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三生涯
那年初三轉回老家讀的時候,報名處的老師問我,你會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嗎?
我說我不知道什么性質(zhì),我只知道B的平方減四AC。
你是從外地回來的,你為什么不知道?
老師的問題,他沒講過。
我的問題,我也不去課外學習。
于是我被定義為成績不好,品德差的劣質(zhì)生,在鄙夷的眼神中,我被調(diào)到D班。
欲哭無淚,我沒有錯,我只是說了實話。
真的,初二的二次函數(shù)這節(jié)課,我清楚的記得(應屆退休的數(shù)學老頭),只用了一分鐘求解公式,然后花三分鐘演示解一個一元二次方程。
隨即坐到他的座位上,刷著他的短視頻,抽起他的煙草。
二次函數(shù)這章宣告結束了。
這都不算什么了。
至于到了老家的D班,就更離譜了,底下精神小伙在拍段子,搖花手,社會搖什么的。老師已經(jīng)麻木了到不想管了,自顧自的講它的課,猶如無人之境 。
因此,在這兒被最次的高中錄取,僅需考到中考總分的32%
那時候,我決定離開P社去提升自己的學識,以便更出色的玩P社游戲。
我只能默默的看看尼采,反復在心中默念查拉圖斯特拉的布告,以防被同化成精神小伙。
P社玩家對人文思潮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算是合格的P社玩家,為此初三那會我語文,英語都在讀哲學,黑格爾,榮格,尼采康德,拉康,中世紀煉金術,希伯來,督道佛哲學等等,雖然僅僅只閱讀二十來本,但確實讓我的思想與精神小伙有了巨大差別。
剛開始時,漢字寫的和英文一樣歪歪扭扭,英文寫的像漢字一樣方方正正,數(shù)理化啥都不會。
最后敝人中考考了56%總分,不高,但有個普通高中讀,我錄到三高。三高是個藝校。
中考的遺憾是,語文沒寫作文,歷史沒能滿分(對于P社來說要處以生物發(fā)電之罰),原因竟是很多漢字提筆忘字,很多字認得,但不會寫,三根筆芯用到初三結束。
最后那兩個月痛痛快快的玩了P社。
因為高中需要住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