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縱橫四海,萬里開疆之夢——日本海軍“大洋”反潛哨戒機史話

2023-05-08 01:23 作者:晴嵐飛翔  | 我要投稿

東海隕落(詳情見前篇)

1944年,日本海軍就意識到了航空反潛哨戒的重要性和急切性。因此大量的飛機被加裝了反潛哨戒的雷達,來往于美國潛艇經常出現的海域。為了更加強化航空反潛能力,日本海軍還委托九州航空機研發(fā)了世界上最早的專業(yè)反潛哨戒機之一的Q1W“東?!狈礉撋诮錂C??墒菛|海自從服役開始就問題多多,不論是KMX技術的不成熟,還是糟糕的引擎帶來的速度,電量的問題,導致東海自服役開始就損失不斷且根本沒有任何戰(zhàn)果。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海軍不得不下令緊急研發(fā)一型新型反潛哨戒機以彌補東海帶來的短板。這就是后來的十九試陸上哨戒機項目的伊始。

日出東山

讓我們把目光撥回到1944年。

昭和19年夏,日本海軍的前線部隊損失慘重,商船航線也愈發(fā)危險。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本土各種資源的短缺,這其中就自然包括了對于飛行器來說至關重要的杜拉鋁。日本海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下令效仿英國德哈維蘭“蚊”式多用途戰(zhàn)機開發(fā)各種現有的飛機木質化的型號,而一式陸攻赫然在列。海軍對一式陸攻木質化的要求如下:

  1. 同時可以進行對潛哨戒和運輸。

  2. 可以在夜間執(zhí)行任務,并且要求裝配,生產簡單化。

  3. 裝備兩臺三菱火星二五型引擎。

  4. 巡航速度要求在2000米高度飛314km/h,巡航距離在2000海里以上,起降距離要在600米。

  5. 武裝要求13毫米機槍兩挺,20毫米機炮一門,3發(fā)250kg炸彈。還要裝備450公斤的電波裝備。

  6. 要延續(xù)一式陸攻的各種裝備

  7. 1945年底開始量產。

海軍給此機命名為十九試陸上攻擊機“東山”,乍一看就是一式陸攻完全木質化的產物,可以算作一式陸攻的子型號。項目被交給了設計過一式陸攻和四式重爆“飛龍”的本莊季郎技師。

曾經在馬來亞海戰(zhàn)大放異彩的一式陸攻,將其全盤木質化后即為東山陸上攻擊機

群山伴洋

可問題隨之而來,在昭和19年的這個年代,美國海軍的戰(zhàn)斗機早就不是開展初期的F2A“水?!焙虵4F“野貓”了,各種各樣的新式戰(zhàn)機陸續(xù)出現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慢慢的,就連一式陸攻本身都開始陸續(xù)被調離前線執(zhí)行后方的反潛任務而將前線的雷擊任務交給新來的“銀河”。這樣下去,開發(fā)新式陸攻之事馬上就變得沒有意義了。于是在1945年初,在東山還沒有開始設計的時候計劃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十九試陸上哨戒機“大洋”。

曾經馳騁大洋的一式陸上攻擊機隨著美軍大量新型戰(zhàn)斗機的入役和新型陸爆銀河的投入而慢慢退居二線。至此東山項目也變得毫無意義了。

大洋的設計相比東山變更了很多。并從項目伊始至終戰(zhàn)陸續(xù)進行了五次會議,其會議內容如下(數據來源自三菱內部海軍航空關系資料,防衛(wèi)研究所藏):

第一次會議(昭和20年1月16日)

由于一式陸攻直接木質化會導致重量過大難以起飛,于是眾人決定在一式陸攻的基礎上設計全新的木質化夜間哨戒,運輸為一體的,組裝簡單的雙發(fā)哨戒機。

第二次會議(昭和20年2月1日)

三菱側根據第一次會議的指示給官方拿出了兩種方案,發(fā)動機都用三菱制的MK9A新型發(fā)動機。

  1. 輕武裝哨戒機X3a

  2. 同上機體輸送機X3b

  3. 重武裝哨戒機X4a

  4. 同上機體輸送機X4b。

然而提交的內容和官方意向發(fā)生了沖突:

