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沒打贏的四場單挑不是真打不贏,林沖出手至少能贏三場,武松李逵能打贏幾場?

梁山步軍十頭領(lǐng)中,表現(xiàn)比較搶眼的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風(fēng)李逵和浪子燕青,這四位好漢個性鮮明,武功也各有千秋:魯智深猛、武松快、李逵兇、燕青巧。
李逵的兇是遇強(qiáng)則弱、遇弱則強(qiáng),在強(qiáng)者面前是蟲,在弱者面前是龍,武松則是遇強(qiáng)更強(qiáng),刀下基本不留活口。
武松與李逵的戰(zhàn)斗風(fēng)格迥然不同,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魯智深沒打贏的四場單挑,要是換林沖、武松、李逵出手,結(jié)果又會如何?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豹子頭林沖可謂全能選手:在馬上挺起丈八蛇矛,玉麒麟盧俊義和沒羽箭張清見了也肝兒顫,不騎馬只掄樸刀,青面獸楊志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盧俊義被吳用誆到梁山腳下,八位步戰(zhàn)高手輪番上陣,李逵、魯智深、武松單挑,朱仝雷橫、劉唐穆弘李應(yīng)三兩成群圍毆,盧俊義渾然不懼,但是林沖等人帶著起兵呼嘯而來,“嚇得盧俊義走投沒路”;沒羽箭張清先是連打梁山十五員大將,又把花和尚魯智深光頭打出血,“林沖引鐵騎軍兵,將張清連人和馬都趕下水去了?!?/strong>
魯智深雖然力大無窮、武藝高強(qiáng),但是跟林沖一對一單挑,還真沒有必勝的把握:林沖并不像老版電視劇演的那樣面目清秀文質(zhì)彬彬,更不像新版那樣尖嘴猴腮愁眉苦臉,他身高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丈八蛇矛緊挺,霜花駿馬頻嘶。滿山都喚小張飛,豹子頭林沖便是?!?/strong>
林沖的性格或許不如魯智深,但是武功肯定不比魯智深弱,于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魯智深沒打贏的四場單挑,林沖至少能打贏三場,另外一場,也有獲勝的希望,這其中除了武功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比如魯智深在誤殺鎮(zhèn)關(guān)西鄭屠之后,下手就極有分寸,除非罪大惡極者,他一般都不會痛下殺手。
魯智深沒打贏的四個對手,按先后順序,分別是九紋龍史進(jìn)、青面獸楊志、雙鞭呼延灼、寶光和尚鄧元覺。

打鄧元覺那一場,魯智深可能是盡了全力,而且也真起了殺心:“魯智深忿怒,全無清凈之心;鄧元覺生嗔,豈有慈悲之念。”
花和尚魯智深和寶光和尚鄧元覺,斗過五十余合不分勝敗。方天定和石寶都驚呆了:“只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名不虛傳!斗了這許多時,不曾折半點(diǎn)兒便宜與寶光和尚……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手。”
寶光和尚四方臘手下超一流悍將,他與魯智深斗得難解難分,武松這才抽出雪花鑌鐵雙戒刀上前助陣,嚇得鄧元覺拖著禪杖撒腿就跑——如果魯智深占了明顯上風(fēng),武松不會出手,如果鄧元覺自信可以應(yīng)付兩位高手,也不會掉頭奔逃。
林沖單挑鄧元覺,肯定不會很輕松,要是打另外三位,估計他就會有必勝信心了:九紋龍史進(jìn)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jìn)的徒弟,但王進(jìn)只教了史進(jìn)半年,而且教的比較雜,十八般兵器樣樣都練,專攻一件的時間可能也就十天八天,而打虎將李忠給史進(jìn)打下的基礎(chǔ),實(shí)在是不怎么樣。
九紋龍史進(jìn)肯定打不過林沖,青面獸楊志手使最擅長的樸刀,跟沒拿丈八蛇矛的林沖單挑,也是一點(diǎn)不占上風(fēng),所以白衣秀士王倫才趕緊叫?!俅蛳氯?,楊志可能就要倒在林沖樸刀之下了。

