧這是賈府家丑,自己一個晚輩跑去安慰王夫人,給王夫人洗白,幫寶玉遮丑,還不顧忌諱的獻出了兩套自己的新衣服給丫鬟金釧做壽衣,對此只能評價一個字,那就是:絕!
這里可別跟我說什么寶釵是好心幫助金釧,看她在王夫人面前都把金釧說成什么樣了?“糊涂人”、“死了也不可惜”、“不過多給幾兩銀子”,人家金釧活著的時候,可是她賄賂結(jié)交過得對象,而且當時送的也不過是二手衣服,如今金釧死了,她倒舍得給新衣服了,還一出手就是給兩套?
還真是應(yīng)了那句老話:給死人燒香,看活人的面子呢!
二、那些年寶釵貶損過的人: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是薛寶釵的拿手好戲。
薛寶釵除了喜歡帶著目的“樂于助人”之外,還非常善于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被寶釵貶低過無數(shù)次的賈寶玉就不提了,左不過是嫌棄寶玉“不中用”、“無事忙”以及不好好讀圣賢書,不去科舉,不去搞仕途經(jīng)濟之類的。
雖然氣的寶玉罵她“國賊祿鬼之流”,還把書都直接燒了,但是寶釵仍舊得到了好處,花襲人不就盛贊寶姑娘心底寬大有涵養(yǎng),被寶玉甩臉子也不計較么??蓡栴}是寶釵能怎么計較呢?這不是她自找的麻煩嗎?不自己找臺階下,難道還等著寶玉來哄她?怎么可能呢?只怕她等到天荒地老,??菔癄€也等不到吧。
但是,這風(fēng)聲傳出去,尤其是對比“又懶又貪玩又不勸寶玉讀書上進”的林姑娘,王夫人自然也會夸寶釵懂事的。
除了貶低寶玉之外,寶釵還貶低過惜春、探春、迎春和王熙鳳。這些人都跟她也都沒什么深仇大恨。
先說惜春的事兒,話說在劉姥姥走后,熱情的幫惜春籌辦大觀園影像圖的繪畫材料,當然目的也是為了討好賈母。畢竟這畫畫的主意是賈母出的,畫完了要作為榮國府的宣傳資料送給劉姥姥去民間展示,薛寶釵豈能不參與一下,出上一份力。
明明人家惜春才是眾姊妹中最懂畫的,可是寶釵偏偏要在眾人面前賣弄賣弄個一番,先把惜春貶低一下:“藕丫頭雖會畫,不過是幾筆寫意。如今畫這園子,非離了肚子里頭有幾幅丘壑的才能成畫?!?/p>
貶低完了惜春該給自己拔高了,于是寶釵她從大觀園的構(gòu)造,到各種繪畫風(fēng)格的藝術(shù)技巧,顏料、用紙等等物料準備,好一番高談闊論,直接支使賈寶玉寫了好長的一張清單。
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了。薛寶釵不但會做人,女紅好,會寫詩,還懂繪畫知識呢,寶姐姐可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觀園活百科”啊。順便寶釵還直接做主分派了寶玉協(xié)助惜春畫畫,同時拍板決定了給惜春批了半年的假期,又給出了讓寶玉時常出去請教請客相公的建議。末了她還慷慨地表示:你們?nèi)蕚浒?,缺什么就來找我?/p>
可是如果薛寶釵真心誠意的想要幫忙,直接送一些物料過來不就行了?還要讓人家主動去找她要。是覺得主動送來太掉價,只有讓別人求她,她才會覺得格外有體面嗎?幫別人的忙是這樣幫的嗎?
可怕的是薛寶釵連大觀園的修建草圖都研究過,她以前研究這個干啥用呢?鬼知道??!
