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狼外交”結束與否,取決于惡狼是否被消滅

作者:王德華
中央強調加強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與此相對應,“戰(zhàn)狼外交”又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一些外媒甚至猜測,咄咄逼人的中國“戰(zhàn)狼外交”可能走到頭。
“戰(zhàn)狼外交”經(jīng)常被西方媒體用作反華的時髦詞匯。如同“種族滅絕”、“強迫勞動”和“武漢病毒”一樣,是妖魔化中國的活生生的例子。按照美媒CNN的說法,中國的國際形象在2019年的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不佳,部分原因是中國接受了“戰(zhàn)狼外交”。它特別提到了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
文章稱,2019年7月,時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參贊的趙立堅,開始譴責他所認為的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虛偽,并指出了華盛頓自身的種族主義、收入不平等和槍支暴力問題。
趙立堅對中國的高調辯護引起了爭議。這讓他被提升為外交部發(fā)言人,其他中國外交官也開始效仿他。
其實,趙立堅被貼上“戰(zhàn)狼外交”標簽,并被國際和國內熟知,是在去年3月。武漢暴發(fā)疫情后,他在推特上發(fā)出了一連串的質疑,其中一句是“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他懷疑,新冠疫情的真正源頭,是美軍德特里克堡泄漏的。這在美國炸了鍋。趙立堅是回應當時美國對中國的詆毀,特別是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他虛構了病毒是從武漢實驗室泄漏的陰謀論,這一理論一直堅持到今天,并得到拜登政府的支持。在最近世衛(wèi)如開大會之際,“實驗室泄漏論”在沉寂一段時間后,再次在國際輿論場沉渣泛濫。
為此,英國政治分析人士湯姆評論稱,在這種情況下,是戰(zhàn)狼外交嗎?中國外交官并不是挑釁性的,他們實際上是在回應一個對中國越來越多的指責、誹謗、中傷和暗示的世界。狼戰(zhàn)外交”一詞帶來的假設是,中國政府本身正在做一些錯誤的事情。
他認為,然而,從客觀上講,蓬佩奧和特朗普等人的言辭,是否比中國的表現(xiàn)要好?他們幾乎每天都在攻擊和斥責中國,把美國所有的問題都放在中國身上,暗示希望中國政權更迭,并把中國標榜為對整個世界的威脅。然而,沒有人專門為他們的行為創(chuàng)造一個術語,比如“戰(zhàn)狼外交”,不是嗎?中國做出這樣的反應,這有什么奇怪的嗎?
另一個被貼上戰(zhàn)狼外交標簽的是中國駐巴西里約熱內盧總領事李揚。他在推特上諷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時寫道,“孩子,你最大的成就就是破壞了中加友好關系,把加拿大變成了美國的走狗?!?/p>
此外,中國外交官在阿拉斯加會談時,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一個更大膽、更自信的中國。特別是楊潔篪當面批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fā)同中國談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在西方媒體的眼中,中國的“戰(zhàn)狼外交”被推到了新高度。
最近,國藥控股的廣泛使用在匈牙利、塞爾維亞和摩洛哥引起了軒然大波。西方媒體評論員有一個極其惡劣的習慣,就是挑選病毒沒有消退的國家,并誤導性地將其歸咎于中國疫苗。
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秦剛回應“戰(zhàn)狼外交”時稱,中方媒體關于歐洲疫苗出現(xiàn)問題的報道,不是中方媒體自己編的,而是引用了外媒報道。中國從未散布謠言或者虛假信息。恰恰相反,中國是各種謠言和虛假信息的受害者。
所謂戰(zhàn)狼外交針對的是西方的種族論、高等文明論,是被動反擊,是正當防守。意思很明顯,你指責我你不配,你本身就不是個什么好東西。誰想西方大驚失色:我高等文明,向你布施普世價值,你居然不領情,還敢反抗?你好兇。
美國天天指責中國,中國回擊幾句就是“戰(zhàn)狼外交”。如果中國是“戰(zhàn)狼外交”,美國是什么外交,遛狗外交嗎?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稱,“戰(zhàn)狼外交”的非議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翻版,是一些人給中國量身定做的一個“話語陷阱”,本質是這些人做慣了“教師爺”,習慣了頤指氣使,不習慣有人反駁。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通過給中國扣上這頂帽子,威脅和訛詐中方,讓中方放棄說出事實真相的權利。
總之,對外宣傳我們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戰(zhàn)狼外交的終點,取決于來自外界的惡狼還有多少,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對于來犯的豺狼虎豹迎頭痛擊。
所以說,“戰(zhàn)狼外交”結束與否,不取決于中國人民和政府,而是取決于惡狼是否被消滅。豺狼不絕,戰(zhàn)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