楊志和史進(jìn)都不是林沖的對手,雙鞭呼延灼也不行,這里面有一個兵器相生相克的問題:雙鞭對付大刀和狼牙棒還可以,但是遇到長而剛猛的丈八蛇矛,抵擋起來就很費(fèi)力了。
呼延灼與林沖單挑不分勝負(fù),但顯然是因?yàn)樾±顝V華榮出來攪局,林沖不想再打下去,呼延灼也沒敢追:“林沖撥轉(zhuǎn)馬便走,呼延灼因見林沖武藝高強(qiáng),也回本陣?!?/strong>
林沖呼延灼都跟一丈青扈三娘打過,但很明顯是林沖贏得更輕松,只用了十個回合,就憑力氣克制住扈三娘雙刀并將她生擒,而呼延灼則打得比較吃力:“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兩個斗到十合之上,急切贏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這個潑婦人在我手里斗了許多合,倒恁地了得!’”
呼延灼使詐也沒能拿下扈三娘,顯然是比林沖略遜一籌,讓他和林沖以命相搏,估計一百回合之后就能分出勝負(fù),輸?shù)目隙ㄊ呛粞幼啤?/p>
魯智深打不贏的四場單挑,并不能因此說林沖的武功就比魯智深高:滿腔仇恨的林沖下手極其狠辣,金圣嘆將其稱為梁山第一毒人還是比較恰當(dāng)?shù)?,他的丈八蛇矛剛猛毒辣,最喜歡在對手胸膛鉆一個窟窿,而魯智深則因?yàn)椤皻⑷颂啵隙ㄊ窃诜N家軍的時候)情愿出家”,已經(jīng)厭倦了殺戮,能活捉就絕不打死,很多時候都是只分勝負(fù)不決生死,所以戰(zhàn)斗力打了一些折扣。
魯智深不喜歡殺戮,武松則是能一刀干掉的就絕不用兩刀,無論是江湖人物還是“御弟大王(除了耶律得重還有和方貌)”,只要被武松瞄上,基本都難逃身首異處的悲催結(jié)局。
武松的力氣可能比魯智深小一些,但絕對比一百個梁山好漢力氣大,三五百斤的石頭墩子,他能扔起三米多高再接住,兩臂也有千斤之力,所以比拼力氣,除了魯智深之外,任何人都占不到武松的便宜。

武松或許贏不得寶光和尚鄧元覺,但是要打雙鞭呼延灼,估計會比魯智深結(jié)束戰(zhàn)斗快一些:武松斬殺馬上戰(zhàn)將,一般都是先砍馬頭或馬腳,用長槍大刀的對手,可能還有機(jī)會抵擋幾下,但呼延灼用的是十二三斤一把的鋼鞭,也就三尺左右長短,保護(hù)自己可以,想保住馬頭馬腳,那可就力不從心了。
武松豁出命去肯定能打贏膽子比較小的呼延灼——呼延灼并不是講義氣、有骨氣之人,這樣的人跟為了要敵人的命可以不要自己命的武松搏命,在氣勢上就輸了一籌。
施耐庵安排魯智深楊志先后跟呼延灼單挑,卻沒有讓武松出戰(zhàn),這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如果武松出手,不斬呼延灼,顯不出武松“天人”風(fēng)范,斬了呼延灼,還真不好找人替補(bǔ),畢竟在《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都有這么一號人物,憑空弄沒了都不夠意思。

楊志史進(jìn)與武松單打獨(dú)斗,頂多能有五成勝算,以命相搏,武松的勝算可能會更大一些,只有寶光和尚鄧元覺比較難對付:禪杖看似笨重,但是雙手掄動,速度并不慢,甚至可能比呼延灼的雙鞭更靈活,這里面有一個物理學(xué)的杠桿力的問題。讀者諸君可能有過這樣的感覺:二十斤的鐵棍,只要雙手位置合適,舞動起來比重心靠前的鞭、锏還靈活。
前面咱們說過,魯智深那四場單挑只是沒打贏,而不是打不贏,真要打到最后,他是有可能取得完勝的。
魯智深動了殺機(jī),可能四場單挑全都打贏,那么比魯智深力氣小一些的李逵,跟那四位高手單挑,又能打贏幾場呢?
這個問題,估計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都比較一致,筆者說多了可能會被嘲笑,所以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黑旋風(fēng)李逵在兩軍陣前與寶光和尚鄧元覺、青面獸楊志、九紋龍史進(jìn)、雙鞭呼延灼單挑,有幾次能逃得活命?這四位高手各自需要多少回合,能將李逵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