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國都不敢接的超級工程,中國果斷攬下!7年后連美國都嘆服

自從中國基建憑借一系列工程一炮而紅之后,大量國家都來請求中國為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更是不乏超級工程,有這么一項工程連25國都不敢接?結(jié)果中國果斷攬下這一工程!7年后就連美國都嘆服于我們的基建實力,這一工程就是位于北非的甘塔斯隧道,最初接手的法國工程師更是稱這座隧道是工程師的災難,最終被中國人成功克服。

這一工程位于阿爾及利亞境內(nèi),在整體都相對貧困的非洲地區(qū),阿爾及利亞算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在從法國殖民當中獨立之后,依靠石油經(jīng)濟該國成為北非地區(qū)的強國之一,然而在獨立過程當中該國一度經(jīng)歷戰(zhàn)爭,這導致其國內(nèi)的鐵路系統(tǒng)遭到較大破壞,因此為了修復國內(nèi)的這些鐵路和橋梁,并且對其進行升級,阿爾及利亞規(guī)劃了北方鐵路計劃。
該鐵路東起阿納巴安納巴,西至靠近摩洛哥邊境城市阿給德阿拜斯,跨越22個省份,沿途聚居2000萬人口,占到該國人口的一半,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然而修建的過程卻被一座隧道給攔住,這就是甘塔斯隧道,甚至就連法國這個傳統(tǒng)強國都在甘塔斯隧道面前束手無策。

除了長度是北非地區(qū)最長的隧道之外,其穿過的地層恰好由灰泥巖構(gòu)成,這種地質(zhì)結(jié)構(gòu)是第3紀中新世的沉積所形成,其特點就是遇水膨脹干燥收縮,雖然在干燥時看起來非常類似巖石,但在遇水之后立刻就會變成泥漿,使得修建隧道成為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且按照歐洲國家的隧道施工標準,在隧道挖掘過程當中,要充分暴露出其中的巖石,等到巖石變得更加穩(wěn)固之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施工,然灰泥巖暴露在空氣當中越久就越會吸收空氣當中的水分,變得越來越膨脹,光靠一層加固根本就無法有效有效支撐,在日本參與的阿爾及利亞高速公路修建過程當中,隧道就曾因為這種特性而出現(xiàn)塌方事故。
無法解決問題的阿爾及利亞將這一工程交到了中方手上,為了解決這項問題,中國甚至一度咨詢德國工程團隊,但即使是工程方面非常強大的德國人也對此毫無辦法,因此中國只能運用自己的隧道施工經(jīng)驗,并且安排國內(nèi)的測試機構(gòu)對其成分和特性進行分析,同時組織專家與國際專家一同探討可用的支護方案,然而中國提出的施工方法卻無法在歐洲得到驗證,同時監(jiān)理和阿爾及利亞方面也并不同意中國提出的施工方案,導致工程一度陷入停滯一年半時間,最終中國工程團隊按照自己的方案進行了30米路段的自費修建,最終經(jīng)過檢驗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完全可行,才再次推動工程的修建,并在隧道開工7年之后終于完全貫通。

工程的修建成功標志著阿爾及利亞北方干線鐵路能夠成功投入運營,而對中國來說這一工程也具有特殊的意義,直接讓中國從分承包商成為總承包商,這證明中方團隊已經(jīng)完全獲得了獲得阿爾及利亞方面的信任,同時也打響了廣告,讓更多國家慕名而來,希望中國為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