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看“臉”,VC 看“身材”—— 融資階段
“就差天使輪”
在今天的中國,投融資已經真切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在北上廣深的創(chuàng)投咖啡館,張口閉
口不說融資幾千萬,估值幾個億,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出來“混”的。那么投資人和創(chuàng)業(yè)者口中
的那些 A、B、C、D 輪;種子、天使、獨角獸;BP、路演、估值、條款,都是什么呢?這一周,
我們就用 5 堂課的時間,來跟你聊聊投融資那點事。
老路有一個投資人朋友,梅花天使的吳世春,吳總也是有書的投資人,前段時間講了一個有趣的
故事。說有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找到他,很嚴肅地說:“他們這個項目,A 輪已經找好了經緯創(chuàng)投,B 輪
已經找好了紅杉資本,C 輪將來會是 BAT 其中的一家,都已經安排好了,現(xiàn)在就差天使輪了。”
我當時聽完,差點笑噴。拋開這個神奇的創(chuàng)業(yè)者不說,同樣是融資,為什么還有輪次和階段的不
同呢? 每個階段,投資人關注的點都是一樣的嗎?投資人和創(chuàng)業(yè)者,關注的角度有什么區(qū)別?
我們今天,先聊聊融資階段這件事。

投融資的各個階段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在各個階段投資人的主要關注點,你可以粗暴地記憶為:天使看人、A 輪看產
品、B 輪看數(shù)據(jù)、C 輪看收入、上市看利潤。雖然如此粗暴的劃分有些不夠嚴謹,但是可以幫你
快速地理解各個輪次的核心關鍵點所在。

除了這些粗線條的融資階段劃分,還有一件事我想讓你在今天有所了解,這就是投資人和創(chuàng)業(yè)者
對同一家公司的價值,看法一樣嗎?
有一句話深刻地揭示了這兩撥人不同的角度帶來的不同理念:創(chuàng)業(yè)者看公司賺多少錢,而投資人
看公司值多少錢。
投資人的游戲是:在我投入資金以后,這公司就要增值也就是要更值錢,公司本身賺不賺錢,不
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當下一個投資人進來時,他理所當然要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和我相同
份額的股權。每經過一輪融資,早進來的投資人持股不斷增值,后來的投資人不斷對公司重新溢
價認購,公司的價值也就不斷地跟著翻倍,這是每一個投資人希望看到的腳本。

一句話粗淺的理解投資輪次
天使輪看人、A 輪看產品、B 輪看數(shù)據(jù)、C 輪看收入、上市看利潤。
投資有三個大階段:第一是投資早期,包括種子輪和天使輪;第二是投資中期, 包括 A,B 輪,
VC 是主要參與者;第三,投資后期,主要是 C、D 輪和 IPO,PE 是主要的玩家。
想一想,如果把你自己當做一個投資對象,你現(xiàn)在,應該是哪一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