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第4代帝豪車型亮點與不足,沒有性價比嗎?常見問題集錦

吉利汽車的第4代帝豪已經開啟預售,帝豪可以說是吉利汽車的起家車型,本次的第四代帝豪屬于換代車型,與小改款車型不同,換代車型的改變是很大的,而第4代帝豪很多朋友都非常關系它都有什么亮點,咱們通過這篇圖文跟大家分析以下。
車型亮點

第4代帝豪本次換代的目標是立志要成為10萬元級以下的A級車銷量榜首,不管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xiàn),這次第4代帝豪的改變是巨大的。帝豪是吉利汽車在2009年發(fā)布的一款A級緊湊型入門級家轎,從發(fā)布以來銷量持續(xù)增長,目前已經累計銷售300萬臺以上,作為一款國產車型,經歷過用戶從不認可到國民車型的過程,也變相見證了國產品牌的崛起,可以說是奠定國產品牌的用戶們心理認知的車型之一。

第4代帝豪車型的亮點可以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外觀內飾設計、架構特性、車型品質與科技配置。吉利汽車目前旗下有多款產品系列,博系、繽系、星系和遠景系、帝豪系等等,第4代帝豪是帝豪系列首款使用品牌BMA小型車模塊化架構制造的車型,同樣使用BMA架構生產的車型有吉利繽越、吉利ICON、領克06等,第4代帝豪的底子還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先來看看車型的外觀內飾設計。

第4代帝豪的設計理念叫做極線光影美學設計,屬于吉利的科技吉利4.0戰(zhàn)略中的一種新設計理念,主要的特點就是寬體低趴、極簡線條、光影元素和黃金分割元素。
采取這些元素作為第4代帝豪的設計主元素的原因很簡單,現(xiàn)在的年輕消費者的調研結果顯示,用戶比較關注的元素關鍵詞是極簡、科技、大氣等等,所以這些也就促成了第4代帝豪將一些經典元素再次組合到新車上。

天際貫穿線
第4代帝豪車上的腰線、車尾以及中控部分使用了官方稱之為天際掛穿線的設計手法,其中的腰線部分所在位置,正好是車輛高度的0.618位置,也就是黃金分割的位置。另外,腰線采用了銳棱沖壓技術,腰線沖壓角度接近90°,看起來更加鋒銳。
中控部分也采用了天際貫穿線元素,但出風口及方向盤轉角位置做了圓角設計,很多手機產品上也有很多圓角設計,就與手機的圓角感覺類似。

寬體低趴風格
還記得大眾凌度剛上市的時候,網上噴寬體設計的聲音很多,但是后來凌度的銷量節(jié)節(jié)上升,著實打了很多網友的臉。第4代帝豪也采用了寬體低趴的設計,很多事物其實寬高比對觀感影響是很大的,電影如是汽車也如是。我看電影的時候就喜歡看IMAX巨幕版本的,就是一個字,爽。
既然是寬體低趴,寬高比大家肯定很關注,第4代帝豪寬高比是1.25,我個人的座駕是奧迪A3不少朋友是知道的,奧迪A3的寬高比是1.24,第4代帝豪的正面觀感與奧迪A3有一定的相似度。
第4代帝豪不只是車身寬度提升了,這次的變化總結起來理解就是“兩高,兩低”。簡單說,就是車身加寬、輪距加寬,車高降低、重心降低。輪距加寬對于車輛的操控性是有提升的,重心降低同樣利于操控,所以寬體低趴風格我是比較認可的。

架構特性
第4代帝豪是采用BMA模塊化架構打造的,BMA架構是與吉利CMA架構同步研發(fā)的,屬于小型車模塊化架構,第4代帝豪使用BMA架構能帶來的好處概括起來大概是4點:1、空間更大;2、舒適性更好;3、操控性更好;4、車輛品質更好。
1、空間方面,乘坐空間比現(xiàn)款帝豪要更寬,車內橫向空間接近1.5米,橫向空間更大的話,后排乘坐的人員會更加寬松。儲物空間上,第4代帝豪增加了免提拎物鉤(前排中控掛鉤),考慮到了很多用戶購買的液體狀的物品沒有地方放,如果手拎著開車的話很不安全,增加免提拎物鉤之后就能解放用戶的雙手,更舒適。
2、舒適性方面,第4代帝豪采用麂皮材質,觸感更好更細膩。并且在坐墊上新加入10mm記憶棉材質,厚度更好,改善長時間乘坐的舒適度。
3、操控性方面,第4代帝豪使用了激光焊接車頂,并且優(yōu)化了白車身材質,車輛的扭轉剛度達到了20000N·m/deg,車輛更“硬”,出現(xiàn)行駛異響的概率又下降很多。另外,第4代帝豪還使用了高動態(tài)版的博世9.3版本ESP,保證剎車系統(tǒng)的介入速度,其百公里制動距離為36米,表現(xiàn)不錯。
4、品質方面,第4代帝豪內飾中85%的軟材質包覆率,用戶觸手可及之處基本都是軟的,軟質包覆還能改善車子在后期的內飾異響問題,對車輛品質的提升作用是很大。另外,BMA模塊化架構下的整車測試標準也非常嚴格,比方說極限溫度測試范圍,第4代帝豪為-60-120℃,溫度跨度大,覆蓋我國的最冷最熱區(qū)域是沒問題的。

