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不忍看它在山西暴雨里悄悄“死去”

2021-10-12 20:16 作者:Vista看天下  | 我要投稿


游戲《黑神話·悟空》畫面,佛像原型為山西府城玉皇廟中的元代二十八星宿像


正在發(fā)生的山西暴雨,經(jīng)歷了從“沒熱搜”到登頂“熱搜第一”的過程。


許多網(wǎng)友被救災現(xiàn)場的報道驚訝,第一反應是“沒想到這么嚴重”。



大面積的山體滑坡、塌陷開裂的地面、老人泡在水中遭殃的莊稼……畫面實在讓人痛心。



近兩天終于有令人欣慰的消息,譬如各地的救援物資正陸續(xù)到達山西,受災的人群被轉(zhuǎn)移、得到救助。


可我為山西揪著的心,還不敢放下。


不為別的,只為山西古建。


林徽因在山西靈巖寺對古建進行測繪


隔壁文物大省陜西,時不時因為挖地鐵挖出古墓被關(guān)注。


相比之下,許多外地人看山西卻只能想起煤老板、刀削面與醋,不記得山西也是妥妥的文物大省。


國保級文物數(shù)量第一,是山西,足有452處。


元代前的木構(gòu)建筑最多的,是山西,占了全國的75%。


被梁思成評為“中國的最后一點點大唐余味”的,還是山西。


然而這一切,都面臨著在大雨中傾頹的威脅。


不少古建,或許會永遠地消失在這場風雨中。


via @孫小寒


在人們的印象里,處在黃土高原上的山西自帶“水汽少”的標簽,誰也沒料到大雨能如此駭人。


目前據(jù)山西省應急管理廳消息,當前的災害已導致1.7萬余間房屋倒塌。


與現(xiàn)代建筑相比更為脆弱的木制古建筑,在災難面前難有招架之力。



大家熟悉的平遙古城,城墻原本是“現(xiàn)存最完整的明清時期古城墻”。


但在這次強降雨中,平遙古城的第84號內(nèi)墻發(fā)生了長達25米的局部坍塌,所幸無人傷亡。


via @央視新聞


古城內(nèi)的一處民居,在強降雨中轟然倒地。



自10月5日以來,山西的大量古建筑就都陷于雨水沖刷侵蝕的威脅當中。


被評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晉祠、天龍山石窟,發(fā)生了漏水坍塌。


晉城大夫街的土地廟護墻坍弛,墻面裂紋遍布,磚石與泥濘混在在一起,仿佛經(jīng)歷了地震。



雨水灌入梵安寺念佛堂的地基,這座古寺建于公元1104年。


水流滲過古地道,導致房屋前出現(xiàn)碩大的裂縫。



山西垣曲成家坡的藥王廟,一部分已經(jīng)坍塌為廢墟,飽經(jīng)歲月的房梁在暴雨中折斷。



山西新絳縣的魁星樓倒了,幾乎看不出從前的樣子,木質(zhì)小樓悉數(shù)坍塌。


百年前,這還是古代學子拜魁星、求功名的場所。在儒士學子的心目中,主宰文章興衰的魁星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博主@異坤君拍攝的舊照里,15年的魁星樓建筑就已經(jīng)損毀嚴重。


這場暴雨,加速了它的傾頹。


@異坤君


@文博山西發(fā)了一篇文章,里面列舉了不少已受大雨影響的文物古建。


文章標注出了這些古建的文物級別,瀏覽下來,仿若古建們的求助信。



然而微博上“風雨中山西古建正受到威脅”的話題下,討論者寥寥。



若要較真起來,這封來自古建的求助信一定會比所有人想象中要長。


山西省作為國保數(shù)量最多的省份,文物可不少。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shù)據(jù),以及山西省文物局網(wǎng)站的相關(guān)信息顯示,截至去年7月,山西共有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


