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競速:地平線4 個人攝影集·2 ——寶馬M5 E39特輯


本次是第三代寶馬M5(E39)特輯,最后有科普,喜歡的話點贊評論哦~在評論區(qū)留下你對這代天使眼m5的看法吧~










簡單科普:
于 1998 年在日內(nèi)瓦車展上推出的E39代 M5 是第一款使用 V8 發(fā)動機的 M5,使輸出功率增加到 294 kW(400 PS)。它也是第一款使用鋁制前懸架組件和多連桿后懸架的M5 。1998 年 10 月開始生產(chǎn)。從 1999 年到 2003 年,總產(chǎn)量達到 20,482 輛。與其前輩不同,M5 與德國Dingolfing 工廠的常規(guī) 5 系列車型在同一條裝配線上生產(chǎn)。
官方性能數(shù)據(jù)是 0-97 公里/小時(60 英里/小時)加速時間為 4.8 秒,電子限制最高時速為 250 公里/小時(155 英里/小時)。在測試中,一輛不受限制的 M5 達到了超過 300 公里/小時(186 英里/小時)的最高速度。E39 M5 記錄了 8:20 的紐博格林單圈時間
M5與標準 E39 車型同時獲得了2000 年 9 月的改款(2001 車型年)。變化包括大燈中的鹵素“電暈環(huán)”(通常稱為“天使眼”)、LED 尾燈和各種內(nèi)飾升級。機械規(guī)格沒有變化。在隨后的兩個車型年中,變化僅限于增加新的外觀顏色(從 2001 年 9 月開始)和升級到基于 DVD 的導(dǎo)航系統(tǒng)(從 2002 年 9 月開始)。
引擎
E39 M5 由BMW S62 V8 發(fā)動機提供動力,在 6,600 rpm 時可產(chǎn)生 294 kW(400 PS;394 hp)的功率輸出,在 3,800 rpm 時可產(chǎn)生 500 N·m(369 lb·ft)的扭矩。[35] [42] S62 發(fā)動機具有電子驅(qū)動的獨立節(jié)氣門體、鋁塊和頭、可變氣門正時(雙 VANOS)和半干油底殼油系統(tǒng)。
傳動系統(tǒng)
變速箱是Getrag 420G六速手動變速箱,與 E39 540i 中使用的一樣,但由于扭矩增加而升級了離合器。差速器使用更短的 3.15:1 比率,并且是具有 25% 最大鎖定率的限滑差速器。
底盤
E39 M5 使用鋁密集型麥弗遜式前懸架和多連桿后懸架,與 E39 5系列的其他 V8 車型一樣。但是,BMW M 進行了一些更改。降低了彈簧高度,降低了 23 毫米(0.9 英寸)。一個特定的減震閥、更厚的前后防傾桿、聚氨酯輔助彈簧和鋼球節(jié)。
盡管六缸 E39 車型使用齒輪齒條轉(zhuǎn)向系統(tǒng),但 M5(和其他 V8 車型)保留了前幾代 M5 使用的循環(huán)球轉(zhuǎn)向系統(tǒng)。與其他 V8 車型的 17.9 相比,使用了 14.7 的更快轉(zhuǎn)向比。它具有Servotronic車速感應(yīng)動力輔助裝置,可通過安裝在控制臺上的運動按鈕提供兩級阻力控制。運動按鈕還調(diào)整了電子油門蝴蝶,以獲得更靈敏的響應(yīng)。
制動盤(轉(zhuǎn)子)采用“浮動”兩件式設(shè)計(美國和加拿大型號除外),可降低錐體變形的風險。它們較低的簧下重量也提高了顛簸路面的行駛質(zhì)量和牽引力。前制動盤直徑為 345 毫米(13.58 英寸),后制動盤直徑為 328 毫米(12.91 英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MW_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