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火車站:參觀“老物件里的春運記憶”展覽
2023年1月7日,正值春運第一天,在西安火車站二樓的候車大廳內,以“老物件里的春運記憶”為主題的展覽正式開幕。在煥然一新的西安火車站,回顧曾經春運留下的老物件,感受到時代變遷和城市發(fā)展——
2023年2月12日晚上,在西安站乘坐火車時,我偶然看到候車大廳里舉辦的展覽。正在趕火車,時間非常緊。但是,我依然停下腳步,仔細觀看了這個展覽,思緒又回到了曾經老火車站的繁忙場景之中。
這里陳列著漢白玉雕刻的“西安車站”站名牌,由時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林森題寫,高152厘米,寬82厘米,厚5厘米,重260公斤。1935年,西安火車站建成以后,這塊站名牌一直鑲嵌在大門上方。1984年,車站改名,被取下來。
1.檢票鉗
過去,乘坐火車之前,都要排隊檢票,檢票鉗成為車站工作人員的必備工具之一。進站的時候,在票上剪一個小口,標識這張票已經使用過了。從2020年起,中國鐵路全面實施電子票,乘客只要刷身份證就可以進站。從此以后,紙質火車票和檢票鉗退出歷史舞臺。
2.日期戳
過去,火車票非常簡單,大多都是手工制作的硬版票,需要在每張車票上加印不同的日期。同時,面對臨時乘客、加掛車臥、改簽車票等情況,需要修改車票信息,也要重新更改日期。因此,滾輪日期戳成為鐵路票據日期拓印常見的工具,用手撥動皮帶條,可以調整日期號。
3.站臺票
過去,人們可以去火車站的站臺上迎送乘客。但是,需要購買一張站臺票,也被稱為“月臺票”。后來,由于站臺票印刷精美,具有信息和文化內涵,成為人們收藏的物品,還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鐵路站臺票展覽。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新的規(guī)程要求,不再針對迎送旅客發(fā)售站臺票。
4.列車時刻表
過去,人們購買火車票,都要查閱鐵道部門根據鐵路運行圖編制的列車時刻表。在這張表格中,可以看到所有列車的始發(fā)、???、終點站等信息和時間,以及運行區(qū)間的行車速度和行車距離等更加具體的內容。1985年4月1日,西安火車站開始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共開行旅客列車44對。
5.旋轉號盤電話機
上個世紀80年代,流行旋轉號盤電話機,在火車站辦公室使用,包括送話器、受話器和電感線圈。據說,信號接收由交流鈴完成,信號發(fā)出部分由機械式轉撥號盤實現。當時,西安地區(qū)的鐵路電話是四位數,咸陽地區(qū)的鐵路電話是三位數,撥打地方市電在電話號碼前加10。
6.84式樣鐵路制服
1950年,按照中國鐵道部的規(guī)定,鐵路職工穿著統一制服,體現了鐵路運輸半軍事化的性質。1984年10月18日,對鐵路制服進行改革,以西服樣式為基礎進行改制。春秋服為藍灰色純滌綸,冬服為藏青色滌綸華達呢。后來,歷經84式、94式、98式、2002式,2006式、2010式、2015式、2019式制服改革。
在這里的展板上,通過一張張老照片,將曾經西安火車站的場景展示給大家。刷身份證進站,排隊檢票乘車,工作人員為候車大廳的旅客送上熱水……
2014年,研究生畢業(yè)以后,我前往全國各地找工作,經常在西安站乘坐火車,當年的情景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每一次,出發(fā)前,都滿懷希望;幾天以后,鎩羽而歸,落寞地返回家里;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兩年,終于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因此,無論何時何地,每當我走進火車站,看見人們準備出發(fā)或者歸來,都能夠感受到他們出行的辛苦,以及對外面世界的憧憬與向往。祝愿大家旅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