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氣道本部練習記錄@Tokyo

圖&文 by vv姐
從東京回來之后,想寫點什么呢?合氣道的招式、本部受身的極限鏈接感、本部弟子的精氣神?各國小伙伴的熱情?對東京極度秩序的折服?對東京“火車北站”的不信任感?或是對工作日去博物館觀眾的贊嘆?之前想列一個提綱,以更有效地傳達思想。但后來想想,我既不攢流量,也不賺廣告費。那就寫篇文章記錄生活與感悟。索性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好了。本篇為上,主要是合氣道之旅。

話不多說,先上圖片~







東京之印象最深——桑原老師:
東京之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30歲出頭卻已經(jīng)身為四段的kuwabara sensei(桑原老師)。之前沒注意這個中等個子的呆萌男人。某天我的老師在合氣道本部前臺和某西裝男聊天,說著說著,老師呼喚到:“快來,我們和桑原老師合照了“。忘記他們聊的什么,只記得我被桑原老師的毛貓拖鞋徹底萌到了。好一位萌男子,順勢我約了他后天練習!
在“后天”,桑原老師和深浦老師激烈地打斗在一起。我和小五全程跪著當觀眾。每一個動作都極具殺傷力,能夠帶偏對方的重心,然后狠狠地把對方摔到地上。每一個受身都做到了自己的極限,保持了身體力量的鏈接,并在落地之后立即起身沖向?qū)Ψ?。本部三樓的地墊被他們拍的啪啪作響。練習中,老師走過來笑著說:“可以輕一些了?!?兩位內(nèi)弟子的較量,非一般人可以模擬,真實的快、準、狠。
觀察課堂上呈現(xiàn)的桑原老師和前臺遇見萌男子,反差非常強烈。錯過和桑原老師結對練習這事,使我懊悔了一整個旅行,或?qū)没谝簧?我的老師說“你大概水了未來8段。20年后,這是可以炫耀的”。之后,我討來小五的熊貓賠禮道歉5555。
在本部,有一個尋找搭檔小技巧:如果你約了內(nèi)弟子練習,稍安勿躁。內(nèi)地子幾乎都在臨近上課2-3分鐘前從男更衣室成群結隊地出來。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是和其他內(nèi)弟子約好結對練習。

本部道場老師小記:
小道主植芝有著大背頭,而老道主植芝則是位白發(fā)老者。父子都屬于人狠話不多的類型,演示動作會做4次,2次前方,2次后方。他們練習時不會講解,也不會有任何的間隙。小道主喜歡在別人練習的時候和學生聊天,并時常露出迷人的笑容。在他兩的課堂上,練習時緊迫的節(jié)奏,超強的運動量會讓我的心跳在5分鐘內(nèi)飆升至160。


金沢師范(七段)的流派最接近我們平時練習的風格,柔和并體現(xiàn)連接感;
橫田愛明師范(八段)會將對方重心帶得很低,記憶猶新的是他的小手反,馬步超穩(wěn)超低,幾乎帶到地面。
大澤師范(八段)是一位光頭,他的一整節(jié)課都在教雙手取。我記憶中他講的武器技與合氣道的結合,例如雙手取呼吸投,可以順勢帶著對方后手高舉過頭頂,如此,像一個杠桿,更容易破壞對方的重心,使對方后仰。很有威懾力的一招。
佐佐木師范(六段)講了一整節(jié)課關于后手取的技巧。其特點是核心發(fā)力,肩部先行帶動手臂。雖然看起來不那么帥氣,有點像斷了手,但實際上對對手打擊很強勁。
森師范(七段)是一位中年人,喜歡“抖手甩腳”,強調(diào)“中心”和“中線”。他的動作嫻熟過度,在一次他的演示教學中,因我沒做好一位合格的受身導致自己膝蓋淤青。森老師是唯一在課堂上講英語的老師,他在講解動作的同時也講解他對合氣道的理解。他認為:
合氣道是一種接納你的伙伴、接納各種情況、接納一切的藝術。
本部道場的國際練習者們:
在本部道場,我見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厲害角色,都是有自己練習風格的練習者。