一頓操作猛如虎,不知道的人一看薛寶釵這個架勢,還以為她已經(jīng)嫁給寶玉,當上了榮國府的管家媳婦了呢!就連李紈這個奉賈母之命,照管眾姊妹的大嫂都要靠邊站,薛寶釵的氣場那叫一個強勢。
可是薛寶釵她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完全沒必要??!她大可不必出這個頭,說這些話,做這些事。
人家惜春雖然平時畫具顏料都不全,那只能說明她懶,不能說明她不懂不會,她沒有渠道去獲得這些東西,否則她的丫鬟也不敢叫入畫了。
賈府既然培養(yǎng)了惜春這個繪畫的愛好,肯定是給她請過專業(yè)的繪畫師傅的,寶玉都說了賈政的清客中“詹子亮的工細樓臺就極好,程日興的美人是絕技”,難道這些人才不比薛寶釵更專業(yè)嗎?惜春需要幫助和指導(dǎo),她自己不會跟寶玉說嗎?那可是她自幼一起長大的堂哥?。∧切┣蹇蛡兏前筒坏梅畛袑氂?,提供各種專業(yè)性的意見和建議呢!
可惜這些清客已經(jīng)失去了大把忌諱,因為薛寶釵搶著把他們的活兒干了。如果薛寶釵幫惜春統(tǒng)籌畫大觀園圖,還不算過分,到了管家理事的時候?qū)氣O更是生動演繹了什么叫做“給根針就拿著當棒槌”。
晴雯諷刺麝月是怎么說的:“交杯酒還沒喝就上頭了?”這句話送給寶釵也很合適,還沒嫁給寶玉就搶著干賈府媳婦的活兒呢?
就算王夫人耍手段想要利用薛寶釵,又說的情真意切,薛寶釵寄人籬下,迫于壓力不得不答應(yīng)。那么她是不是可以摸魚?是不是可以給李紈探春打打下手意思意思。答案是:可以的,因為王夫人本身就是個摸魚大師。以薛寶釵的聰明,她不會不懂得怎么摸魚才是最恰當?shù)摹?/p>
可是,薛寶釵明顯不想摸魚,她想把握住這個機會好好表現(xiàn)表現(xiàn),賣弄一下自己卓越的才干,讓所有人都高看她一眼,壓倒李紈和探春,如果可能的話,把王熙鳳比下去就更好。
這樣就能讓大家都會認定:賈府如今如此混亂,正需要寶姑娘這樣的人才管理啊!那么“金玉良緣”是不是就好辦多了呢?
薛寶釵非常勤謹,因為巡夜都被婆子們罵做“鎮(zhèn)山太歲”,雖然她的管理效果不怎么樣,吃酒賭錢還是照樣,后來鬧得賈母出手收拾,但是薛寶釵至少讓領(lǐng)導(dǎo)王夫人看到了她工作非常努力的樣子。
她在管家理事的過程中,為了彰顯自己的才干能力,把王熙鳳想捧的賈探春壓制下去,就貶低探春是一個沒經(jīng)驗的新人,還嘲笑探春急功近利,不懂得結(jié)合學(xué)問知識,流于世俗。
接著她利用探春改革的機會,奪取了改革成果,做人情“小惠識大體”,一把直接分給了大觀園的婆子們。
其實李紈探春寶釵這個臨時管家三人組,李紈這個賈府的長孫媳婦才是老大,寶釵應(yīng)該是權(quán)重最輕的那一個。
但實際上在興利除弊這件大事上,寶釵說的話比誰都多,她直接拿主意,都不帶跟李紈探春商量的,自己一錘定音,還堂而皇之地搬出王夫人給她背書。
看她這個架勢呢,不知道的還以為王夫人把管家權(quán)交給她一個人了總攬呢!
