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老師《羅剎海市》賞析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薄督饎偨洝?/p>
?
所有作品的外在形式都是為作品的中心思想服務的,抓住中心思想就等于把握了這部作品的靈魂。那么拋開紛紛擾擾的外在揣測與陰謀論不談,《羅剎海市》這部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刀郎老師已經在歌詞中明明白白的回答了我們:“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
那么“馬戶”“又鳥”是什么呢?它們代表人類的什么根本問題呢?是“美丑不分”?“善惡顛倒”?或許是,但作為最近兩年一直在聽刀郎老師作品的一個小小的聽眾來說,我能想到的就是刀郎老師2020年發(fā)布的新專輯《如是我聞》。此專輯是刀郎老師潛心20年為《金剛經》編曲后的演唱作品,說明刀郎老師對《金剛經》的研究是非常之深的。
?
《金剛經》中最廣為人知的該屬此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的全文其實一直都在告訴我們:不要著相。
?
那么“馬戶”“又鳥”其實就是相,它們是“驢”和“雞”的表相,“驢”和“雞”是“馬戶”“又鳥”的本質。無論“馬戶”“又鳥”如何“紅描翅”“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它們的本質依舊是驢”和“雞”。所以“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說:執(zhí)著于相,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
歌詞中羅剎海市所有種種顛倒光怪陸離的情形,都其實是刀郎老師對這個世間紛雜表相的描述。而馬驥則是那個看破了的人,所以馬驥顯得格格不入。
?
正常人“格格不入”或者說“正確的人格格不入”,這就是這部作品的主旋律。于是,你會發(fā)現,這部作品的編曲節(jié)奏等等都是為這句話服務的。那么怪異的編曲手法,奇特的演唱節(jié)奏一切就顯得自然了起來,因為這就是一個正常的正確的東西格格不入的世界。
?
刀郎老師在這部作品里想表達的,不會是對過去種種遭遇的介懷,也不僅僅是對社會現象的辛辣嘲諷。因為刀郎老師早已過了憤青的年紀,52歲的刀郎老師經歷了許多也送走了許多,早已是看破之人、大智慧之人。
?
我想,《羅剎海市》里刀郎老師想說的,就如佛祖想跟眾生所說的一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p>
?
施主,不要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