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世:許褚乃當世名將,其武力值究竟如何?
在曹魏陣營中,許褚以膂力超群,勇武敢戰(zhàn)而威名遠揚,被曹操稱為“虎候”、“此吾樊噲也”,并任命其為虎賁護衛(wèi)軍的首領,他與典韋兩人都是曹魏大軍中少有的“超級猛將”,能與蜀漢五虎相抗衡。
那么,以許褚的實力在三國武力排行榜上能夠名列第幾,他又曾經遭遇過哪些勁敵猛將呢?

被廣大三國迷們比較公認的是,巔峰期的呂布是三分時代的最強者,武力排名榜上的頭一位。天下第一帥哥,天下第一武藝,還擁有天下第一寶馬――赤兔火龍駒,正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如虎添翼,橫勇無敵,獨立巔峰而雄傲天下。
呂布之下還有幾位猛將: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許褚、典韋、顏良、文丑,這九位通常被稱為“超級猛將”,他們的武力值和戰(zhàn)斗表現(xiàn)相對于其他武將明顯要高出一個層次。以許褚的實力,毫無疑問足以躋身于前十名之列,具體能排到第幾名,咱們需要根據他的歷次戰(zhàn)斗表現(xiàn)來細細分析。
許褚VS呂布
許褚經歷過的勁敵還是蠻多的。濮陽之戰(zhàn)時,許褚和呂布曾經在兩軍陣前有過一次交鋒。曹操征伐徐州,呂布抄了他后方的兗州,曹操率兵回救,在濮陽城外與呂布擺陣對峙。呂布出陣搦戰(zhàn),曹軍中許褚出馬迎敵,“斗二十合,不分勝負”。通常情況下,這個“不分勝負”往往需要的回合數比較多,起碼也得三十合開外了,二十合就說不分勝負比較勉強,只能說許褚勉力招架支撐。果然連觀戰(zhàn)的曹操都感覺到了許褚的處境不妙,“呂布非一人可勝”,立即派上典韋助戰(zhàn),兩員猛將一齊聯(lián)手夾攻,盡管如此,仍然沒有勝算,隨后又六將齊出,對呂布進行圍毆。

通過這場戰(zhàn)斗可以確定,許褚與呂布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
許褚VS張飛
許褚和張飛也有過三次交鋒,但情況都很不妙,完全被張飛碾壓:博陵渡口,張飛攔截曹軍敗軍,正遇許褚,便來交鋒,許褚“不敢戀戰(zhàn),奪路走脫”;葫蘆口伏擊,張飛阻擊曹操赤壁敗兵,許褚“騎無鞍馬來戰(zhàn)張飛”,張遼和徐晃也沖上來助戰(zhàn),仍被張飛打退,曹操回看眾將,“各自帶傷”;褒斜道上張飛劫糧,正好又遇到醉酒的許褚,許褚敵不住張飛,“戰(zhàn)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

許褚屢屢被張飛按在地上摩擦,僅僅以運氣不好為理由是很難解釋的。只能說戰(zhàn)斗風格上有相克之處,許褚對張飛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忌憚,心理上存在著陰影,張飛就是他一生的“克星”。
許褚VS關羽
許褚和關羽有過一次交鋒,就是在土山之戰(zhàn)中。劉備、張飛偷襲曹營失敗被打散,關羽獨守下邳被圍。夏侯惇將關羽誘出城外,許褚、徐晃兩將從兩邊殺出,截住關羽歸路,關羽“奮力殺退二人”。當然,按照曹操的計劃,這次戰(zhàn)斗行動是困住關羽,爭取他投降,“說之可也”,并不打算殺掉他。所以許褚和徐晃在戰(zhàn)斗中不能傷了關羽,在束手束腳的情況下,不可能全力以赴拼死作戰(zhàn),為保障自己安全,兩將被關羽打退也不奇怪。但也說明一個情況:無論許褚還是徐晃,僅憑一人之力是無法阻住關羽的,只能兩人合力。

通過這場戰(zhàn)斗,我們可以確定,許褚的武力值低于關羽。
許褚VS顏良
許褚與顏良之間沒有直接的交鋒,但是通過徐晃可以判斷出兩人之間武力值的高下。曹操挾天子群臣遷都許昌的路上,遭到徐晃的攔截,曹操派許褚出戰(zhàn),兩將“刀斧相交,戰(zhàn)五十余合,不分勝敗”;而在白馬坡之戰(zhàn)中,顏良連斬曹軍兩將(宋憲、魏續(xù))的情況下,徐晃掄斧迎戰(zhàn),“與顏良戰(zhàn)二十合,敗歸本陣”。曹軍諸將“栗然”,無人再敢出陣。

