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音律發(fā)源地——洪崖丹井
? ? 放暑假了,和朋友到洪崖丹井玩,本以為就是一個看山看水的小景點,沒想到里面竟然有許多人文勝跡,而且有深厚的歷史背景。
? ? 查了查資料才知道,洪崖丹井為中國古典音律發(fā)源地,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前。據(jù)傳,在黃帝時代,有一位音樂大臣,史書上稱為"伶?zhèn)?#34;。精通樂理,定了十二音律,被譽為華夏音樂鼻祖;后來到豫章,隱居西山,采藥煉丹,人稱"洪崖先生"。洪崖先生在山中采藥搗藥,再汲好水煉仙丹。為獲得好水,洪崖先生在山澗龍?zhí)短庤忛_了井洞五口。這就是"洪崖洞"及"洪崖丹井"的來歷。
? ? 現(xiàn)今在那山澗石壁上還有摩巖石刻多處,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康熙丙辰年(1676)笑堂白書"洪崖"二大子,雖經(jīng)歷了三百多年,但字跡仍然清晰可辯。據(jù)〈西山志〉記載,在洪崖洞"洞側(cè),瀑布泉狀如玉簾,歐陽修品為第八"。
? ? 洪崖先生搗藥煉丹,不怕辛勞,不分日夜,不計年月,直煉得西山頂上香霧彌漫,山巖一片丹紅。西山的水,西山的土,被丹藥的濃郁香味滲透的特別的馨香甘甜,一座方圓兩三百里的西山,竟成了一座仙山。洪崖先生升仙了,而他煉丹汲水的"洪崖"勝跡一直被傳誦著。隋文帝年間,朝廷因"洪崖"的盛名,改名叫洪崖丹井。
? ? 了解了它的背景故事,再來游覽此地,仿佛親眼見到了洪崖先生搗藥的場景,走過他走過的路,才覺得游玩的意義更加深重,強烈推薦大家了解它的歷史背景后再來游玩,會更有感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