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白水倉頡廟:漫步于“千年古柏群”之間
在渭南市白水縣史官鎮(zhèn)北側(cè)約500米處,坐落著著名的倉頡墓與廟,院內(nèi)種滿千年歷史的古樹。其中,柏樹46株,槐樹10多株。最古老的柏樹已經(jīng)有5000余年的歷史,最小的柏樹也有1000余年的歷史。這里的古柏群與陜西黃帝陵古柏群、山東曲阜孔廟古柏群并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群”——
1949年1月11日至23日,西北野戰(zhàn)軍在陜西省白水縣武莊村召開了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期間,一名炊事班戰(zhàn)士看見倉頡廟里有好多柏樹,便將一些樹枝鋸下,拿回到炊事班燒火。
不久,彭德懷知道此事,嚴厲批評戰(zhàn)士缺乏保護文物的意識,并且提筆寫下了一道命令:“倉頡廟是國家文物。凡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軍的全體指戰(zhàn)員,均須切實保護文物古跡,嚴格禁止攀折樹木,不得隨意破壞。切切此令。彭德懷一九四九年元月三十日?!?/p>
在中國人的心中,對柏樹充滿敬意,認為它代表著正義、長壽和不朽。在祖先的陵墓前,廣泛種植柏樹群,希望死者長眠不朽,保佑后人安寧幸福。古代,每當祭祀倉頡的時候,都會在倉頡廟種植柏樹,逐漸形成蔚為壯觀的古柏群。
走進倉頡廟之中,古柏參天,郁郁蔥蔥,虬枝盤旋,各具姿態(tài)。其中,倉頡手植柏的樹齡最長,位于倉頡墓冢的東北側(cè),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長壽樹”。相傳,倉頡為自己選擇墓地,親手種植這株柏樹于此。如今,此樹枝繁葉茂,高度約16米,腰圍約8米,根圍約10米。
根據(jù)倉頡廟柏樹的位置和形態(tài),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的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和民俗文化等內(nèi)容,每一株重要的柏樹都有自己的名字,展示這株柏樹的特點、歷史和故事——
1.?護廟柏
這株柏樹位于倉頡廟的山門前,距今大約有3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曾經(jīng)有一個盜賊,深夜翻爬倉頡廟,想盜竊廟內(nèi)財物。此時,這株柏樹突然發(fā)出聲音,并且噴射出耀眼的火光,把盜賊嚇跑,保護倉頡廟。
2.撫韻柏
這株柏樹位于倉頡廟的戲樓旁邊,距今大約有3300多年的歷史。過去,每當戲樓唱戲的時候,這株柏樹搖晃著枝葉,仿佛正在跟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3.柏抱槐
這株樹位于倉頡廟前殿西南側(cè),槐樹生長于柏樹芯內(nèi),樹干的直徑大約兩米。其中,柏樹距今大約4000多年,槐樹距今大約1000多年,虬枝盤結(jié),蔚為壯觀。
4.寶蓮燈柏
這株柏樹位于倉頡墓冢西南側(cè),距今大約有34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這株柏樹的下部,曾經(jīng)生長著一個巨大的樹瘤子,夜間發(fā)光,耀眼奪目。后來,遭到破壞,不再發(fā)光。
5.孔雀開屏柏
這株柏樹位于倉頡墓冢西北側(cè),距今大約有2000多年的歷史。從東側(cè)觀看這株柏樹,可以看見三根主要的樹干呈扇形排列,好像一只正在開屏的大孔雀。
6.再生柏
這株柏樹位于寶蓮燈柏和孔雀開屏柏之間,距今大約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說,這株柏樹曾經(jīng)枯死,又在清朝雍正年間復活。它的樹干突出部分,好像一只猴子倒掛,也稱“猴子倒掛柏”。
7.飛檐走壁柏
這株柏樹位于倉頡廟東廂房外側(cè),距今大約有2600多年的歷史。它的上部生長出兩個主要的樹干,一根樹干順著房檐懸空飛過,一根樹干緊貼著墻壁而走過。
8.不進柏
這株柏樹位于倉頡廟西北角的圍墻外側(cè),距今大約有3000多年的歷史。相傳,修建圍墻的時候,將此樹圈入墻內(nèi)。每到夜間,這段圍墻便會倒塌。后來,將它放在墻外,圍墻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