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而遠之”的英語老師
英語曲老師在我的印象當中,一直都是“恐怖”的代名詞。按她對我們的說法,她在“(一九)九七年上的班”(她的原話),算來到現(xiàn)在已約24年了,所以不可否定的是,她的教學經(jīng)驗很豐富。我偶然看到她班墻上掛的她的個人介紹,她是我們市的優(yōu)秀教師。所以,上她的課,就像是“下地獄”。那真是“飽受折磨”。
但是,就是這樣,我們班學生在別的課堂上,紀律不是很好,在曲老師的英語課上,沒有幾個敢“造次”的。她上課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不管怎么說,主要原因還是她第一天給我們上英語課就“奠定了基礎”。
2018年,我上初一。沒想到的是,就碰到了這位姓曲的,而且自我介紹或講課時音調(diào)還挺高的老師。她自我介紹的時候,就簡簡單單地說了幾句話。當時在我聽來,她的聲音大約有70dB。
“我姓曲,你們以后英語課就是我來上。(這里用“!”來結(jié)尾倒也沒什么不行)”
那種威嚴的氣勢,到現(xiàn)在印象還那么深。
本來當時我們都是那種調(diào)皮的孩子,在她的面前就真的沒有幾個調(diào)皮的了。
但是嚴厲只是她的一面。她也有另一面。我想,可能也就是所謂“反差萌”這個詞能概括了。
有一次課間操,我們都站好了排,但是集合號還沒有響起,所以還算比較懶散的。其中幾個同學遠遠地看到了她從教學樓里出來。因為那天真的很冷,她穿著一件黃色棉(不確定是不是棉)大衣。我們幾個同學戲謔地說:“曲老師出來啦!”然后裝出一副害怕的樣子。當時的氣氛雖然很好笑,因為那幾個兄弟就像小丑一樣,但誰也不敢笑。她走到教學樓正前方,隱隱約約可以看清她的背影。本來沒什么不對的,但是我聽到了幾個學生的叫聲。“快看曲老師!”
我朝著那里望去,看到曲老師正在原地跳上跳下。我就一直盯著她看,看她會不會發(fā)現(xiàn)這群學生。她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繼續(xù)跳上跳下。當她終于停下來不再跳,她便開始左右甩手臂,來回甩了很長時間。當她轉(zhuǎn)過身來,來找她們班的學生了,我們班的學生就收斂了起來。
那一次,讓我們對她的印象稍稍有了那么一點改變。即使這次的改變并沒有持續(xù)多長時間。
還有一次,是我們學到了一篇學到了一篇關于二泉映月和阿炳的英語課文(《Sad But Beautiful》)。第一課時,她先是介紹了一些關于阿炳的生平,包括《二泉映月》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她說了些什么,大概是雞湯這類。然后才開始講課,講知識點。在我的記憶中,這應該就是第一次我聽到她在課堂上說這些故事性的話。

課堂自古以來就不一定是嚴肅的。我更希望在新時代,會有更多的“花樣”教學方法,不必拘泥于規(guī)則。 太過于教條,反而誤人子弟。只要不影響整體效果,我想,還是應該用“花樣”方法。就像曲老師這樣的,在講課文之前,講一些關于它的故事,不也是很好的嗎?
說曲老師嚴厲,那只是表面。說她有新式的上課方式,那才是里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