古建筑,足足有28027處。


這當中,有難以細數(shù)的國寶級古建。


同時也意味著,在其他地區(qū)能當個小景點的古建筑,在山西的文物列表里幾乎排不上號。


via @愛塔傳奇


譬如五臺山佛光寺,梁思成將它形容為“誠我國第一寶也”。


上世紀三十年代時,日本有學者論斷“中國境內(nèi)無唐代木建筑,要看還得去奈良”。


梁思成與林徽因四次帶隊去山西,后來幾乎是從壁畫、野史記載里去“撞大運”。


終于,在山嶺中行走了兩天后,發(fā)現(xiàn)了佛光寺,一座純正的唐代木結(jié)構(gòu)寺廟。


進而駁回了國際學界的論斷。



選擇山西,也是因為這兒是公認的中古建筑之最,尤其是木制建筑。


古建們能保存下來,黃土高原上少雨雪的氣候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今年這場反常的洪澇,對山西的木制古建筑來說堪稱滅頂災。


導演賈樟柯稱,“我在山西生活了50年,第一次見到這么長時間、這么強的降雨”“猝不及防,聞所未聞”。



相比于故宮這種保存在城市中的古建筑群,山西的古建筑,多是散落鄉(xiāng)野的吉光片羽。


有山西的朋友坦言,在那些文物保留豐富的城市,隨便在周邊的村鎮(zhèn)、山溝溝里轉(zhuǎn)轉(zhuǎn),都能發(fā)現(xiàn)明清時的古建、里頭說不定藏了國寶級壁畫。


像魁星樓這種,甚至沒有定保,也就是沒有被評入文物保護名錄中。


根本數(shù)不清,到底有多少歲月痕跡消失在了無人問津的荒野里。


倘若沒有這場雨,或許它們會存留地再久一點,給人們留下記錄的時間。



等待被發(fā)現(xiàn)、被保護的文物很多,但山西,卻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


且不論這次暴雨后的文物修繕工作,光是日常的維護,山西的文保人員就已經(jīng)不夠分了。


19年11月,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坦言,5600多處市縣保古建中,只有約十分之一因有學校或大隊入駐,還處于有人看護的狀態(tài)。


剩下的要是處在田間、山野,不僅是自然損毀,遭文物販子偷盜的事件都時有發(fā)生。


17年,山西由龍?zhí)鞆R壁畫被盜案,查獲了一個文物販子團伙,查獲了四百余幅古建壁畫。


而那些幾乎無人看管的古建文物墻上,只留下盜割壁畫時整整齊齊的切口。

龍?zhí)鞆R戲臺壁畫被盜前后


嫌犯被抓后向警方交代,“沁水那邊的古村落,山里面沒人知道,就不報案。不像龍?zhí)鞆R是縣保(文物),發(fā)案就報了?!?/p>


許多鄉(xiāng)野中的古建只能靠村民或村委自發(fā)維護,導致有的寺廟,前前后后被偷了幾次。


偷完廟頂偷屋脊,偷完壁畫又偷柱礎。


攝影師梅佳接受@冰點周刊采訪時,提到山西守廟人的故事:


“一群人開著車到來,下來幾個人,把守廟人綁起來;有的一夜之間,房頂上的麒麟雕刻就沒了,走廊被瓦片砸出了坑……”


一座座古建就像茍延殘喘的老人,墻壁屋頂?shù)钠贫椽q如老人身上的褥瘡。


據(jù)山西省財政廳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1年,省財政投入文物保護的經(jīng)費只有0.33億元,2012年增加到0.62億。


山西努力增加投入,但避免不了客觀差距。


與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同向?qū)Ρ纫幌拢?010年,寧波市一個城市投入的文物保護經(jīng)費就達到了一億多元。


