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愛”要怎么說出口

各位考官好。(禮貌)
我認為這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祟的表現(xiàn),會損害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總概括,為事件定性,談危害)
這類鬧劇之所以能夠上演,直接原因是部分公職人員政績觀扭曲,工作中唯上不唯下,只注重表面功夫,追求數(shù)據(jù)漂亮,落實推進工作,態(tài)度散漫,應付了事,沒有把提高民生福祉和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精力花在了歪門邪道上,讓干部群眾跟著一起弄虛作假。間接原因是一些干部本領不足,工作安排照本宣科,推進過程只會按經(jīng)驗辦事,一味抄作業(yè),思考不深入,功夫不到位,工作成效自然會大打折扣,面對督導檢查,只能臨時抱佛腳,文過飾非。還有一個隱形原因就是考核導向不合理,基層排名評比泛濫,考核指標不符實際,出現(xiàn)問題動輒約談追責,各種一票否決,更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基層干部有時不得不出此下策。(批評態(tài)度堅決,不搖擺,但分析原因從淺入深,直接原因應付了事,間接原因能力不足,隱性原因長效機制不合理)
作為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基層一線,利用手中的公權(quán)力,欺上瞞下,野蠻操作,動搖了黨群關(guān)系,損害了政府形象,長此以往,會讓政府失去公信力,社會失去凝聚力。(談危害:直接行為欺上瞞下+對黨群、政府、社會的危害,由小及大)
解決這類問題,一方面要持續(xù)加大整治力度,既要精準施治,對只追求政績不關(guān)注民心的干部,要嚴肅的追責問責,對弄虛作假,沽名釣譽的行為,要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另一方面,也要源頭根治,不斷優(yōu)化督導考核機制,形成重實干,講擔當,促民生的鮮明導向,拓展更有效果,更接地氣的檢查形式,精準分析地區(qū)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發(fā)展成果與成本代價等方面的情況,允許問題存在,讓干部能夠放下枷鎖,放開手腳,通過考核選拔一些能扛重擔,能打硬仗的干部,推動基層工作走深走實。(解決方案,加大整治,對人要追責問責,對應為通報批評;長期機制,優(yōu)良風氣,客觀分析,實事求是,效果)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題的看法。(收束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