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考研必看詳細授課計劃
北航921信息與通信工程
課程大綱
課程總述
北航信息與通信工程考研有以下四門課程:204英語二(100分),101思想政治理論(100分),301數(shù)學一(150分),921通信類專業(yè)綜合(150分)。本課程負責921通信類專業(yè)綜合考試輔導。
根據(jù)協(xié)議,一共100課時,每節(jié)課45分鐘,共75小時。100個課時的分配情況是:模擬電路40課時,電磁場理論30課時,信號與系統(tǒng)30課時。
時間安排的整體思路如下:第一輪復習大概持續(xù)4個月,要求基本掌握所有知識點,能夠熟練解答基礎習題。在這一階段,計劃每周上兩次課,分別上課時長1.5小時和2小時。完成模擬電路的一輪復習需要22小時,電磁場理論需要17小時,信號與系統(tǒng)需要16小時。
第二輪復習以真題精講精煉形式進行,大概持續(xù)2個月,要求能夠合理安排答題時間,熟練完成考試題型。這一階段,總計20小時。計劃每周完成3套期末考卷或真題的聯(lián)系,并每周詳細講解2.5小時。
一輪復習課程安排(6.15-10.15月)
模擬電路部分(每次課1.5小時):
第1次課——集成電路元器件基礎
?主要內容:半導體基礎知識,PN結和半導體二極管。
雙極型三極管BJT的工作原理、特性、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及頻率參數(shù)。
場效應晶體管FET的工作原理、特性、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會計算基本參數(shù)。
第2、3、4、5次課——模擬基礎基本單元電路+多級放大電路
?主要內容:BJT和FET放大電路的三種基本組態(tài),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靜態(tài)工作點,放大器的性能參數(shù)的計算。
BJT和FET三種基本組態(tài)放大電路的交流小信號分析、性能特點。
電流源電路,有源負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交流小信號分析。
? ? 差動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差模和共模交流小信號分析。
MOS模擬集成基本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
多級放大電路輸入電阻、輸出電組、電壓增益計算。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認識電路,會分析計算電路參數(shù)。
第6、7次課——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主要內容:放大電路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網(wǎng)絡函數(shù)的零點、極點,波特圖的繪制方法。單級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繪制幅頻和相頻波特圖,會分析單管放大電路頻率特性。
第8、9次課——放大電路的反饋
?主要內容:反饋極性與反饋形式,理想反饋方塊圖及基本反饋方程式,環(huán)路增益和反饋深度,四種反饋連接方式,負反饋對放大器的性能(輸入電阻,輸出電阻,增益,增益穩(wěn)定性,非線性失真,噪聲特性及頻率響應)的影響,負反饋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四種負反饋連接方式放大電路的計算。
負反饋放大器的穩(wěn)定性與自激振蕩條件,負反饋放大器的穩(wěn)定性判據(jù)與穩(wěn)定裕度。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四會(會看,會連,會拆,會算),能夠判斷負反饋放大器的穩(wěn)定性,并進行相位補償。
第10次課——中期習題課
第11、12次課——信號的運算及處理
?主要內容:集成運放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典型集成運放的電路及原理。
集成運放應用電路的參數(shù)計算,包括:反相、同相、差動放大電路,積分器和微分器、電壓比較器、波形發(fā)生器、RC有源濾波器等運算電路。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能夠計算各種典型電路的參數(shù)。
第13次課——功率放大電路
?主要內容:穩(wěn)壓管穩(wěn)壓電路,串聯(lián)型穩(wěn)壓電路。
乙類,甲乙類推挽功放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參數(shù)計算,性能特點。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認識電路。
第14、15次課——綜合習題課
電磁場理論部分(每次課1小時):
第1、2次課——矢量分析+自由空間中的場定律
?物質中電磁場的構成方程,介電常數(shù)和磁導率;媒質的性質:線性和非線性,各向同性和各向異性,色散和非色散,均勻和非均勻媒質,簡單媒質;
?麥克斯韋方程組及物理意義:積分形式,微分形式;
第3、4次課——自由空間中微分形式電磁場定律和邊界條件
?電磁場切向邊界條件,電磁場法向邊界條件;自然邊界條件,趨勢性邊界條件;
?坡印廷矢量;坡印廷定理:積分形式、微分形式;
第5、6、7、8、9次課——靜電場的標量位+分離變量法
