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鶴老師:關(guān)于瀘州蕭巷子的補遺,建國后蕭巷子的變遷
江陽沽酒客按語:蕭巷子今天都寫成肖巷子,但是沽酒客還是打算讓它恢復本來的寫法,蕭巷子。這個巷子今天還在,雖然變化頗大,而且也比以前寬了不少,但是已經(jīng)沒有原來的韻味。
成都的寬窄巷子是后人的營銷杰作,可惜瀘州的蕭巷子沒有成為瀘州民居文化的縮影。對于八零后的我,還有對它朦朧的印象,畢竟十多歲的時候,它還沒有什么變化。當市府路變成了滕王閣商品房以后,周遭的一些舊痕跡,就支離破碎起來。之前專門分享了羅文鶴老師寫的瀘州蕭巷子的回憶,今天再把一篇補遺整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勾起大家對蕭巷子的記憶,無論是“蕭巷子”還是“肖巷子”瀘州人都不會忘記。本文由江陽沽酒客進行編輯,作者羅文鶴先生。
羅老師正文(文中的我即羅老師本人):
建國后,蕭巷子隨時間的變也變化了很多次。首先,羅家花園成了市政府的一號院,屬市委書記,市長的官邸。改開后花園拆掉,修起了幾棟市委市府職員的宿舍的小高層樓房。被戲稱為“官巷子”。
我1972年進去拜訪過余安中老(瀘州已故地方文史專家,書法家,也是江陽沽酒客非常尊敬的一位長者前輩)。在80年代大拆大建中,巷子的防火墻拆掉,修起一排屬于市府路步行街的,琳瑯滿目的鋪面,最高處,通向市府路的高梯梯。

(圖片注解:巷子最高處,通向市府路。)
肖巷子口右邊的醬園鋪,先變成了物資局的倉庫,后成了由忠孝路搬過來的五交化。在80年代大改造中,被拆掉,修起了汽車道。

(圖片注解:慈善路入肖巷子口現(xiàn)況。照片左邊的人行道,基本上是最初的巷子寬度和高度。)
臥雪高峰院,解放后,被稱為二號院,為局長級別的人入住。后也被拆了,加寬了汽車道。路邊修成鋪面和公租房。
解放后,紅十字會醫(yī)院搬到市府路口,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市人民醫(yī)院。
最西端的高等法院,49年后,幾移其手,到改革開放前,是教師進修學院職員宿舍。
對面的黑墻院子,1950年成了瀘化廠職工宿舍。
修主干道時,干道從巷子北面的梓潼路往南延伸過來,切去了巷子的四分之一?,F(xiàn)在,在主干道巷子口,靠三星街一面的街面上,佇立起了文軒書店,和工商銀行大樓。靠梓小一面,修起了軍工大廈。底樓是為普超市。

(圖片注解:照片是肖巷子主干道口的文軒書店,和工商銀行大廈。)
想要找肖巷子最原始的西端,只能走到主干道靠老科協(xié)人行道附近。

(圖片注解:以下照片是張紹先老,在市府路的最西邊的,還沒有拆掉前的教師進修學院二樓上拍的。 )
江陽沽酒客后話:關(guān)于羅老師瀘州蕭巷子的回憶就告一段落,謝謝他老人家的分享和回憶,又為我們?yōu)o州民間留下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