通過兩場戰(zhàn)斗的相互比較,許褚和顏良之間高下立見,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許褚VS趙云
許褚與趙云有過兩次交手,都是穰山之戰(zhàn)中:第一次是兩軍陣前的單挑廝殺,許褚出馬,趙云挺槍接戰(zhàn),“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第二次是劉備率部在夜間撤軍,遭到曹軍伏擊,許褚率兵追擊,“與趙云力戰(zhàn)”,隨后“于禁、李典又到”,將劉備與趙云隔開。次日劉備遭到高覽和張郃的前后堵截,趙云突然殺到,槍挑高覽,又“三十余合”殺退張郃。

通過這兩場戰(zhàn)斗看,在兩軍陣前堂堂正正地廝殺的情況下,許褚和趙云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戰(zhàn)成平手。但趙云能夠從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包夾中從容脫身,至少說明趙云的防御力極其強悍,以許褚的攻擊力還沒有任何機會能夠傷到趙云。也就是說,如果兩人對戰(zhàn),趙云將立于不敗之地,取勝只是個時間問題。
許褚VS馬超
許褚與馬超有過一場驚天動地的曠世之戰(zhàn),就是渭橋邊“裸衣斗馬超”。在這場戰(zhàn)斗中,兩人連斗三局:第一局是“斗了一百余合,勝負不分”;第二局換馬再戰(zhàn),“又斗一百余合,不分勝負”;第三局許褚卸去盔甲,裸衣出陣,“又斗到三十余合”,許褚棄刀挾槍,折斷槍桿,“各拿半節(jié)在馬上亂打”。

從這場戰(zhàn)斗來看,許褚是超水平發(fā)揮,傾盡全力奮戰(zhàn)。而馬超則始終全裝貫束,從容應對,在境界上就要略勝一籌。
許褚VS典韋
許褚還與典韋有過一次交鋒,是在葛陂之戰(zhàn)中。許褚那時候還占山為王當土匪,擒住了黃巾軍的首領何儀。典韋來要人,與許褚發(fā)生沖突,兩人一言不合打了起來,“從辰至午,不分勝負”;稍歇后再斗,“直戰(zhàn)到黃昏,各因馬乏暫止”。

從這場戰(zhàn)斗來看,許褚和典韋力量相當,同樣悍勇,武藝也不相上下,可以視為武力值在同一水平線上,差距甚微。但許褚的戰(zhàn)績比典韋要好,斬將率要高很多。
許褚VS黃忠
在蜀漢五虎上將中,許褚唯一沒有交過手的就是黃忠了。由于黃忠出場時就已經是“年近六旬”了,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終究“老將不以筋骨為能”,體能下降,失誤增多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我們記得,馬超兵犯葭萌關時,劉備與諸葛亮商議對策,提到了關羽、張飛、趙云,卻獨獨沒有提到黃忠。可見在當時情況下,黃忠已經不足以應對如此勁敵了。比較渭水邊大戰(zhàn)馬超的許褚來說,黃忠當稍遜一籌。
許褚VS文丑
位居袁紹麾下“河北四庭柱”次席的文丑也是一員猛將。他比較出彩的兩場戰(zhàn)績,一場是磐河之戰(zhàn)中追擊公孫瓚,遇到初出山的少年趙云,“大戰(zhàn)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另一場是延津渡以一敵二,射倒張遼戰(zhàn)馬,又與徐晃大戰(zhàn),徐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但我們分析,當時張遼坐騎被射倒,翻身落馬,文丑策馬回來,徐晃“急掄大斧,截住廝殺”,主要還是為了救下張遼。這個時候文丑“后面軍馬齊到”,徐晃卻是獨立作戰(zhàn),“料敵不過”也屬于戰(zhàn)場因素。從戰(zhàn)斗成績上來看,文丑有過兩個斬獲,一個是關純,一個是公孫瓚麾下的無名“健將”,他的殺傷力并不如許褚。
通過以上各場戰(zhàn)斗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三國武力排名榜上,許褚能夠排在第七、八名的位置上。在他前面的還有呂布、張飛、顏良、關羽、趙云、馬超六人。許褚與典韋的武力值相當,略勝于黃忠、文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