寧波市當年光是文物單位的門票收入,就達到了929.1萬元。


而山西諸多不可移動文物都散落在山野,旅游收入少,再加上文物數(shù)量多、經(jīng)費更是捉襟見肘。


沒辦法,經(jīng)濟不體面時,哪有余力好好的保護文物。


如今全國僅存4座唐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都在山西。


宋遼金時期的全國共有183座,山西占了150座。


這些文物堪稱山西驕傲,但相比于其他省份,山西的這些古建似乎都太低調(diào)。


它們當中少有華麗、色澤大膽鮮艷的雕梁畫棟,許多建筑的風采已經(jīng)消散在數(shù)百年的風吹日曬中,更多時候是一種仿若從史書中浮現(xiàn)的古樸美。


相比于外觀審美,更重要的是它們補全文明歷史空白的價值——


讓中國古建筑不再是紙上談兵,見證了中原文明的延續(xù)。




前段時間游戲《黑神話·悟空》中令人驚嘆的廟宇神像設計,不少就取材自山西古建。


如前文提及的佛光寺,游戲畫面參考了寺中的唐大中十一年經(jīng)幢。



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護利用處處長白雪冰,在接受央廣網(wǎng)記者采訪時提及,這次降雨中國家級、省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主體損害較少。


目前受損更為嚴重的文物,更多集中在縣級及縣級以下文物保護單位。


包括大量未登記在冊、未定級、散落在偏遠村落的傳統(tǒng)建筑。


目前,文物修繕工作已逐步展開。


但一個無奈的事實是,在有限的資金與人力前提下,搶修之路注定艱辛。


在此之前,山西還是靠“認養(yǎng)古建筑”的方式,借助民間力量修繕了不少古建。


2002年時,山西曲沃縣要拓寬街道,年久失修的萬歷年間四牌樓位于街道正中。


有人說,要把它拆了。


當時曲沃縣的文物局局長急了,“它經(jīng)過了多少風雨,外敵沒把它炸了,戰(zhàn)火沒把它燒了,在咱們這一代人手里鬧壞,咱們成啥了?”


后來,全縣的職工幾十元、數(shù)百元地捐,捐出了16.5萬。


大家又去找企業(yè)“化緣”,七拼八湊地保下了四牌樓。


這是當?shù)匚奈锞值谝淮慰吹?,原來普通人,也有可能守護、有可能保下一座文物。


它進而發(fā)展成了“認養(yǎng)古建”的措施,慢慢推廣到了全省。


文物保護,大多數(shù)時候是當?shù)卣穆氊煛?br>


但讓一個文物延續(xù)下去的意義,卻是歸屬所有人的,知來處、明去處。


華麗精美的宮廷文物,或許更具保存研究的價值。


可山村鄉(xiāng)野間那些看著殘破、不夠輝煌的建筑,卻也是我們文明樸素的來處,是百年流傳間普通人留下的歷史印痕。


它們未必珍貴,卻也是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一枚指紋。


對那些未定級、散落偏遠鄉(xiāng)野的傳統(tǒng)建筑來說,2021年的這場大雨,或許就是它們的天劫。


據(jù)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tǒng)計,2011年以前的30年間,中國有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


注定有許許多多隱蔽、沒那么出名的文物,扛過了幾百年的日月交替后,沒扛過一次天災。


山西太谷縣的石牌坊,就在一次雹災后轟然倒地、摔成了碎片。


古人立起這座石牌坊時,或許還想過它可以作為某種象征、永遠地屹立下去。


無名的古建筑注定消亡,就像這次,不少鄉(xiāng)野的古建是在倒塌后才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盡管我們其實都清楚,這是一個無解的困局,歲月會從文明當中緩慢無情地帶走所有事物。


但每個人,都不忍目睹那些歷史遺跡,就在眼前“死去”。


搶救文物就是這么一項傻而可貴的任務,用微小的力量對抗消亡的命運,哪怕那些古建終將消逝,我們也希望它們能在這世上留下些許印記。


普通人能做的很少,但今晚,至少我們可以為山西古建多分一點目光。

不忍看它在山西暴雨里悄悄“死去”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兴化市| 丰宁| 镇平县| 登封市| 驻马店市| 莱阳市| 庄河市| 松滋市| 松溪县| 孟州市| 穆棱市| 广宗县| 阳城县| 祥云县| 定安县| 江都市| 乐清市| 达拉特旗| 大理市| 滕州市| 深州市| 水富县| 柘荣县| 英超| 鹤壁市| 晋城| 和田市| 无棣县| 民丰县| 龙南县| 邢台县| 阿拉善右旗| 祁门县| 水城县| 无极县| 井冈山市| 寿阳县| 浙江省| 探索| 类乌齐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