科技配置
現(xiàn)在的用戶購車越來越關注車型的基本配置,智能配置的全面與否直接決定了用戶在購車后的用車生活舒適不舒適。
第4代帝豪的智能科技配置簡單總結就是345,三種健康配置、四種娛樂配置、五種安全配置。

說到健康,很多朋友都不陌生,第4代帝豪的三種健康配置簡單說就是控制源頭、注意過程、把控細節(jié)。
第一種是控制源頭,要想獲得一個理想的健康車廂,光憑借空氣凈化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注意控制源頭揮發(fā),第4代帝豪采用的方法就不列舉了,有很多。結果就是通過這些方法,減少車內“五苯三醛”的揮發(fā)量,做到新車無異味,甲醛含量(0.018mg/m3)低于國標(≤0.10mg/m3)6倍。
第二種是注意過程,在使用過程中,增加“新風系統(tǒng)”,車輛的揮發(fā)性氣體也可以第一時間的被換走,總結起來第4代帝豪的新風系統(tǒng)就是解鎖通風、定時通風和空調自干燥。首先是解鎖通風,在用戶解鎖車門后主動吹腳30秒;定時通風是每4小時開啟3分鐘換氣;空調自干燥,每次用戶結束駕駛后,空調額外吹30秒的風量,吹干風道和蒸發(fā)器上的水分,減少細菌滋生。
第三種是細節(jié)把控,簡單說就是當用戶執(zhí)行一些動作的時候,車輛的空調會有相應的調整。比方說,用戶用玻璃水刮刷玻璃的時候,空調會自動切換為內循環(huán),這樣就杜絕味道傳入車內了。而當用戶開啟天窗的時候,則自動切換為外循環(huán),加強車內空氣流通,快速換氣。

娛樂方面,第4代帝豪有四個亮點,分別是12.3英寸高清儀表盤、AI語音助手、10.25英寸中控屏、GKUI智聯(lián)系統(tǒng)。
1、第4代帝豪由原來的傳統(tǒng)指針儀表改為液晶儀表,采用3D立體設計的UI界面,能顯示27項行車信息,具體的行駛體驗現(xiàn)在還不好說,但是最起碼信息的全面性是要優(yōu)于傳統(tǒng)指針儀表的,而且會更有科技感。
2、AI語音助手不同于語音交互助手,對于帝豪這種入門級車型來說,其購買者有不少都是新手,在行駛中有很多照顧不到的地方,AI語音助手可以針對一些常見的危險行為進行提醒,達到降低用戶駕駛危險性的目的。比方說燃油不足、鑰匙電池電量低、超速、駐車制動等操作不當的話,就會通過語音提醒,對于新手還是比較實用的。
3、第4代帝豪的中控屏幕尺寸是10.25英寸,清晰度達到1080P,用戶可以直接在車內觀看電影,屏幕采用8:5寬屏懸浮式設計,觀感也不錯。硬件方面,使用了億咖通的E01芯片,滿足日常使用足夠了。
4、車機系統(tǒng)采用吉利GKUI吉客智能系統(tǒng),常用功能都是支持的,比方說語音交互、導航、在線曲庫、AI自學習、遠程OTA升級,是可以支持的。雖然說與定位更高的車型比起來有差距,但是橫向對比來看,與價格類似的車型是差不太多的。

安全方面,第4代帝豪有5重安全方面的亮點,我們一一說明以下。
1、第4代帝豪具有540°全景環(huán)視影像,前后左右的攝像頭像素是100W,對于不少新手朋友來說,環(huán)視倒車影像對新手用戶的幫助是很大的。再加上倒車時候的雷達與動態(tài)輔助線,新手朋友開車倒車會更加從容。
2、第4代帝豪配備了原廠行車記錄儀,可以與車子的安全功能進行聯(lián)動,使用的鏡頭是100W清晰度的,對于很多朋友來說,省去了后續(xù)加裝的費用,不過清晰度還需要看到實車才能說明。
3、TPMS胎壓胎溫檢測系統(tǒng),第4代帝豪配備了可以獨立顯示胎溫胎壓的主動式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有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話,對于新手來說,車輛的日常管理能省心不少。而且第4代帝豪的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以自行定位,就算后期輪胎換位置也不用擔心,會自動定位到新位置。
4、第4代帝豪配備了后排智能提醒功能,不過這個功能我沒有體驗過,所以就先不說了。
5、第4代帝豪配備了前后貫穿式氣簾,這個功能大家很熟悉,也略過。