1)正經(jīng)風格類:
Sushia:80kg的sushia是位俄羅斯光頭壯漢,第一次在本部換鞋處見到他,他穿了一身深藍色日式居家服進來。我沖他微笑,他禮貌回復,那一天我的第一位搭檔就是他。和我練習時,照顧我動作節(jié)奏,他盡量做慢,但一招一式,一步一抬手都是嚴格按照標準技法來的。ushiro tenka、小手反這兩個動作,我深刻的從他降低重心的瞬間體會到巨大的帶偏重心的力量。練習結束時,我們會互相背起對方為對方拉伸放松,他紳士地問我80kg,可以么?我笑笑,當然可以的!后來談話間知道sushia已經(jīng)來東京本部練習4年了,還要練習1年,甚至更久。他就住在道場附近步行5min處。在橫田老師的課上,他做了御用受身,是道場練得比較好的外國人。
小長井:是來自大阪附近城市的日本人,18歲來到東京上大學,并開始學習合氣道。他已經(jīng)練習了28年,達到了四段。小長井初看像是一位外國人,有著一頭金棕色泡面卷發(fā)。因此,我初始將他定位為外國人主題日邀請對象。直到邀請他練習時才發(fā)現(xiàn)他的英語并不好,并且會堅持用日語回答。在練習過程中,我感覺他像是一位優(yōu)雅的舞者,他會為受身觀察環(huán)境,騰出相應的位置來摔倒。做他的二教受身的感覺就像進了一家按摩店,固技完成時,撤回力量時,他會輕輕地上提手臂并放開。整個練習過程極為舒適。
深山:是一位東京人,擁有30年的合氣道經(jīng)驗。他的動作非常細膩,注重細節(jié)。當我學習“側面打小手反”換手時,他非常認真地講解每一個動作。他會放慢動作,以便我更好地理解,并教我如何保持平衡和正確呼吸。記得他連上兩節(jié)課不忘換衣服的細節(jié), 上臂的刺繡從深綠色變成了銀紫色!
Nali:我們一眼就決定了互為受身。她非常友善,有治愈的微笑。她的動作非常有力,且干脆利落。當她打我的時候可不會手軟。我記得當我做她的“一教受身”時,我飛速盤旋下落,真的磕到了膝蓋。后來在更衣間遇到了Nali,她告訴我她是德國人,已經(jīng)練習了10年,這次跟隨她的老師來到這里。她每年會抽出時間來本部道場生活10-20天,精進自己。
六段老爺爺:年齡太大了,85+。雖說是六段, 我真的不敢下手, 他的后倒也屬于回血玩法,不激烈也不迅速。倒是從他身上學到了引導對方用盡全力保持鏈接的方法,他小手臂抬起的動作特別夸張,手肘要被胸口吞沒, 整個人都要后仰過去了,大概我受身跟的不好,他沒特別用力甩我。倒是后面又一次, 我稍微給了一點力,他似乎換了一個人, 一個狠招把我按在地上。
2)嘻嘻哈哈類:
Alexi:被幾位師范當作御用受身,后來通過我的老師,我知道他是IAF(International Aikido Foundation)從法國來本部道場實習的老師。他是個高高瘦瘦的法國人,有著藍紫色的眼睛。遇到強者則強,遇到弱者則放松。他和我練習時非常認真,對于雙手取的變體接手動作,我可以看出他也在思考如何做,并且在吸收后,用慢動作教給了我。被歸到嘻嘻哈哈類是因為他和另一個外國大叔練習時表現(xiàn)非常隨意,并未真正做出受身倒地的動作。于是,摸魚小王子的稱號一定得頒發(fā)給他。
Nironi sang (小野):我第一節(jié)課找到的搭檔:一位戴眼鏡老爺爺。那天我發(fā)揮很不好,老爺爺就教起了我接手。期間小道主跑過來”吹殼子“,也不知道說了啥,笑呵呵來了又去了。小野老爺爺還給我講解了動作的動機以及“致對方死命”的招數(shù)。比如:一教不要把外側肋骨展現(xiàn)給別人以免遭受意外拳擊,比如kokyuho的時候把對方摔倒在地,可以將對方手肘反向展開控制于自己的膝蓋之上,這個動作可以讓對方瞬間斷手。
石垣:一位老頑童似的老爺爺,和我練得嬉皮笑臉,但也是相當消耗體力。我們兩做小手反往接固技的那一招,都做太high了,扔太遠。于是,佐佐木老師邀請我倆練習了一番,體會到了手腕被折斷的感覺,真疼。和老爺爺練的很開心,嘻嘻哈哈滿身大汗又是一節(jié)課。
3)奇奇怪怪類:
哥斯拉(不記得名字):練習的時候不看我的眼睛,發(fā)力的時候發(fā)出哥斯拉巨吼,活生生嚇死我。這位小哥喜感十足。我能感覺到他很靦腆、正經(jīng)地在練習。身型、動作都挺好, 也會耐心用慢動作教導我接手轉身控制等。只是哥斯拉巨吼不得不讓我把他歸入奇奇怪怪類,大概是昭和時期的宅男。



這次來東京的尋找的搭檔有:老年組、外國友人組、日本青年組、盲盒組,還少了與少女組、內(nèi)弟子組的對抗,下次來要補上這兩個主題。
在本部的3樓都是上了段位的練習者,作為小白的我,和任何人練習都能從對方那兒學到內(nèi)容。需要多觀察,多感受,精進自己的動作&發(fā)力,并找到喜歡的風格!
此次東京之旅,我最愛的受身伙伴是小長井和Sushia!桑原老師也是最愛,希望下次有機會一起練習。
我的老師說,你50歲的時候,大概能有桑原老師現(xiàn)在的段位。希望如此,持續(xù)努力!
合氣道本部練習記錄@Tokyo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