結(jié)果就是平兒看不慣,當眾戳破她利用丫鬟鶯兒和寶玉的心腹小廝茗煙拜干親的丑事,寶釵給茗煙的娘安排肥差就等于以謀私利;李紈沉默了,探春學(xué)乖了,從此不再搞大動作,有事也懶得拿主意,而是先讓問李紈和王熙鳳。
林黛玉則夸探春做事是乖人,能不乖嗎?都是被寶釵逼得變乖了。既然薛寶釵要趁機掌權(quán)作威福,探春當然不能跟她明著爭,畢竟寶釵可是王夫人的的代言。
當然,探春也不是吃啞巴虧的人,后來是她勇敢站出來跟賈母匯報園中聚賭吃酒的亂象,寶釵搬出大觀園時她趕來添油加醋,大約都是前因后果吧。
薛寶釵還曾在邢岫煙典當?shù)臅r候,直接開口貶低過王熙鳳,冤枉鳳姐不按時發(fā)月例,其實王熙鳳不僅按時給了岫煙月例,還讓平兒給邢岫煙送了御寒的斗篷,照顧的比寶釵周到多了,也實惠多了。雖然她也有自己的目的,但是人家也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來說。
薛寶釵貶低王熙鳳也不是一次兩次,她當著賈母的面拉踩王熙鳳奉承“鳳丫頭再巧巧不過老太太”,結(jié)果王熙鳳不便說話保持沉默,賈母反而維護王熙鳳,說她嘴乖可人疼,薛寶釵白討沒趣而已。
她還曾無緣無故,在林黛玉嘲諷劉姥姥是母蝗蟲的時候,貶低嘲笑王熙鳳沒文化,不識字,只會一味世俗取笑。
可是王熙鳳雖然不如寶釵讀書多,那么博學(xué),但是看她言談舉止,瀟灑爽利,都是大家風(fēng)范。她在賈府能樹立這樣的權(quán)威地位,絕不可能是只靠嚴刑酷法的鎮(zhèn)壓和世俗粗鄙的手段。不信只去看看王熙鳳忽悠尤二姐進賈府的那一段長篇大論就知道,入情入理,邏輯清晰,層層遞進,語言精練,水平那是相當?shù)母摺?/p>
薛寶釵貶低王熙鳳大約是因為記仇,因為王熙鳳從來也不幫“金玉良緣”說話,也曾在賈母面前幫腔嘲諷她,比如賈母拿了二十兩銀子給寶釵過生日,王熙鳳就當眾打趣這是“霉爛的二十兩銀子,夠酒的?夠戲的?”
可是賈迎春總沒得罪過薛寶釵吧,薛寶釵卻認為她是個“有氣的死人”,點評雖然很精準,未變過于惡毒刻薄了些。
薛寶釵做的最絕的一回就是幫王夫人買人參的時候狠狠地貶低過賈母。
王夫人因為找人參配藥,發(fā)現(xiàn)自己屋里沒有好的人參了,王熙鳳和邢夫人那里也沒有。王夫人只好讓婆子去賈母那里找,賈母那里的人參倒是很多也很好,都是世上有錢也買不到的上等貨,可惜放的時間太久,過期了。
王夫人沒辦法只好找人出去買,這時候薛寶釵正好在王夫人跟前應(yīng)酬。她家里有人參買賣,所以她很清楚市面上人參造假的整個潛規(guī)則流程,薛寶釵就主動攬下了這個活兒,不僅科普了一頓,還要幫王夫人買人參。
那買就買吧,反正薛家在賈府白白住了這么多年,得到了賈府的庇護,幫這點兒忙也沒啥好說的吧。可薛寶釵居然只是想要幫忙代購人參,依然想讓王夫人出錢,并且強調(diào)要王夫人多出些錢才能買到好的人參。
然后寶釵還借機會狠狠譏諷了賈母一頓。
寶釵笑道:“這東西雖然值錢,究竟不過是藥,原該濟眾散人才是。咱們比不得那沒見世面的人家,得了這個,就珍藏密斂的?!?/p>
王夫人還點頭表示贊同她的話,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誰珍藏密斂人參了呢?很明顯就是針對賈母的珍藏人參過期事件,這么明顯的話,誰聽不出來呀!