?靜電場的標量位及物理意義,標量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邊值問題的極值定理、平均值定理、唯一性定理;
?用分離變量法求解直角坐標、柱坐標系和球坐標系下的拉普拉斯方程。
?用鏡像法求解特殊邊界,如無限大平面、無限大的劈、無限長的圓柱及圓球邊界的靜電場問題的求解。
第10、11、12次課——靜磁場+物質中的宏觀場定律
?庫侖定律,電場的通量;
?畢奧—薩瓦定律,磁場的環(huán)量;
第13、14次課——電磁場的能量和功率+平面電磁波
?波動方程,正弦(簡諧)電磁場場量的復數(shù)表示,麥克斯韋方程組和波動方程的復數(shù)形式;
?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均勻平面波的定義, TE波、TM波、TEM波;
?相移常數(shù),波長,相速,振幅,波阻抗,線極化波、圓極化波(左旋、右旋),橢圓極化(左旋、右旋)。
?行波,純駐波、行駐波、表面波、表面波;
第15、16、17次課——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均勻平面電磁波復數(shù)形式解,瞬時值形式解;
?沿任意方向傳播的均勻平面波:波的數(shù)學表達式;波的特性;
?電磁波的極化,極化的工程判斷方法;
?兩種媒質交界面入射、反射、折射問題的計算;
?導體表面電磁波的入射、反射問題計算。全反射、全透射
信號與習題部分(每次課1小時):
第1、2、3次課——信號與系統(tǒng)+連續(xù)時間系統(tǒng)時域分析
?信號的表示、分類及運算;一般信號的典型信號表示;系統(tǒng)的分類及其判定;線性時不變系統(tǒng)的特點。
?時域分析:用微分方程求解連續(xù)時間系統(tǒng)完全響應;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tài)響應;沖激響應與階躍響應;卷積的定義、性質和計算。
第4、5、6次課——傅里葉變換+連續(xù)時間系統(tǒng)實頻域分析
?頻域分析:傅里葉級數(shù)的三角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形式的表示,信號頻譜的定義、求解及作圖;傅里葉變換的定義、性質,頻譜密度函數(shù);典型信號的傅里葉變換;抽樣定理;無失真?zhèn)鬏數(shù)亩x;系統(tǒng)因果性的頻域判斷;幅度調制與解調;能量信號與功率信號的定義;相關函數(shù)及相關定理;能量譜、功率譜的定義及其與信號相關函數(shù)的關系;線性時不變系統(tǒng)輸入輸出信號的相關函數(shù)、能量譜/功率譜的關系;帕斯瓦爾方程。
第7、8、9次課——拉普拉斯變換
?復頻域分析:拉普拉斯變換定義、性質、收斂域及逆變換;用拉普拉斯變換法分析電路;s域元件模型;系統(tǒng)函數(shù)定義及計算;系統(tǒng)函數(shù)零、極點與時域波形的關系;系統(tǒng)函數(shù)、極點零與系統(tǒng)頻率響應的關系、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判定;全通網(wǎng)絡和最小相移網(wǎng)絡的零、極點的特點。
第10、11、12次課——連續(xù)時間信號和離散時間序列
?時域分析:序列的表示及運算;典型序列;差分方程與系統(tǒng)實現(xiàn)模型;常系數(shù)差分方程的時域求解;單位樣值響應;序列卷積和的定義、性質、計算。
第13、14、15次課——Z變換
?變換域分析:z變換的定義和收斂域;典型序列的z變換;z變換的性質;逆z變換的求解;離散系統(tǒng)函數(shù)的定義及求解;序列的傅里葉變換及離散時間系統(tǒng)的頻率響應的定義、求解及作圖;離散系統(tǒng)函數(shù)與系統(tǒng)的因果性、穩(wěn)定性、及頻率響應的關系;數(shù)字濾波器的基本原理與構成,利用離散時間系統(tǒng)進行模擬信號濾波。
第16次課——綜合習題課
第二階段:真題精講精練(提高階段)
2004年-2021年共18套真題,根據(jù)時間和做題情況深入分析、講解,從而實現(xiàn)高效完成考卷的目的。
參考書目
科目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模擬電路 《電子線路基礎》 張曉林 張鳳言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電子線路與系統(tǒng)的設計和實驗技術》 張曉林等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信號與系統(tǒng) 《信號與系統(tǒng)》 熊慶旭,劉鋒,常青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信號與系統(tǒng)》 鄭君里,應啟珩,楊為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
《信號與系統(tǒng)》 A.V. Oppenheim等著,劉樹棠譯,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
電磁場理論 《電磁場與電磁波》 蘇東林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電磁場理論學習指導書》 蘇東林等,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09)
本文具有一定時效性
咨詢課程可以點擊主頁看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