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摩斯·基特雷·諾厄的睡前故事(一)
睡不著嗎,孩子?
也對,這是你第一天來到“伊甸”。
路還很長,很長。而我們要到達極樂城也許還要數(shù)年的時光,你總要學會習慣的。
如果還是睡不著的話,就聽我隨便說點什么吧。
先讓我猜一猜,你現(xiàn)在有點害怕,對嗎?
我為什么知道?呵呵,我還知道你在害怕什么。
“箴言”,對嗎?
我不意外,在“伊甸”土生土長的孩子們都會害怕這明明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更不要說是你這樣的外鄉(xiāng)人了。
其實倒也沒有那么可怕,它只不過是一種絕癥,一種可以借由文字、音樂、圖畫、舞蹈……借由人類搭建出來的種種“文明”所傳播的絕癥罷了。
和你們這些外鄉(xiāng)人一樣,在以往的認知中,似乎覺得只要把口罩戴在臉上,把病人關進醫(yī)院,就足以解決問題了。而倘若不行,就把口罩換成隔離服,然后把病人集中起來,付之一炬。
不能接受這么沒有人性的事情?哈哈……孩子,我善良的孩子呀。
你知道更不能接受的事情是什么嗎?
是有人已經這么做了,然而無濟于事。無論用多么嚴苛的手端將可能的威脅一一凈除,它總是會如同鬼魅一樣,再次悄無聲息地出現(xiàn)在人群之中,陰魂不散。
伊甸人不知在痛苦與絕望當中踽踽獨行了多少歲月,才終于意識到這無形的災厄其實一直就在身邊。
在那之后,成千上萬的書籍被投諸于烈火,緊接著是圖畫、是手稿、是一切帶有文字的事物……而后,人們選擇保持沉默,不再歌唱、不再言語;就連揮舞雙手、踮起腳尖都成為了避之不及的禍端。
漫長的“靜默時代”來臨了……
人類依舊幸存,但是失去了引以為傲的文明之后,人便不再為人。
不出十年,文明的高塔便轟然倒塌,人即將變得與野獸無異。
最終,妥協(xié)成為了殘酷的必由之路,在“赴死”與“茍且”之中,人們選擇了后者,他們不得不試著與“箴言”共存。
值得慶幸的是,在這般極端的舉措之后,“箴言”至少不再那么“肆無忌憚”了。然而不可否認,它的陰影依舊縈繞在整個“伊甸”之上久久未能散去。
到底是文明會先一步徹底土崩瓦解,還是人類能搶在那之前重建起一座高塔……
我很好奇。

白晝還長,你該睡覺了。
至于為什么不得不在晚上趕路,那就是明天早上該講的故事了。
早安,我的孩子,愿你有一個美好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