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開弓的背后,漢帝國人民付出了什么代價? 【大漢崛起·代價】

開宗明義,視頻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古代王朝沒有所謂的中產(chǎn)階級,整個王朝的經(jīng)濟基礎(chǔ)有且僅有農(nóng)民,因此在這談?wù)撝挟a(chǎn)沒有任何意義。

你自己看看你引這玩意對嗎?我拿這破玩意算了半天上網(wǎng)一搜發(fā)現(xiàn)你這他媽是語音識別的。
貼一下原文
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未與此。
簡單計算一下,古代通用的一石是120斤,60kg。一畝約為465平方米(下同),比今天的市畝略小。
每畝年產(chǎn)90kg,以五口之家一百畝為例(下同),年產(chǎn)9000kg,個人所得稅10%,共計900kg,吃5400kg,賣2700kg。價格是60kg30錢,合五毛一公斤,余1350錢。過年300錢,衣服1500錢,合計負450錢,婚喪嫁娶另算。
年成對收入影響也很大,上好年成增收四倍,約600石,稅60石,過年10石,衣50石,豐年吃好點估計能剩下400石。這里我確實算不出來余四百,只能解釋為豐年吃得好花的多。中好年成,下好年成同上。
小饑年收入100石,稅10,吃90,沒了。中饑稅7,余63,只夠3.5人吃,起碼要餓死一個,大饑交完稅只夠活一個半,不交只夠活1.67個,區(qū)別不大。
正常婦女收入。以年織12匹計算,約合4000錢,134石糧食。注意,這筆收入在饑年時幾乎沒有意義,且這份收入是婆媳兩人的收入合計。
以上數(shù)據(jù)是在整個王朝官不貪民不搶,沒有淋尖踢斛沒有保護費的前提下,大家都很開心。

因造假幣被處死的不下十萬人,未定罪而被拷問致死的不能計算,因為類似的事情自首的不下百萬人,然而這些還比不上其中的一半。
這里是發(fā)了大面額的錢,這種錢使用了和小面額錢一樣的材質(zhì),人才,真她媽人才。

《愛國商人》
這里是卜式通過孔僅進言請求降低運輸船只的稅收,漢武帝不悅。
這邊打仗那邊有人還在狗叫減稅,減的還是船算,換我我也不悅。上面已經(jīng)算過農(nóng)民的收入情況了,少的可憐,支出都是本地出產(chǎn)的,減船算并不能惠及封建王朝真正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只能促進商業(yè)發(fā)展。

你提中產(chǎn)階級我都覺得好笑.jpg
這里中產(chǎn)階級應(yīng)該是指的軍隊中下層武官,這幫人是砍人頭砍上來的哪來的錢。

戚繼光:我不是,我沒有
戚家軍,又稱義烏兵、浙軍,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軍于浙江義烏,總兵力四千人,主力是義烏的農(nóng)民和礦工。
明嘉靖年間,倭患肆虐,參將戚繼光奉命抗倭,為提高部隊素質(zhì),先后幾次到義烏招募數(shù)批農(nóng)民入伍,組建一支新軍。這支軍隊經(jīng)過嚴格訓(xùn)練,成為戰(zhàn)斗力很強的精銳部隊,開赴抗倭前線。由于這支隊伍勇猛善戰(zhàn),威震敵膽,屢立戰(zhàn)功,在平倭斗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建立了偉大的功績,被譽為“戚家軍”。
這幫人戰(zhàn)斗力強是因為當(dāng)?shù)刈谧鍎萘ΡP根錯節(jié),下屬的工人有組織性而且下手狠,有械斗經(jīng)驗,都見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