  1. 就像預計的一樣,依然是直接將一式陸攻木質化作為哨戒機和運輸機。

  2. 官方不采用全新的機體設計,因為一式陸攻直接木質化可以于昭和20年下半年進行量產。

  3. 發(fā)動機用火星二五型,只有在起飛困難的時候才會采用MK9A。

  4. 使以下成為可能:

a. 無防護

b. 攜帶1噸炸彈和防彈油箱時2000海里

c. 攜帶三式空一號探測器

e. 攜帶二式13毫米機槍三挺(上方和前方)

f. 攜帶九九式1號機炮三門(前下方)

g. 25番炸彈四枚或者6番炸彈12枚

h. 要有夜間作戰(zhàn)的能力。

第三次會議(昭和20年2月9日)

根據上述內容,三菱需要重新設計機體使其盡可能地輕量化,小型化,雖然如此但是火星二五型乙的發(fā)動機馬力依然不夠。這種級別的飛機哪怕變成1500馬力的老式飛機,就算盡快量產也不會取得任何成功。如果不裝備MK9A發(fā)動機那么性能會變得非常差且火星二五型乙引擎根本就沒辦法滿足起飛容易這個要求。根據以上情況,第三次會議檢討出了兩種方案:

  1. 代號X5,發(fā)動機選用MK9A,主翼面積62.6平方米,滿載重量16.4噸。

  2. 代號X6,發(fā)動機同上,主翼面積同上,滿載重量減少至14.7噸。

可是航空本部依然固執(zhí)己見針鋒相對,但是提出了以下更加合理的要求:

  1. 發(fā)動機必須為火星二五型乙

  2. 滑跑距離必須控制在600米

  3. 航行距離2000海里以上(困難時可以將防彈減少至2/3)

  4. 不再要求最高速

  5. 13毫米機槍減少至兩挺,20毫米機炮減少至一門,25番炸彈減少至3枚,各種電子儀器要求450kg

  6. 6人機組

  7. 強度要求能應對海面突風

  8. 裝備依然要沿用一式陸攻。

第四次會議(昭和20年,日期不明)

根據第三次會議的指示不得不考慮火星二五型乙的方案,不過會議也酌情考慮了MK9A的實裝可能性并將兩者合二為一討論。共制定三種方案:

1.代號X7,發(fā)動機選用MK9A,主翼面積62.5平方米

2.代號X8,發(fā)動機選用火星二五型乙但是可以很容易換裝MK9A,主翼面積62.5平方米(主翼強度可以承受MK9A)

3.代號X9,發(fā)動機選用火星二五型乙且不可換裝MK9A,主翼面積同上。

以上三種計劃會根據MK9A研發(fā)的情況而進行選擇。由于火星二五型乙的馬力實在是不足,三菱不得不將載彈量從1噸改為750公斤??墒浅鱿敬螘h的射擊關系兼?zhèn)刹礻P系海航本部要員卻額外提出了一大堆新的要求導致設計越來越難,而本機的馬力荷重卻不減反增。因此三菱決定把機體重量控制在15噸以下。

第五次會議(昭和20年2月21日)

三菱又拿出了三個方案

  1. X10,和X7同一個方案

  2. X11,和X8同一個方案

  3. X12,和X9同一個方案

X11的設計上考慮到了換裝MK9A的情況,機體強度和機翼強度都可以臨時進行改造。但X12的設計之初就與火星二五型乙高度捆綁且無法更換任何發(fā)動機。經過考慮后本會議決定把選擇發(fā)動機的活扔給航空本部去干。

本會議最終提出了試制大洋的請求書,其要求如下:

  1. 發(fā)動機就選用火星二五型乙而不考慮MK9A也就是X12案(三菱:我謝謝你,航空本部)

  2. 射擊武器在X12案和一式陸攻一一型兩者之間通過木制模型審查決定

  3. 生成使用24V電源(且得到批準)但到最后還是用了12V

根據預案,三菱將以最快速度準備計劃說明書(雖然這個計劃說明書現在不知道在哪里)。

至于上方機槍則因為X12案的視野不佳而改為了一式陸攻的形式。

試制大洋計劃審查(昭和20年6月7日)

