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出事、小鵬被質疑,新能源車自動駕駛怎么了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wǎng)「于見專欄」
蔚來車禍事件正在持續(xù)發(fā)酵,這讓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駛”配置成為眾矢之的。
七月底,一輛蔚來EC6在上海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車主直接遇難;8月12日,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創(chuàng)始人林文欽在駕駛蔚來ES8汽車啟用自動駕駛NOP功能后,在沈海高速發(fā)生交通事故不幸罹難,這位頗有知名度的創(chuàng)業(yè)者遇難時年僅31歲。
短短時間里連續(xù)發(fā)生兩起致命事故,且事故都與蔚來汽車自動駕駛相關,這加深了市場與用戶對于造車新勢力自動駕駛技術的不信任感,大量攻擊性的言論開始在網(wǎng)上發(fā)酵。
同樣在近日,同為造車新勢力代表的小鵬汽車也因為自動駕駛技術的“不靠譜”而遭受著一些質疑,宣傳中非常好用的自動駕駛,卻在實際使用中被懷疑是導致一些事故的罪魁禍首,這怎么看都有些讓人細思極恐。
根據(jù)相關媒體報道,8月4日,長城哈弗H9車主在使用ACC自適應巡航時未識別大貨車變道而追尾;8月12日,小鵬G3試駕車測試ACC功能時與前車追尾造成事故。
可見,蔚來出事、小鵬追尾似乎并不是偶發(fā)的個案,在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尚不成熟的現(xiàn)在,相關車企在自動駕駛規(guī)范、應用、宣傳等維度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風口浪尖的蔚來汽車
不得不說的是,最近這一次知名創(chuàng)業(yè)者因為駕駛蔚來ES8汽車啟用自動駕駛NOP功能后而遇難的事故是將新能源車自動駕駛應用推上風口浪尖的核心原因,畢竟沒有什么要比一位年輕有為的成功人士因科技應用而早早失去生命更讓人扼腕嘆息的了。
而關于此次事件中爭議的核心,即涉及到的蔚來NOP領航功能,它的全稱是“Navigate on Pilot”,這是一種融合導航、地圖和NIO Pilot自動輔助駕駛的功能系統(tǒng),通過NOP,車主可以實現(xiàn)在特定條件下按導航規(guī)劃的自動巡航行駛。
過去幾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態(tài)勢之下,包含蔚來汽車在內的新能源車企一向是以自身搭載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為榮,在各種各樣的宣傳中,它們不斷強調自身技術的領先與優(yōu)越性。
可一旦無法挽回的事故發(fā)生,人們才會開始反思,這種反思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蔚來汽車這類新能源車企配備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實際有效性方面,在相關廠商夸張宣傳噱頭的背后,是大量的實際應用場景還不能真正做到放心輔助駕駛、自動駕駛;另一方面,雖然在很多前車之鑒以后,包括蔚來等在內的造車新勢力已經(jīng)會提前告知車主這些技術應用僅限于“輔助”,不能依賴,相關安全責任也要車主自己承擔,但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新能源車企往往會著重夸大宣傳自身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先性,相關銷售人員為了促成購買也往往會在介紹時給車主帶來很大的誤導,這就會讓很多人忽視自動駕駛技術應用目前尚且還存在著不少的缺陷。
顯而易見的是,不論蔚來ES8的領航NOP輔助還是其它新能源車企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它們目前都遠遠無法替代人類駕駛,在具體使用場景上限制很大,一旦車企讓車主認為他在某些使用場景下可以放松警惕、依賴技術,那么潛在的風險已然產(chǎn)生。
小鵬自動駕駛“水平”不行?
不得不說的是,蔚來這一次出事對于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來說都具備強烈的警醒意義,在自動輔助駕駛的應用問題上,蔚來不是第一個,它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事實上,不僅是蔚來汽車在“自動駕駛”上會通過不遺余力的宣傳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小鵬汽車也同樣把自動駕駛當成自身重要賣點優(yōu)勢。
同樣在近期,小鵬汽車也未能擺脫蔚來汽車的境地,它一樣在自動駕駛水平上遭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這段時間以來,小鵬汽車+XPILOT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宣傳充斥網(wǎng)絡,在宣傳口徑下,小鵬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技術領先、體驗優(yōu)越。
可事實上,就在蔚來汽車出事的同期,小鵬汽車還發(fā)生了一起“客戶試駕小鵬汽車中途發(fā)生意外”事件。作為目前造車新勢力中聲量僅次于蔚來的廠商,小鵬汽車最近非常當紅,它在今年七月份的汽車銷量更是達到8040輛的好成績,可它同樣也沒能逃脫自動駕駛事故的發(fā)生。
根據(jù)相關媒體報道顯示,此前小鵬汽車銷售在展示小鵬G3的ACC功能時,因為沒有注意車輛周圍環(huán)境而出現(xiàn)了追尾事故,車速70碼無剎車追尾,安全氣囊都被彈出,作為新能源車智能駕駛的“領先者”,連試駕這種特定場景下基本的ACC自適應巡航保持車距都沒能做到?這怎么看都有點打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臉”。
根據(jù)官方介紹,小鵬G3自動輔助駕駛層面通過搭載XPILOT Driving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可以對道路、行人等不明物體進行精準識別,計算出全方位的感知能力,系統(tǒng)包含ALC自動變道輔助、LKA車道保持、ACC自適應續(xù)航、LCC車道居中輔助、ATC自適應彎道巡航等大量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可即便是介紹的如此“花里胡哨”,宣傳中可以幫助車主預防事故的發(fā)生,在實際體驗上,車主還是要意識到這個系統(tǒng)只能作為“輔助”,駕駛者但凡分心、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自動駕駛輔助上,那么就隱藏了巨大隱患。
截至到目前,不論新能源車企如何包裝介紹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消費者都要意識到,車輛自動輔助駕駛只是一項提高安全性與駕駛舒適性的功能點而已,目前的所有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只是“輔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