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文化:義門陳

陳氏的根基是來自江西的“義門陳”,唐朝時,始祖陳旺,考取進(jìn)士后,攜家?guī)Э谌ソ髯龉伲凇鞍萜骸痹O(shè)立官莊,從此安家定居,始祖修身有道,后人連續(xù)五代進(jìn)士及第,家族以“孝義”二字為家訓(xùn),世代家風(fēng)敦睦,皆崇孝悌,以“孝義”治家,以“孝義”傳家,家族出現(xiàn)了夫妻“不離不棄”、兄弟妯娌“不爭不妨”、鄰巷里陌“不吵不鬧”,“長幼有序,尊老愛幼”的和諧景象。
在優(yōu)良的家規(guī)、家訓(xùn)、家風(fēng)的熏陶下,家族人丁興旺、發(fā)達(dá)。唐宋時期,家族創(chuàng)造了15代不分家、3900余人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飲、家無私財(cái)、族產(chǎn)共有、共同勞作、平均分配、和諧共處”的家族奇跡。
由于陳氏家族講“孝義”、重“德行”,口碑好、影響大,在唐朝時,被唐僖宗御筆親提“義門陳氏”四字,并敕“九重天上旌書貴,千古人間義字香”對聯(lián)一副,對陳家予以表彰。因陳氏家族門風(fēng)純良,全家上下,謙讓和睦,勤儉耕讀,和諧相處,合德和風(fēng),其樂融融。唐昭宗李曄又御筆親題“旌表義門陳氏”六字,以表彰其“義風(fēng)”昌著。
南唐時,陳氏“忠義”門風(fēng)已被天下皆傳,皆頌,南唐烈祖李昪被陳氏門族“至公無私”的大義德風(fēng)震撼,賜匾一塊,上書“義門”二字,鐫刻在陳氏家族的門閭之上。后到大宋時期,陳家又因?yàn)椤靶⒘x”,被宋太宗趙光義先后三次予以旌表,第一次賜匾“至公無私”,第二次賜字“真良家”,第三次賜字“義居人”。陳家“孝義”之風(fēng),成為教化各地的忠孝典范,被宋太宗趙光義再次賜聯(lián)“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來孝義家”。
宋太宗趙光義,聽說陳家人的“尚義之道”連家犬都效仿,就親自去往陳家查看個虛實(shí)。去了以后,見陳家有百犬,同在一個食槽吃飯,在一個屋里睡覺。每到飯點(diǎn),一只沒到齊,其它也不會吃。宋太宗見此狀就命人做了100個饃放在地上,可其他99只狗沒有一只去吃,更沒有搶食的,這時有一只小犬,向送饃人點(diǎn)一下頭,隨后叼一個饃饃,徑直往外走,其余的犬仍站原地不動,也不搶食。好奇的宋太宗等人跟隨這只小犬而行,看到此犬將饃送給因腳拐不便,而常眠正宅屋頂?shù)睦夏溉秤?,送饃犬送完饃饃,這才回返原地,向送饃人再次點(diǎn)頭后,輕吠了一聲,其它眾犬這才吃了起來。
宋太宗不由得感嘆贊道“真乃義犬也!犬且如此,何況人乎”,并御賜"忠孝世家",還封了陳氏家族為"天下第一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百犬同槽”故事,一犬不至,百犬不食,可見陳氏的家風(fēng)孝義,嚴(yán)格和影響深遠(yu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