決定事項概要:

  1. 針對材料問題的現狀盡快推進設計

  2. 由于飛機內部空間狹窄,前部包括裝備的外形應該進行木制審查

  3. 計劃上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a. 考慮到了木制飛機的特點而不采用主翼分割而減輕自重。對此工程部提出此方案對于地下工廠的生產而言難度極大。

b. 起飛操縱性要提升

c. 電子設備的安裝方法

d. 燃料殘量要減少

e. 襟翼的操作方式要簡單化以減輕重量。

4. 對于本機來說,減速比為0.625的火星二五型乙不如減速比為0.5的火星二五型甲

5. 要選擇適當的螺旋槳

試制大洋第二次木制審查(昭和20年7月1日,戰(zhàn)敗前夕)

對機身前部進行了木制審查,除了少許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外沒有問題。

試制大洋第三次木制審查(昭和20年8月12日至14日,臨近戰(zhàn)敗)

電子設備相關的木制審查,雖然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移到實機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根據本次木制審查盡快進行圖紙繪制卻于8月15日終戰(zhàn)(也就是說,戰(zhàn)敗的前一天三菱都沒有放棄大洋的設計)

在戰(zhàn)敗時大洋的進展如下:

空氣動力學設計完成

第二次木制風洞試驗完成

負荷計算完成

主要部分構造計劃推進中

裝備關系推進中

剛剛準備繪制圖紙。

至此大洋項目終結。

以上是本文章翻譯自的原文,為三菱戰(zhàn)后編寫的海軍航空關系內部資料大全(防衛(wèi)研究所藏)。由于筆者日語水平有限于是部分內容靠機翻和筆者個人理解的注釋。還望大佬們指出錯誤。
三菱公司最終決定的試制大洋三視圖。

試制大洋性能一覽

全長:18.75米

全寬:25米

全高:4.75米

翼面負荷:218kg/m^2

主翼面積:62.5m^2

輔助翼:1.64m^2X2

襟翼:4.7m^2X2

水平安定板/升降舵:17.5m^2X

垂直安定版/方向舵:5.775m^2

重量:滿載13.6噸,自重8.85噸,搭載量4.75噸。

發(fā)動機:火星二五型乙X2,起飛馬力1840hp,第一速馬力1600hp,第二速馬力1450hp

最高速度:265節(jié)于4500米

航程:1340海里(170節(jié)2000米高度)

爬升率:2000米五分33秒

試制大洋性能一覽

最后的大洋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一次三菱和海軍的終極大戰(zhàn)。本身攜帶MK9A引擎的大洋計劃天衣無縫且性能優(yōu)異,奈何海軍航空本部不僅提出了大量困難的指標并非常固執(zhí)的堅持使用火星二五型乙并且甚至不愿意留給三菱機會換裝MK9A。說實話如果這些人可以少花些時間在這些沒有用的前后掰扯上而把時間用在更寶貴的飛行器設計上,那么到了終戰(zhàn)時至少能有一架樣機被推出工廠。可是歷史沒有如果,而我們可能也就只能在圖紙上一睹這日本海軍有史以來設計最前衛(wèi),電子設備最多的四海守護神Q2M”大洋“了吧

下期預告:H11K”蒼空“木制大型飛行艇

縱橫四海,萬里開疆之夢——日本海軍“大洋”反潛哨戒機史話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德阳市| 临沂市| 于田县| 高要市| 赣榆县| 越西县| 勐海县| 普格县| 西贡区| 梧州市| 双峰县| 大庆市| 康乐县| 郓城县| 珲春市| 桐城市| 大城县| 西青区| 台东县| 高唐县| 中宁县| 淄博市| 青铜峡市| 壶关县| 特克斯县| 桐柏县| 定西市| 尤溪县| 兴业县| 张北县| 札达县| 琼海市| 肥乡县| 三台县| 屏南县| 京山县| 浪卡子县| 渝北区| 延寿县| 高安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