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場所
? ? ? ?起初,以為學習可以是碎片化的,那么就可以在無時不刻進行學習,但在無數(shù)嘗試后,才明白,在學習上所花費的時間,并不能與學習的效果畫上等號,充分休息過后的專注,并不亞于三心二意的見縫插針式的學習,學習效果的好壞只能通過考試來反映,不需過多的形式來表現(xiàn)。大部分人在學習,特別是自主安排學習的時候,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這也是習慣所促成的難以短時間糾正的一點。
? ? ? ?所以如果時間緊湊,要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學習效果,那么回到最起初學習的狀態(tài),即課堂般的氛圍中,受到監(jiān)督,有著周圍同輩壓力,更有利于學習的效率,類比到生活中,大學校園的圖書館、付費的自習室和封閉式的短期訓練營是可以模擬出與課堂相似環(huán)境的,從習慣難以改正的角度,最穩(wěn)妥的辦法,當然是花一定的費用來得到一個環(huán)境,在我所認識的人中,獲得不錯學習成果的也往往是這類人。
? ? ? ?時間的寶貴難以用金錢來衡量,我見過在理想大學,或者就讀大學附近租房考研的二戰(zhàn)者,它們的學習場所是在大學中的開放自習室,每天三點一線,幾乎沒有休息日也沒有假期,學累了,就在出租屋躺上一天。在職考研則需利用好工作空閑的幾乎一切時間,上班通勤躲避高峰期,提前1~2小時起床,在地鐵上學習,在一些公共場所點上一份早餐,匆匆翻閱書本,在筆記本上又勾又劃,這里要注意的是,地鐵上學習可以多進行一些記憶性的,少些綜合性的內(nèi)容,比如進行閱讀,寫作等,因為地鐵環(huán)境是較為雜亂的,很容易打斷進行綜合學習所需的連續(xù)時間。
? ? ? ? 在家學習又分為有家長和沒有家長的,有家長心理壓力普遍更大些,但一般生活起居,飲食衛(wèi)生不太要操心,多一個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也有提高學習效率的好處。沒有家長,獨居自學的壞處不言而喻,由于從小習慣使然,沒有監(jiān)督意味著面對的誘惑更多,對自控力的要求更大,一類人并不需要別人的監(jiān)督,自己對于時間安排,生活起居能夠應對自如,在該學習的時候?qū)W習,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張弛有度,游刃有余,學習與休息的界限涇渭分明,電子產(chǎn)品在手中是輔助學習的利器,有助于遇到問題及時向他人請教,瀏覽相關(guān)學習資料。
? ? ? ? 重點要關(guān)注的,是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其實并沒有較強的自制,自理能力,學習起來昏昏欲睡,娛樂起來卻如洪水決堤,那么備考就不單單只是純粹的學習的過程,還是一個意志力的塑造和養(yǎng)成的過程,雖然沒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但這種學習場所進行備考大概率是要失敗的,但凡事沒有絕對,在該場所最好的一點是具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與自己對話,回顧與反思過去的不足以及隨著考試臨近而自然加劇的壓力,雖然這種場所更像是溫水煮青蛙,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最有價值的也往往是過程,如果成功,那么得到的不會僅僅是一張通知書,還有對自己更深刻的認識,獨處時的自我控制力以及自學的一整套有別于之前監(jiān)督下的新學習方法。
? ? ? ? 我現(xiàn)在的場所正是最后一個,每天的記錄,是時刻不斷的提醒自己應該做什么,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