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的一日三餐
公司一個小姑娘來我家,和我一起度過的這14天。她不擅長做飯,也不感興趣。我呢,也不擅長做飯,但是好歹有興趣,屬于人菜癮大。所以第一天就明確了分工,我做飯,她刷碗。
?
好在門雖不能出,快遞依然可以收。蔬菜雖貴,還是能及時買的到。
足不出戶的日子里,吃的有儀式感,是我們最后的倔強(qiáng)。
每天晚上,入睡前,我就琢磨第二天一日三餐吃什么。水平有限,花樣就有限。某天翻來覆去的想,想不出該吃啥,竟然有些失眠。
?
白天還要在家辦公,所以中午蒸米飯,省時。晚飯,鼓搗面食,有時發(fā)面烙發(fā)面餅,有時嘗試麻醬餅,有時嘗試蔥花餅。拿出我多年不用的面條機(jī),壓面條,蔥油面大獲成功,豆角燜面慘不忍睹。面條在從機(jī)器里出來的時候,就支離破碎,軟塌塌纏作一團(tuán),一個非常不友好的開端。待到燜面出鍋,面條里面有點發(fā)白夾生。要擱我自己吃呢,也就將就吃了。但是有同事在,不可以。于是倒回炒鍋,一通翻炒,鍋底沾滿了糊喀吧兒。這頓面條做的我心力交瘁。
?











一開始打算給14天的飯拍照做個全記錄,在美圖軟件里編輯文字加日期的時候,發(fā)現(xiàn)“美食”竟然也是可以加濾鏡美圖的!自帶的一鍵式換背景,使本來暗淡的品色提亮,加暖,看起來都覺得好吃了很多?,F(xiàn)在,我非常有理由懷疑,網(wǎng)上那些美食圖片也是加工過的。大家的本真賣相可不一定如此哦。




朋友新送的破壁機(jī),還沒開封,一直催我打豆?jié){試試。趁這次有空,決定第一把,打玉米汁,玉米加小米。破壁機(jī)那個聲音,真的跟過火車,拖拉機(jī)差不多,在廚房里轟鳴。但是這玩意兒打的真細(xì)膩啊,沒有一點渣子。黃澄澄的濃湯,第一次不用濾鏡也那么閃亮。
?
最后兩天,心態(tài)終于崩了。一天三頓,連著半月,不想做飯了,啥費事的也不想做。面條改為掛面。出關(guān)的最后一頓晚飯,把冰箱里之前凍著的剩下的餃子熱了。哈哈,感覺到臨界點了,必須緩緩,才能繼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