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發(fā)的消息就是不配
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愿意借錢給哪些人?

想來浮現(xiàn)在你腦海中的那個人,對你來說肯定極其重要。說到這,我不得不說,那些人就是你值得用真心對待的人,因為他們也在真心對你。
為什么呢?很簡單,在與人有金錢糾葛時,通常不會煩心的幾種情況就是
1.那個人對你很重要,就算是借錢不還,也沒有多大關(guān)系。
2.你深信對方不會拖欠你的錢,不會讓你為難。
3.你深信對方在你遇到困難時也會幫助你。
可以看出,這三種情況其實都是來自對相互關(guān)系的親密度,親密度高,金錢就顯得不太重要,親密度低,誠信就尤為重要,而誠信建設(shè)好后,就能帶動親密度的提高,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但我想說的從來不是金錢糾葛,而是情感的維系。
我看到過一篇文章,B向朋友A借了500元錢,但是很久都不還,A多次索要無果,最后拼著朋友不做,還是放狠話把錢要了回來,當我看到為500塊錢拼著朋友都不做,心里有些吃驚,錢并不多,給了朋友又何妨,畢竟是朋友啊。但是當看到B兩年沒有還錢,A在這期間不是沒有吃不起飯的時候,但是B沒有想過要還錢???看到這,我想A做的沒錯,甚至有點怪A話說的不夠狠了。當B把A當成了借錢不計利息甚至可以不還的工具人時,他們就不是朋友了。
我看后深有感觸,朋友是相互的,當對方是工具人時,朋友必然沒得做了。我把錢放在銀行還能收點利息,我把錢借給你,你去吃香的喝辣的,穿帥的玩好的?我苦逼的省吃儉用,減衣縮食?你何德何能有我這個朋友?
都說并夕夕是友情收割機,其實不然,收割友情的無非是人自己罷了。雖然看到并夕夕鏈接還是會調(diào)侃一句友情收割機,但只要你指名道姓的請求我砍一刀,我依然會下載好早就卸載了的軟件幫你一把,但你就發(fā)個鏈接過來,都不寒暄一句,我自然當做沒有看見,相信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
不記得哪一年的春晚有首歌里唱到“群發(fā)的我不回”,說回來就是群發(fā)并不是維系情感的正確方式,更不是請求幫助的正確方式,不被認真對待的感情不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