動力方面,第4代帝豪全系都采用了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這款發(fā)動機與帝豪在售的產品屬于同一系列,相比在售車型上的1.5L發(fā)動機來說,新1.5L發(fā)動機進行了小幅提升,發(fā)動機峰值功率提升4kW,峰值扭矩提升5N·m。也就是說,新1.5L發(fā)動機的峰值功率為84kW,峰值扭矩為147N·m。
再加上BMA架構帶來的“兩低兩高”的提升,第4代帝豪的百公里加速比在售帝豪快了2秒,WLTC油耗降低0.8L,達到6.2L。
變速器方面,新車目前預售只有8CVT的自動擋可選,但是正式上市后,還會推出5MT的手動擋版本可選。
關于發(fā)動機的部分就不說太多了,接下來聊一聊這臺車的不足之處。

車輛不足
第4代帝豪從開啟預售之后,網上的熱度也是水漲船高,但是第4代帝豪現(xiàn)在網上的評論很多偏向于負面的評論,主要原因其實就一個,就是所謂的貨價不匹配導致的。用戶對于第4代帝豪的期待值很高,期望購買到一臺性價比極高的新銳產品,但是吉利汽車公布的預售價格有點高于用戶的心理預期,而且預售價格的區(qū)間中有不少渦輪增壓的車型可選,所以導致用戶對第4代帝豪的口碑表現(xiàn)比較一般。

目前我認為第4代帝豪的不足之處主要有:
1、動力方面,第4代帝豪雖然采用了BMA模塊化架構進行打造,但是在動力方面卻仍然使用了一脈相承的1.5L自然吸氣動力,縱觀BMA架構下的所有產品,除了第4代帝豪全都是渦輪增壓產品,所以第4代帝豪的動力表現(xiàn)沒有什么好期待的,雖然自吸動力非常穩(wěn)定。另外,對于要走山路的用戶來說,自然吸氣不是很適合的選擇。
2、價格問題,剛才提到預售價格略高的問題,雖然新車的正式價格肯定會下調,但是線已經劃到8萬以上了,就算最終售價去5000元,實際售價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已經超越了內心的底線,所以在網上的口碑并不太理想。

那么第4代帝豪可以入手嗎?
答案是可以,但是不見得適合所有人。都知道像帝豪這樣的入門級車型,其用戶群體大部分還是第一次購車的比較多,這些首購人群中,很多用戶都是第一次購買車輛,其實他們對于車輛的認知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就用途而言,大部分的人用途主要是日常代步。
第4代帝豪雖然說動力方面有些差強人意,但是第4代帝豪車上搭載的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穩(wěn)定性還是非常不錯的,這一點從網上都能搜索到相應的信息,可以自己搜索以下。而且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本身的保養(yǎng)費用相對于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來說也要少很多,所以用車的總費用上是要少于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代步需求的用戶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本次第4代帝豪換代,由外而內的進步也很大,比方說車上搭載的智能配置會更加全面,車機系統(tǒng)、外觀內飾都是全新的,觀感上也高級了許多。而且使用BMA模塊化平臺后的優(yōu)勢就是品質的提升,包括整車的品質與成員健康方面的努力,這些是無形的,但對于用戶來說是利好。
不過第4代帝豪不適合對于動力有明顯需求的用戶,如果是年輕消費者、對動力需求較高的用戶,我建議就去考慮類似價位下的渦輪增壓車型,如吉利繽瑞、長安逸動等車型更合適。

總結
評估一臺車是否適合,單單從某一個方面切入是不全面的,第4代帝豪本次換代并不完美。但是大家也知道,世上完美的事情并不多,帶有遺憾才是常態(tài)。第4代帝豪也不是全無亮點,它全新的外觀內飾、用料品質、智能科技配置等方面的進步也很明顯,如果你的用途就是上下班代步的話,那么對于你來說,也許第4代帝豪就是很正確的選擇。
如果大家對于第4代帝豪有興趣,建議的做法是,先從官方下訂,然后等實車到店后試駕確認是否適合,這樣既能享受第4代帝豪的預售政策,還能將購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算不合適,官方退訂沒有那么多事,不用擔心退訂困難的問題。
那么第4代帝豪咱們就先說這么多,等實車上市后再跟大家分享第4代帝豪的其他信息。
我是木老師,一個有溫度的汽車培訓師,希望對各位的購車起到幫助。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