可見寶釵也是深恨賈母這些年對她的打壓和不喜,王夫人如今腰板也硬了,干脆就一起附和寶釵罵一罵賈母出口氣吧。畢竟她五十多歲了,還在賈母跟前立規(guī)矩,這個兒媳婦和當家主母過得也是夠憋屈。
可是賈母珍藏了上等人參幾十年沒用上,不是正說明之前賈府的日子過的還不錯嗎?而且人參這么貴重的東西,書中王夫人的人參除了自家配藥之外,也是多用來在世交親友家送禮上,比如楊提督太太配藥,或者給大嫂邢夫人用,也不可能拿出去“濟眾散人”,施舍給窮人和乞丐呀!
之前賈寶玉在清虛觀,要把張道士贈送的一盤子金玉器皿送給窮人乞丐,張道士還阻攔說:“若給了乞丐,一則與他們無益,二則反倒遭塌了這些東西。要舍給窮人,何不就散錢與他們。”那么賈母上好的人參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呀,怎么好拿去“濟眾散人”呢?
薛寶釵說這種話就是不怕大風(fēng)閃了舌頭,她薛家多年做人參買賣,為了賺錢盈利,甚至不惜制假造假。
薛大姑娘既然覺得自己比賈母更見過世面,水平高,她怎么不趕緊回家去勸自己的母親哥哥,拿了薛家鋪子里的人參去“濟眾散人”積德行善,干脆洗一洗金陵一霸的惡名。
要說小本買賣賠不起,那么至少別造假售假,賺黑心錢坑人害人吧?!都t樓夢》里吃人參的不是先天弱的林黛玉、年老的賈母,就是病重的王熙鳳、尤二姐、賈瑞等人,那么薛家的假人參到底謀財害命做了多少惡呢?能數(shù)的過來嗎?
更絕的是寶釵氣急了連王夫人的面子也不給,王夫人抄檢大觀園連累她被王熙鳳算計,只能搬出去避嫌,后來王夫人當面請她回來,她一番綿里藏針的話,讓王夫人也無言以對。
“所以今日不但我決意辭去,此外還要勸姨娘:如今該減省的就減省些,也不為失了大家的體統(tǒng)。據(jù)我看,園里的這一項費用也竟可以免的,說不得當日的話。姨娘深知我家的,難道我家當日也是這樣零落不成?”
薛寶釵家業(yè)凋零,干著黑心買賣都做了些什么有臉的事兒?怎么就好意思在別人家里指手畫腳充明白人的呢?
賈府的婆子說薛姨媽家等奸商“天下的老鴰一般黑”真是精彩點評,只是偏偏老鴰看不見自己黑,還到處嘲笑別人不夠白!
總有很多熱愛寶釵的讀者認為,寶釵做了這么多好事還要被批評,實在是太過分了。但是卻沒有想過,寶釵被批評的原因不是因為她幫助了別人,而是因為她不管做什么好事,幫了誰,最終的目的都不是利人,而是利己。
薛寶釵打著“樂于助人”的旗號,實際上是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才是薛寶釵屢次幫助別人卻仍舊被罵功利的原因。
對她毫無利益的人和事她是絕不會管的,比如探春、黛玉和寶琴都為迎春出頭,只有她一言不發(fā);賈璉挨揍鬧得賈府里是沸沸揚揚,她根本裝不知道;鶯兒跟她匯報王熙鳳從賈母屋里出來氣呼呼的,她想了半天跟她沒關(guān)系就說:“各人家有各人的事,咱們哪里管得?!?/p>
這才是符合王熙鳳口中“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薛寶釵,她十分懂得察言觀色,審時度勢,只會去摻和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末了說一句,《紅樓夢》中從來沒有人要求薛寶釵必須要付出什么,必須要幫助誰。因為她在賈府也是客人,她也是需要被照顧的對象才是。只要她安分守己,早晚給長輩們請安,和姊妹們見了面尋常說笑,就是個挑不出毛病來的正經(jīng)千金小姐。
而且人與人之間,不管是誰幫助誰,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只是帶著利己的目的去幫別人,就不那么真誠了。尤其是像薛寶釵這樣幫都沒有幫到位,做戲都懶得做全套的,就更不值得吹噓和贊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